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嬌雲
孩子忍住不哭的樣子,
有多讓人心疼?
網上一個視頻裏,
一位三、四歲的孩子兩眼噙滿淚水,
嘴角不住地打撇,
想哭卻又不敢哭的樣子,太可憐了。
就在剛剛,他被爸爸訓了。
原來,孩子想坐電動小汽車,
卻遭到了爸爸的拒絕,
於是一路哭鬧着上了車。
見勸説無效,
爸爸拉下臉威脅道:
“再這樣就馬上回家,哪都不去玩了!”
聽到不能繼續外出玩耍,
孩子很快停止了哭鬧,
只留下不爭氣的眼淚還在眼眶裏打轉。
孩子的哭鬧讓父母感到麻煩,
於是下意識拋出威脅加以阻止,
這倒也很管用。
然而,孩子卻強壓着情緒,滿心恐懼。
時間一長,難保孩子不憋出問題。
被威脅大的孩子,或更沒出息?
綜藝《老師請回答》裏,
10歲的柴思而當眾控訴媽媽。
柴思而每天除了要寫學校的作業,
還要完成媽媽佈置的家庭作業,
經常寫到深夜12點甚至更晚。
有時作業量實在太大,
柴思而熬不住就提前睡了。
媽媽下班後見孩子作業沒完成,
就會火冒三丈,甚至好幾次,
手拿菜刀跪在孩子面前,威脅道:
“你再這樣,就拿刀殺了我得了……。”
面對媽媽的行為,
孩子感到很害怕,
又不知該怎樣辦,
只好乖乖起來補作業。
不顧孩子的承受能力,
一旦沒有達到要求,
就以如此過激的方式威脅,
孩子雖然照要求完成了作業,
但心靈卻蒙上了一層陰影
孩子內心只有恐懼、不被理解的委屈、以及被強迫的痛苦。
一位老師,
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有一次,放學很久了,
班上的一個孩子還孤零零地在教室裏寫作業。
問他為啥不回家,
孩子滿臉委屈地説:
“媽媽説,下次考差了,就別回家……”
説着眼淚就啪嗒啪嗒掉了下來。
老師聯繫上了孩子媽媽,
但媽媽並沒感覺不妥,
表示不過想嚇唬他,督促他用功學習。
她不知道的是,
孩子早把這話當了真。
當孩子看到試卷上的成績,
他第一反應不是“我都錯哪了”,
而是“我完了,回不了家了”,
於是,忍着委屈,硬着頭皮一直坐在教室裏。
所幸孩子選擇呆在學校,
如果到外遊蕩,難保不遇危險。
孩子最怕被遺棄,
而父母卻抓住這個弱點,
偏以不準回家威脅他,
孩子哪來消除恐懼的能力,
而整天都會過得戰戰兢兢。
《少有人走的路》作者M·斯科特·派克説,
父母的威脅會讓孩子非常恐懼,
而它會一直持續到成年,
他們認為世界很不安全,
所以會透支未來的滿足和快樂,
不願意推遲滿足,先苦後甜,
因此變得目光短淺。
威脅讓孩子感到不安,
促使他整天想的都是如何保護自己,
沒有餘力發展內在潛力。
而因為太需要安全感,
孩子就會害怕面對挑戰,
嘗試新事物,失去探索未來的勇氣和能力,
最終,故步自封,難得有所出息。
威脅一點點磨滅孩子生命的活力,
而它往往來自父母的掌控。
想掌控,所以威脅
“不好好上課,
就給我滾出去,找你爸去!”
媽媽一句威脅,
10歲男孩穿着睡衣就出了門,
獨自來到南京車站買票,欲往温州找爸爸。
而媽媽如此待孩子已不是頭一次。
孩子在家上網課,
媽媽見他上課不認真,
對遊戲倒是很上心,多次責備,
甚至打罵都沒見改正,
於是衝他吼:“你這樣的孩子誰敢要,給我滾……”。
好幾次,
孩子被趕出家門在小區裏晃盪,
又被保安送了回來。
而這次,媽媽竟要脅讓他上外地找爸爸。
媽媽以“不要他”來脅迫孩子放棄玩遊戲,
專心學習,
一次又一次,
孩子的行為卻不見改變,
媽媽沒想過轉換教育方式,
反而變本加厲,
這又何嘗不是失去對孩子掌控的惱怒。
《超級育兒師》裏,
李卓卿從小在媽媽的威脅中長大。
媽媽特別在意孩子的學習,
如果寫作業不認真,或者成績退步,
媽媽就會以哭、跳樓,
甚至跟爸爸離婚來威脅她。
剛開始,孩子還會感到害怕,
慢慢卻發現媽媽只説不做,
對她的行為也越來越厭倦,
甚至跟媽媽對打。
想讓孩子不留餘力地學習,
媽媽竟以引發孩子內疚、擔心的方式來脅迫。
表面上,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但實際是強迫孩子聽從自己。
這不但讓父母失去了該有的威信,
也讓孩子倍受折磨。
心理學醫師蘇珊·福沃德説,
威脅者要求的是一邊倒的關係,
“不聽話就給我滾”是他們的座右銘。
威脅是父母宣示自己的主權,
是要求對方改變行為來滿足自己,
這本質上是一種掌控,
最終導致孩子心理上的虛弱、畏縮。
而一個內心強大,生命力旺盛的孩子,
是在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中成長起來的。
理解和尊重,才能讓孩子向好成長
理解和尊重,
是給予孩子心理成長的空間,
它能幫孩子阻擋影響心靈成長的陰霾,
讓生命向陽明亮。
首先,以尊重代替掌控。
尊重,是父母放下權威,
不強求孩子服從自己,
像朋友一樣與孩子平等相處。
如何做到讓孩子與自己平等?
