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我盤點了16款配備副駕屏幕的量產車型,大家對於副駕屏的看法好像都覺得並不實用。不僅使用場景少,甚至還可能影響到副駕位的安全性。
那麼這次就來盤點個大家肯定用上的功能,汽車音響。
和副駕屏幕一樣,音響的熱度也是由蔚來ET7和理想L9帶來的。畢竟1000W功率的ET7都已經能帶來這種效果了,那2160W的L9不得起飛?
不過我先要自黑一波,這份排行榜其實並不靠譜。因為光音響功率就可以分為額定輸出功率、音樂輸出功率和峯值輸出功率
這三者分別指的是在額定失真範圍內能持續輸出的最大功率;在失真不超過規定範圍下能瞬時輸出的最大功率;在不考慮失真的前提下瞬時能輸出的最大功率。
而廠商大多數只會宣傳揚聲器的數量和品牌,對於音響功率的信息公佈就已經很少了,更別提公佈的功率數據是指哪類了。綜上所述,以上排行榜僅供大家參考。
但是新的問題似乎就出現了,音響功率對於音質重要嗎?
我的理解是重要,但又不那麼重要。
首先在99%的使用場景下,車輛音響都不會滿功率運行,除非你需要給廣場舞大媽提供揚聲器服務。但是大功率意味着當你在正常聽歌時,有一小段音頻需要更多的高音或低音時,音響的瞬時功率就能立刻滿足,而不會出現推不上去的情況。
換個大家更好理解的比喻就是動力,比如一台法拉利和一台五菱同樣在市區行駛,都要從A抵達B,這兩台車的用時並不會差多少。反倒是認識路、車技好會比動力來得更重要。但是如果在這段路程中遇到上坡超車的情況,法拉利可比五菱要輕鬆不少。
簡單來説,音響功率不一定是越高越好,但好音質肯定也離不開高功率的加持。
其實決定音質的條件很多,比如解析力、聲場佈局、音源質量等等。當然在你買到一台量產車時,音響本身的因素其實不用考慮太多。
因為大多數廠商在車輛研發時就會找到專業團隊來設計和調試音響,雖然調校的水平也會參差不齊,但發揮這套音響90%以上的能力應該不成問題。買回家後你無非就是根據自己喜好調一調低音、高音的參數。
所以,決定車輛音質最主要的條件還是得看音源。
隨着CD機的淘汰,現在大家在車上聽歌無法就是通過手機藍牙和在線音樂,甚至連用U盤下載高品質音樂的方式都很少有人會用了。所以就算音響本身的素質再好,它的能力也可能會被普通的音源給埋沒掉。
試想下,就算你開着一台選配了19萬Bespoke定製版音響的勞斯萊斯,但卻在用手機藍牙播放從網上下載的盜版錄音音頻,這效果可能還真沒在只有兩個喇叭的飛度上播放正版CD來得好。
話又回來,音質這個東西玩到頭可能真算是玄學了。雖然和車輛的操控一樣,很多時候都是需要靠你自己去感受的,但車可以通過跑賽道來驗證它的運動性能,可音質好像真沒有一個統一的辦法。
記得幾年前逛貼吧,玩音響和耳機的大神到最後都已經不討論振膜的種類、線的材質這種大家看得見、摸得着的問題了,都已經開始考慮電對於音質的影響。
比如火電偏暖、水電偏冷,但解析力會更高,而核電就該配美國大片,甚至還有人説葛洲壩的水電音質是全國範圍內最好。當然聽歌的究極狀態叫腦音,不靠任何設備,全憑自己幻想。
是不是覺得很離譜,因為這些都是段子,大家看個樂就行。
最後回到榜單中,在理想、智己、蔚來和AITO出現之前,大功率的音響只會配備在百萬級的豪華車型上。甚至在這些原本就定價不菲的車型上,榜單中的音響也是選裝項目,比如大家最熟悉奔馳S級上的“大柏林”選裝費用是10萬。
但是如今在這些定價30~50萬的車型上,就已經能提供到1000W以上的音響功率。並且在已經交付的ET7和問界M5上,高功率也確實帶來了優秀的音質體驗,這同樣也是新時代帶給我們的另一種優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