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經濟實力明顯增強,開放平台支撐體系基本形成,創新能力大幅提升……12月30日,河南省統計局發佈“十三五”時期中原城市羣發展“成績單”,在國家戰略的推動下,中原城市羣發展迅速。
中原城市羣包括哪些城市?
大河網記者獲悉,中原城市羣以河南省鄭州市、開封市、洛陽市、平頂山市、 新鄉市、焦作市、許昌市、漯河市、濟源市、鶴壁市、商丘市、 周口市和山西省晉城市、安徽省亳州市為核心發展區。
聯動輻射河南省安陽市、濮陽市、三門峽市、南陽市、信陽市、駐馬店市, 河北省邯鄲市、邢台市,山西省長治市、運城市,安徽省宿州市、 阜陽市、淮北市、蚌埠市,山東省聊城市、菏澤市等中原經濟區其他城市。
中原城市羣地區生產總值達81266億元 佔全國比重8.0%
五年來,中原城市羣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以推進供給側改革為主線,堅持高質量發展,綜合實力得到明顯提升。
五年來,中原城市羣地區生產總值達81266億元,佔全國的比重為8.0%。按可比價格,比2015年增長33.4%,年均增長5.9%,高於全國年均增長水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5987億元,比2015年增長39.6%,年均增長6.9%,佔全國比重由2.8%提高到3.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4454億元,比2015年增長42.5%,年均增長7.3%,佔全國比重由8.0%提高到8.8%。
第三產業成為拉動中原城市羣經濟增長主要動力
數據顯示,五年來,中原城市羣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2020年中原城市羣第一產業增加值8360億元,比2015年增加1570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2.0%減少為10.3%;第二產業增加值33385億元,比2015年增加5873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49.0%減少為41.1%;第三產業增加值39521億元,比2015年增加17693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38.9%增加到48.6%。第三產業已成為新常態下拉動中原城市羣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中原城市羣貨物進口額年均增長5.6% 貨物出口額年均增長8.4%
據悉,中原城市羣不斷強化鄭州航空港和其他重要交通樞紐的對外開放門户功能,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打造對內對外開放平台,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雙向開放格局,開放水平逐步得到提升。
五年來,中原城市羣貨物進口額由2501億元增加到3288億元,增長了31.5%,年均增長5.6%;貨物出口額由3496億元增加到5227億元,增長了49.5%,年均增長8.4%,佔全國的比重由2.5%增長到2.9%。
專利授權數達181100件 比2015年增長1.6倍
中原城市羣始終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投入快速增長,創新成果顯著增強,努力建成國家創新網絡的重要樞紐。
五年來,中原城市羣科學技術支出達288億元,比2015年增長1.8倍,年均增長22.6%,佔全國的比重由1.8%增長到3.2%;專利授權數達181100件,比2015年增長1.6倍,年均增長20.7%,佔全國的比重由4.1%增長到5.0%。
普通高等學校增加23所 醫療衞生機構牀位數達107.5萬張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羣眾的共同期盼,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保障。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中原城市羣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五年來,中原城市羣教育支出達2685億元,比2015增長48.2%,年均增長8.2%;普通高等學校數達202所,比2015年增加23所,增長12.8%,年均增長2.4%。
五年來,中原城市羣醫療衞生和計劃生育支出達1707億元,比2015年增長49.8%,年均增長8.4%;醫療衞生機構牀位數達107.5萬張,比2015年增長39.2%,年均增長6.8%;執業(助理)醫師數達45.2萬人,比2015年增長51.1%,年均增長8.6%。
五年來,中原城市羣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達1977億元,比2015年增加807億元,增長69.0%,年均增長11.1%。
軌道交通從無到有 互聯網寬帶接入户達4767萬户
五年來,中原城市羣着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着力提升各城市間互聯互通和現代化水平,進一步增強對城市羣一體化發展的支撐保障能力。
五年來,中原城市羣軌道交通從無到有,從1個城市增加到2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總長度達241公里;境內等級公路里程達46.87萬公里;年末實有公共汽(電)車營運車輛達到3.80萬輛,比2015年增加0.24萬輛,增長6.8%,年均增長1.3%。除傳統交通外,共享單車、網約車、私家車等新型交通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中原城市羣逐步形成佈局合理,優勢互補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
五年來,中原城市羣互聯網寬帶接入户達4767萬户,比2015年增加2438萬户,增長1.0倍,年均增長15.4%,佔全國的比重由9.0%增長至9.9%;郵政業務收入達697億元,比2015年增加513億元,增長2.8倍,年均增長30.4%;電信業務收入達3330億元,比2015年增加2198億元,增長1.9倍,年均增長24.1%;快遞業務收入達347億元,比2015年增加273億元,增長3.7倍,年均增長36.3%,佔全國的比重由2.7%增長至3.9%。
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 鄭州、蚌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量超萬元
五年來,隨着中原城市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
與2015年相比,2020年中原城市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量超萬元的城市有兩個,分別是鄭州和蚌埠,分別增加16386元和10530元;增幅最高的2個城市分別是鄭州和邢台,分別增長61.8%和60.8%。
分城鄉看,中原城市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量超萬元的城市有10個,最高的2個分別是蚌埠和鄭州,分別增加12747元和11788元,增幅最高的2個城市分別是邢台和蚌埠,分別增長51.2%和48.3%。中原城市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量最高的2個城市分別是信陽和鄭州,分別增加9572元和7658元,增幅最高的2個城市分別是信陽和駐馬店,分別增長97.2%和66.3%。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平均達到246天 比2015年增加45天
中原城市羣始終堅持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堅決打贏治理大氣污染攻堅戰,共創山青水淨天藍的生態宜居城市羣。
五年來,中原城市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平均達到246天,比2015年增加45天,年均增加9天。2020年中原城市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高於80%的城市有2個,2015年為1個;2020年中原城市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在70%~80%之間的城市有11個,2015年有4個;2020年中原城市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在60%~70%之間的城市有14個,2015年為5個;2020年中原城市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低於60%的城市有3個,2015年為20個。經過5年努力,中原城市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大幅提高,空氣質量持續得到改善,大氣污染治理成效明顯,羣眾的獲得感增強。
統計顯示,“十三五”時期,中原城市羣緊抓重大歷史機遇,強化發展優勢,補齊發展短板,整體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現代城鎮體系基本形成,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近期發展目標基本完成,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
但仍存在着尚未形成健全有效的省際共同合作體制機制,城鎮化水平與近期目標有一定差距,城市治理體系和能力需進一步提高等問題。“十四五”期間,各地要着眼中原城市羣發展的遠期目標,遵循城市羣發展規律,推動空間結構優化升級,以重點突破帶動城市羣加快發展,增強中原城市羣整體實力,提升在全國的影響力,逐步成長為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