就是父母能做的事、
可以有的情緒感受,
也要給孩子權利去做。
比如,
父母小時候也有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事,
也要想到給孩子選擇興趣的權利。
父母對食物和穿着有自己的偏好,
孩子也可以選擇吃或不吃、穿或不穿。
父母能生氣,傷心,流淚,
孩子同樣也能有生氣、發脾氣、哭泣的權利。
避免把已所欲或己所不欲的強加給孩子,
尊重孩子的意願,
以他的感受為主,
逐步放手讓孩子做選擇,
並讓他承擔其自然後果,
而父母要做的,只是引導他做正確的選擇。
如此,父母才能學會放下權威,
給孩子尊重而非掌控。
其次,學習“非暴力溝通”。
如果説威脅是強迫對方認同,
而非暴力溝通則是達成雙贏。
它能滿足雙方的感受和意願,
促進更融洽的親子關係。
非暴力溝通遵循四步:
描述事實,感受情緒、
表達需求和請求、
同時聆聽對方的需求,
最後達成共識。
這一點,劉璇的老公,演奏家王弢可謂榜樣。
王弢和兒子雄赳赳在餐廳待餐,
不遠的餐桌旁,
兩個女生正吃着東西,
雄糾糾突然惡狠狠地朝她們尖聲咆哮,
女生一時被驚到,循聲望了過來。
王弢察覺到兒子行為的不妥,
趕緊朝兩個女生擺手致歉。
等他回過頭來,也並沒有訓斥兒子,
而是低聲詢問:“你幹什麼呀?”
接着把兒子抱在腿上,
看着他的眼睛,
又把剛剛的事情陳述了一次:
“我問你,你剛剛為什麼對別人尖叫呀?”
赳赳回答道:“我也不知道……”,
見孩子也説不出個所以然,
王弢就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你這樣會嚇到別人,別人就不會歡迎你了,知道嗎?”
赳赳點點頭,
意識到自己錯誤説:
“知道了……爸爸,對不起!”
面對孩子錯誤的行為,
王弢先是平靜地陳述事實,
然後詢問這樣做的原因,
等孩子説出自己的理由後,
王弢接着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事情的對與錯就在平和的溝通中清晰起來,
孩子很快就接受了爸爸的指正。
非暴力溝通是專注事實,
讓雙方都有表達需求和感受的機會,
從而各取所需,並達成一致,
最終順利解決問題。
最後,照顧好內心,才能平和對待孩子。
威脅讓孩子感到恐懼,
這往往是父母內心恐懼的投射。
因此,先照顧內心,
消除內在的不安和恐懼,
才能對孩子平和以待。
朋友在她的育兒筆記中,
分享過自己的經歷。
她全職在家帶孩子多年,
有段時間卻莫名地焦慮,
她害怕付出多年的辛苦,
而孩子卻沒考上理想的大學。
她開始密切關注孩子的學習,
但這密不透風的督促,
換來的卻是孩子的牴觸和頂嘴,她十分窩火。
生氣之下,
她口不擇言地恐嚇、威脅孩子,
甚至丈夫也成了她的出氣筒,
家庭氣氛也變得很緊張。
後來,她跟丈夫談了一次,
而丈夫的一句話: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你有自己的人生”,
讓她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於是,她試着信任孩子,
把注意力更多放在了自己身上,
她跑步健身、養花草、冥想、做喜歡做的事。
慢慢地,
她內心變得踏實,
有安全感,
對孩子的態度也更平和。
而沒了威脅和強迫,孩子反而更願意接受意見。
父母內心富足,
就不會以掌控孩子來獲得安全感,
也才有給予愛和尊重的能力。
心理情感專家方聆説:
“在童年時為孩子的內心輸入正能量,
在以後的人生中他才能隨時提取以應對人生複雜的局面。
如果父母為他的內心輸入的是負能量,
他也只有負能量可以輸出。”
父母給予孩子愛與尊重,
他生命就能生長出更多的正能量。
而一貫的愛和尊重,
讓孩子弱小的心靈充滿安定,
並在內心築起屬於自己的安全島,
讓他在遇到挫折時,有路可退,並能很快振作。
養孩子莫過於此,
培養強大的內心,勝過表面的好行為;
給予內在的正能量,強過讓孩子聽話。
如此,孩子才能擁有健全的人格,
走向成熟和強大。
——End——
作者:嬌雲,以文字療己悦人。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