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2021年9月10日,中國技術人員在烏干達中部瓦基索區的布韋倫加村安裝調試數字電視設備,讓這裏的村民看上了畫面清晰而且免費的衞星數字電視節目。
中國政府援助約旦第二批新冠疫苗交接儀式於2021年11月4日在約旦首都安曼的體育城疫苗接種中心舉行。 新華社發
一列復興號動車行駛在新成昆鐵路德昌縣段。 新華社發
高效的交通網絡、便捷的物流體系、綠色低碳的生活……在一些曾在中國學習和生活的國際人士看來,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印證了中國共產黨的卓越領導和中國人民開拓奮進的精神風貌,也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
路易斯·曼努爾
我是一名津巴布韋人,目前在中國電建承建的贊比亞下凱富峽水電站擔任水電工程師。這是我心中的理想工作,因為我運用所學的知識為非洲地區發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這讓我很有成就感。
我曾於2015年就讀於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於2019年到清華大學學習項目管理。在中國的幾年裏,我去過20多個城市,不僅接觸了很多中國人,也對中國的發展有了親身體會。
到中國朋友家做客,豐盛的餐桌總是最吸引人。記得第一次到遼寧的一位朋友家,看到各式菜餚擺滿一大桌,我還開玩笑地問:“為什麼你們每天都像過年一樣?”朋友跟我講,中國人在有客人來的時候總要盛情款待。特別是這幾十年中國發展很快,人們的生活好了,朋友來了,當然要招待好。這位朋友的話令我印象深刻,後來我到了更多地方,也去過更多中國朋友家做客。確實,我看到中國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
對我來説,在中國生活很便捷。不論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還是偏遠的鄉村,數字支付觸手可及,還記得第一次使用數字支付,整個過程短得令人驚訝。在中國,我看到每個人都是國家發展的受益者,人人為幸福的生活而奮鬥。我也從中獲得了精神的鼓舞和動力——用自己在中國所學,改變非洲發展面貌。
中國重視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的創新,同時注重新技術的應用。如中國電信設施廣泛覆蓋,極大降低了運營成本,由此而帶來電子商務迅猛發展,改變人們生活條件的同時,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記得以前在北京上學,我在海淀區吃着從朝陽區點來的手抓餅,覺得自己也是中國發展的受益者,小康生活讓每個置身其中的人感受到了温暖。
在非洲,很多地方至今仍然出行不便,很多人都希望能有自己的私家車,因為這樣才可能出遠門。在中國的城市生活,公共交通十分便利。北京、瀋陽等大城市,地鐵發達。很多城市雖然沒有地鐵,但公交網絡覆蓋每個角落,通常一兩塊錢就能免費看到整座城市的風景。如果你願意騎車,共享單車也隨處可見。更令人欽佩的是中國高鐵,它使普通人的長距離旅行變得越來越簡單。目前,從瀋陽到北京700公里的路程僅需4個小時。
我覺得中國的快速發展有條秘訣——想發展,先基建。基礎設施是發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沒有鐵路、公路、通信網絡、電網,如何保證14億多中國人民的基本需求呢?如果沒有配套齊全的基礎設施,要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是不切實際的,中國很早就意識到並着力破解了這個問題。
令人欽佩的是,中國正在向更多國家分享技術和經驗,特別是堅持幫助非洲朋友也早日過上小康生活。以津巴布韋為例,中國電建已經完成了卡里巴水電站擴建項目,在原有750兆瓦裝機容量的基礎上又增加了300兆瓦,目前在建的旺吉電廠擴建項目也在原有的920兆瓦基礎上再增加了600兆瓦,同樣是中國電建承建的津巴布韋國家中心電網25兆瓦太陽能光伏一期項目已經成功併網,津巴布韋由此進入新能源開發利用新階段。也許對發達國家來説,這些數字微不足道,但是對津巴布韋人民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中國學習、在中國企業工作,為我的知識積累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未來,我也將運用所學知識為非洲實現更好發展做出一份努力。
(作者為贊比亞下凱富峽水電站投標部主管,本報記者鄒松採訪整理)
中國創造了不可思議的發展奇蹟
莉亞娜·阿索夫斯卡
我出生在前南斯拉夫地區(現北馬其頓),後加入墨西哥國籍。我與中國有着不解之緣:1981年至1985年在北京語言學院(現北京語言大學)學習漢語,2002年獲該校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博士學位,後在墨西哥從事漢語教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和漢語翻譯工作。
在中國的學習不僅讓我找到了一生從事的職業——漢語教學和翻譯,而且讓我在中國邂逅了現在的丈夫,並最終定居在墨西哥。這些年,我把很多中國作家的文學作品翻譯為西班牙語,還編寫了供西語為母語的學習者使用的漢語教材——《實用漢語語法》。
上世紀80年代我在中國學習,記憶中那時自行車、縫紉機、電扇和收音機比較普及,後來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也走入了中國人的生活。但我的整體印象是,當時多數中國人還很貧窮。幾十年過去,隨着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消除了絕對貧困,人們的生活有了根本變化,家庭收入、住房、醫療等水平全方位提高。這樣的成就放在一個國土面積和人口規模較小的國家,都是了不起的。在一個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讓全體人民的生活水準有顯著提升,中國創造了不可思議的發展奇蹟。
在中國,不論你想吃的是北京烤鴨還是墨西哥辣椒醬,只要在網上購買,很短的時間就能到達你的餐桌上;在中國,乘坐高鐵,你可以到達絕大多數想去的地方……這樣的發展速度令人驚歎,我想也正是有這樣的速度,中國才成功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我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在中國留學的時候,我學會了一首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些年,我對這首歌有了更深的理解。歷史就像一條很長的道路,有平坦也有崎嶇,中國走過的不平凡的發展道路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的。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克服了諸多艱難險阻,讓中國人民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走向繁榮和富強,這一切都印證了中國發展道路的正確和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
