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電回應一財:為何選擇將福島核污水排入大海

  福島核電站的污水為何要排入大海?

  在日本政府“官宣”福島核廢水要排入大海的當天,福島核電站(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Station)所屬的東京電力公司(TEPCO,下稱“東電”)向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回應了這一問題。

  東電告訴第一財經記者,10年來,公司一直致力於核電站的拆廢和核廢料處理兩大領域的工作。對於“排污入海”的選擇,東電在回覆中對第一財經記者強調,這是經過日本政府研究後的選擇。

  第一財經從東電得到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18日,福島核電站內部經處理的核廢水儲量為125.08萬噸。據日媒報道,“排污入海”最早可能從兩年後開始,因為還存在建設管道和實施監測等技術問題,而這100多萬噸核污水排放入海的整個過程可能也要持續多年。

  有多少核廢水待處理?

  東電的數據顯示,目前核電站內部存儲了1061個經過各種處理後的核污水廢桶,其中的1020個存放的是經過“多核素去除設備”(ALPS)處理後的污水,即去除了除氚以外的放射性核素的污水;27個用於存放銫/鍶元素去除後的廢水,12個用於存放經反滲透設施處理的淡水,還有2個用於存儲濃海水。

日本東電回應一財:為何選擇將福島核污水排入大海

  東電錶示,ALPS能將除氚以外的62种放射性核素淨化到更低的濃度,這一濃度與當前環境中監管標準相比更低。

  10年前核泄漏發生後,為了控制反應堆温度,東電朝反應堆內注入了大量冷卻水。反應堆內的冷卻水再加上雨水與地下水日復一日地湧入,福島核電站內源源不斷地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帶有輻射物質的核污水。

  為了解決核污水問題,10年來,東電通過建造陸海防滲牆、地下排水溝、飾面以及建築物屋頂受損部分修復等工作,減少了污水的產生量,並將污水產生量減少到大約150噸/天。東電希望到2025年,污水產生量能減少到大約100噸/天。

  同時,東電還在福島核電站內修建了許多罐狀的污水儲存設施,但是每個儲存罐只能容納1000~1300噸污水。截至2020年11月,福島核電站內污水存儲罐的佔地面積已達136.8萬平方公里。東電的估算顯示,到2022年夏,核電站內就再沒有空間來容納這些儲水罐了。

  對於緣何不擴大儲水罐的地面儲存面積,東電錶示:“管道設計存在問題。”

日本東電回應一財:為何選擇將福島核污水排入大海

  為何選擇排污入海?

  東電錶示,除了“排污入海”外,還有蒸汽釋放、氫氣釋放、地下掩埋以及向岩石圈注射(geosphere injection)4種方式。“而上述4種方式在法規、技術和時間方面帶來了太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因此,綜合來看,向海洋排放和釋放蒸汽是可行的選擇,而且這兩種方式都有先例。”東電還在回覆中説,與自然輻射暴露相比,排污入海和蒸汽釋放的輻射影響都非常小。

  東電提供的日本政府專家小組的評析報告中寫道,其他核設施也有向海中排放含氚的放射性廢液的例子。但就時間和經濟成本而言,“排污入海”優勢最顯著。

  其中,“排污入海”的時間或持續91個月,在上述5種方式中為時間最短。時間最長的處理方式則是蒸氣釋放,需要120個月。在成本方面,“排污入海”僅需34億日元,也是5種方式對資金需求量最少的。需要資金投入最多的則是“地下掩埋”的方式,約需2431億日元。

  其實早在2011年4月4日,東電就已非常“低調地”將含有氚的核污水排入大海。當時含低濃度放射性物質的1.15萬噸核污水就被東電排入大海。時任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表示,這樣做是“別無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東電方面稱,已對這些核污水進行了過濾,去除了鍶、銫等高放射性物質,剩下了相對難以去除的氚。但據外媒報道,2018年,東電迫於漁民反對等壓力,曾承認核廢水除了含有氚,還有其他放射性物質。

  將擴大推銷福島農產品

  對於“排污入海”在日本國內外引發的強烈反響,東電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日本政府在基於相關委員會的報告、政府所聽取的民意和其他文件的基礎上提出了關於使用ALPS處理污水的基本政策。

  東電錶示,將根據政府的決定,採取謹慎的流程,妥善處理經ALPS技術處理後的核污水。

  同時,東電也將在政府的決定下,制定具體的舉措來消除外部的疑慮,“特別是在保障公眾和周邊環境安全的同時,東電將積極開展溝通活動,以期準確、快速地傳達信息,進一步加深日本國內外對這一舉措的瞭解”。

  對於將直接受到“排污入海”影響的福島縣,尤其是當地賴以生存的農業,東電錶示,將為來自福島縣的產品加強和擴大銷售渠道,比如通過舉辦促銷活動等,同時還會聽取有關各方的建議與採取進一步的合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44 字。

轉載請註明: 日本東電回應一財:為何選擇將福島核污水排入大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