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評論:打好種業翻身仗 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對我們這樣一個有着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説,農業的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端牢中國飯碗至關重要。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佈置明年工作任務時指出,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
以前提到糧食安全,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耕地”。這次會議特意強調了“種子”,正是為了讓全社會都把這個問題重視起來。我們雖然是農業大國,也是世界第二大種子大國,種業市場規模接近千億元,但種源上也面臨着“卡脖子”的問題。
目前,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水稻和小麥種源能夠做到完全自給自足且有競爭力;玉米和大豆種子基本自給,但受育種及栽培等因素影響,單產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差距;少數蔬菜品種還不能很好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尤其是一些適宜設施栽培、加工專用的蔬菜品種仍需要進口。
種子可以説是農業的“芯片”,怎麼強調都不為過。雖然我國農業生產用種安全是有保障的,風險是可控的,但關係到吃飯這個最重要的問題,必須做到未雨綢繆。正如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強調的,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當然,種子和耕地是兩個關聯的問題。種子問題針對的是農產品的單產和品質,但如果沒有土地來播種就都無從談起。應當看到,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均耕地少、耕地質量總體不高、耕地後備資源不足,耕地保護面臨數量、質量、生態等多重壓力。面對新形勢新問題,必須繼續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
值得注意的是,個別地方把農業結構調整簡單理解為壓減糧食生產,一些經營主體違規在永久基本農田上種樹挖塘,一些工商資本大規模流轉耕地改種非糧作物等,這些問題如果任其發展,將影響國家糧食安全。為此,今年下半年,國務院辦公廳相繼印發了《關於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和《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正是為了確保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於糧食生產。
藏糧於地不夠,還得藏糧於技。加快推進我國現代化農業體系發展,就必須用好科技這把“利器”。一方面,讓農業科技在提升單產、改善土地質量、提升比較效益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進而實現智慧農業新突破;另一方面,還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促進農產品流通體系升級,搭建農產品大數據平台,讓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等現代信息技術覆蓋農業全產業鏈,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今天,中國人民既要“吃得飽”,更要“吃得好”“吃得放心”。展望未來,我們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身力量築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期待中國種子在高質量發展的土壤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子房先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