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給鋼軌做“B超”的父子
新華社太原2月6日電(記者孫亮全)推着探傷儀器,一點一點挪動,偶爾單膝跪在鋼軌枕木上,測試水平高低。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公司原平工務段京原鐵路線上靈丘線路車間“探傷工”楊樹勇,正在為鋼軌認真做着“B超”。
今年是楊樹勇的第28個春運。只不過,他的崗位不在春運列車上,而是在寒風中,掃描着鋼軌上可能出現的微小“隱患”。
“明明軌距大了2個毫米,你卻寫成了-2?”憤怒的老楊衝着身後的兒子楊洪福大吼一聲,一邊嘟囔着“一正一負,可差了4毫米”,一邊把用石筆寫在軌枕上的負號擦掉。
老楊和小楊是父子,這個春運,是老楊的最後一個春運,也是小楊的第一個春運。
鋼軌“探傷”工作對技術性和責任心要求都極高,他們需要用超聲波探傷儀檢查鋼軌內部傷損情況,是否有裂紋。“就是給鋼軌做‘B超’。”老楊開玩笑説。
鋼軌上面論噸,下面論毫米。給鋼軌做“B超”可不容易,“探傷工”需要一整天待在寒冷的室外,推着儀器,一步一步,一寸一寸,檢查鋼軌是否有內傷、裂紋等病害。每天至少走十幾公里,中間絕對不能發生漏檢。
靈丘線路車間地處晉北高寒地區,每年冬季線路凍害多,車間管內40公里的線路凍害就達到300多處。及時準確掌握線路凍害情況和整治凍害是保證線路安全的重點任務。
這項單調的工作,54歲的楊樹勇從1992年開始,一口氣幹了28年。“每天早晨6點離家,乘小票車去上班,一走一天。尤其晉北的冬天特別冷,風又大,經常我還睡着,父親就走了。” 楊洪福説。
靠着以“寸”算的耐心,楊樹勇在工作中發現重傷鋼軌200多根,重傷轍叉120多組,重傷夾板40多塊,為預防行車事故做出了貢獻,多次受到表彰。
“從小在鐵路邊長大,對鐵路有一種特殊的感情,説歸説,單調歸單調,父親的工作還是挺重要,他能幹好,我也行。”儘管楊洪福對父親從事的工作多有抱怨,但大學畢業後,他還是選擇了去鐵路,做和父親一樣的工作。
因為是特殊工種,楊樹勇55歲就要退休了,這個春運,成了他的最後一個春運。也正是在這個春運,28歲的楊洪福接過父親的探傷儀,開始為鋼軌“探傷”。
來源:新華網
圖文製作:山西廣電融媒體
來源:山西廣播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