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發誓“讓中國付出代價”之後,他會採取什麼行動?

    

在特朗普發誓“讓中國付出代價”之後,他會採取什麼行動?

    

    隨着美國大選臨近,選情落後的特朗普的反華言論越來越激烈。 週三晚上,特朗普站在白宮草坪上説,他的病毒問題是“上帝的恩賜”,隨後又強硬地表示,中國應對這一事件負責,他會讓中國“付出代價”。

    在美國已有20多萬人死於新冠病毒之後,特朗普的回應一直是基於這樣的策略:既在政治上抵制採取進一步措施的必要性,又採取斷然否認的態度,聲稱這種病毒“只是另一種流感”,並淡化其影響。前者表明了白宮政客的無能,而後者是在為不採取行動辯護,把經濟置於人們的生活之上。

    然而,毫無疑問,特朗普個人與病毒的鬥爭,以及隨後在白宮的感染對他的競選活動是完全不利的。

    不管特朗普喜歡與否,他對局勢的處理都加深了人們對他無能、魯莽和混亂的印象。因此,毫不奇怪,他的解決辦法是惡毒攻擊中國。但是,在發誓會讓中國付出代價之後,問題是會採取什麼行動?這能挽救他搖搖欲墜的競選嗎?

    指責中國的遊戲可以歸因於新冠肺炎破壞了特朗普的整個選舉策略,即破壞了他的經濟成果。 新冠大流行嚴重打擊了美國經濟,並造成創紀錄的失業。這就給特朗普政府留下了只能採取一種策略的政治空間;轉移並煽動民族主義者對中國的憤怒,並將中國描繪成所有錯誤的罪魁禍首。

    因此,自今年7月以來,美國政府對中國實施了一系列穩定的制裁和措施,並發表了咄咄逼人的冷戰言論。這些措施包括對香港的制裁(包括取消其特殊地位),對中國公司的積極黑名單,南海緊張局勢的升級,對華為採取更多措施,關閉中國領事館,試圖禁止微信和TikTok,驅逐中國學生,升級與台灣的關係等等。現在他説,如果他連任,他計劃對中國徵收關税。

    這些舉措集中在選舉上,但也代表着外交政策鷹派人士的舉動:當他們很可能會輸掉大選,他們正強行將美中關係的模式轉變為新冷戰。

    雖然沒有什麼可以排除,但目前看來,抹黑中國似乎沒有轉化為選舉收益。研究發現,即使美國選民將疫情歸咎於中國,就其重要性而言,外交政策在選民心目中也只排在第六位,次於經濟、醫療、最高法院任命、病毒處理和暴力犯罪。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美國人關注中國問題。

    考慮到這是特朗普的民族主義咆哮,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抨擊中國或指責北京可以轉移國內的批評,或讓他第二次奪得總統寶座。

    儘管如此,隨着大選的臨近,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加大挑釁力度。長期以來,特朗普的個性和政治策略一直專注於故意挑起戲劇性事件和危機,為自己爭取知名度,並按照自己的喜好製造新聞。

    不能排除特朗普在發出這樣的威脅時,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緊張局勢,試圖在台灣或南海等問題上挑釁中國。這麼説吧,他這樣做絕對不會有什麼損失。在我走後,哪怕洪水滔天。

    剩下的三週是中美關係的是危險期,特朗普這個瘋子什麼都幹得出來。在台灣和南海等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上,中國不可能作出任何讓步。

    為此,美國《國家利益》雜誌評論稱,美國和中國都有最大的利益,那就是避免一場軍事事故,以免事態發展到激化衝突的地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發出“警告”。他稱,中美必須為日趨激烈的競爭設立“交戰規則”,否則將可能重現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不確定局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15 字。

轉載請註明: 在特朗普發誓“讓中國付出代價”之後,他會採取什麼行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