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幸福和繁榮,而且對全球減貧事業和人類社會的整體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
(作者為墨西哥知名漢學家、翻譯家,本報記者彭敏採訪整理)
共同走綠色發展之路
黎黃日光
目前我是中國一冶越南河內垃圾發電項目部的一名翻譯。2016年和2017年,我有幸兩度參加了在廣西大學舉行的外國大學生漢語營活動。南寧市的繁華景象和人們的熱情友善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2019年在獲得孔子學院獎學金後,我考入蘭州大學中文系攻讀碩士。我發現蘭州的飲食和風俗與南寧有很大差異,但中國人的熱情友好是一樣的。
我從小就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夢想着長大後能出國留學。有機會到中國讀書,我在學好中文專業的同時,經常和中國同學一起遊覽街巷,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在蘭州的時候,我喜歡為自己和家人網購商品,這太方便了。如果不在中國生活,很難想象中國的網絡和物流體系如此高效。在中國的求學經歷和對中文的熱愛,讓我堅定選擇到中國企業工作,最終成為中國一冶越南河內垃圾發電項目部的員工。
現在我雖然已經工作,但仍在準備碩士畢業論文的答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我參加論文答辯和畢業典禮都只能通過視頻的方式,這讓我感到有些遺憾。我希望疫情結束後回學校見見我的中國老師和同學們。
在中國生活,一個明顯的感受是生態環境的顯著改善,特別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是發展思路上的重要認識,對世界各國都有啓示和借鑑的意義。對於一個外國人來説,要想對中國有深入的認識,就一定要了解中國共產黨。無論是取得脱貧攻堅戰的勝利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
越南也更加重視環境保護等問題。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中國一冶承建的越南河內垃圾發電項目才應運而生。該發電項目將建設成為越南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將有力推動越南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該項目表明,中國正在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走綠色發展之路。綠色發展理念很有吸引力,我很願意投身到這樣的事業中去,相信該項目將為越南帶來越來越多可喜的變化。
在中國企業工作,我深切感到了大家庭般的温暖。有一次大家一起加班到晚上,項目部的廚師為我們做了中國拉麪,這熟悉的味道讓我想起了在蘭州的生活。那一刻,我心中非常感動,工作上的辛苦也都煙消雲散,渾身充滿了幹勁兒。
中國員工在技術細節和施工標準上一絲不苟,他們的工作熱情、嚴謹態度、奮鬥精神,都讓我很佩服。我想,也正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才有了中國今天的發展成就。
(作者為中國一冶越南河內垃圾發電項目部翻譯,本報記者楊曄採訪整理)
以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幸福為目標
巴哈·摩瑪尼
我是約旦伊爾比德省私立醫院的一名醫生,目前在約旦賈比爾口岸為入境人員開展核酸檢測,身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線。從2012年到2018年,我曾在井岡山大學臨牀醫學專業學習。我的阿拉伯文名字叫巴哈·摩瑪尼,中文名字叫楊安。
回想起在中國的求學經歷,一切都歷歷在目,那是一段豐富而獨特的經歷。還記得,到中國留學之初,我遇到了一些困難,尤其是在中文的學習上,但是在老師和朋友們的幫助下,一切都變得越來越順利。在我心中,熱情好客、樂於助人是中國人民的集體特徵。我清楚記得第一次跟中國朋友去他的家鄉過年,我親身瞭解了很多中國民俗和傳統,當地人的熱情好客讓我覺得我不像是外國人,那種感覺非常温暖。
雖然已經回到約旦,這些年,我一直還通過各種途徑關注着中國。由於在中國生活過,我發覺現實裏的中國跟很多西方媒體描述的大相徑庭。在中國學習期間,我曾去過許多城市,高鐵是我坐過的最好的交通工具,不僅便捷高效,而且覆蓋了中國大部分地區。高鐵的發展就像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縮影。在我看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已經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但更重要的是,中國的發展是以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幸福為目標的,是為了給中國老百姓帶來更多福祉,這一點讓我尤為驚歎。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抗擊疫情中,中國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對人民生命健康高度負責。不僅如此,中國還積極向世界各國捐贈疫苗等物資,同舟共濟、密切合作,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衞生健康共同體。我清楚記得,在約旦人民最急需疫苗之際,中國克服困難,及時向約旦提供和捐贈了疫苗。中國與世界攜手抗疫,堅定了共同戰勝疫情的信心,也展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變為現實,這對於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説,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中國的成功證明路子走對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新台階。未來,全球的目光將會越來越多地關注中國。
中國的發展模式為發展中國家樹立了榜樣,同樣也值得約旦學習。未來,我希望再去中國看看,感受這個東方大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作者為約旦伊爾比德省私立醫院醫生,本報記者薛丹採訪整理)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25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