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結婚為何要提前準備4、5個月?如此繁瑣結一次婚不想有下次
自古以來中國都是禮儀之邦,尤其是婚嫁當中的禮儀,更是複雜且隆重的。在古代,男女成婚講究''明媒正娶'',只有經過這些流程,才能成為男子的正妻,否則就是不入流的妾室。私定婚事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首先會影響族人的顏面與形象,族中未成婚的女子很可能找不到好婆家。其次,私定婚事不被世俗承認,話本故事中的圓滿結局只是杜撰美化而已。那麼,古代人的婚嫁究竟有哪些講究?
古代婚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婚嫁過程中,媒人的作用是相當關鍵的,一般來説,地方官府都會設置媒人,負責處理男女婚嫁。如果成婚沒有媒人牽線,就是於理不合,哪怕是那些''郎有情、妾有意''的男女,也必須請媒人假意登門説媒。最重要的一點,婚嫁從開始到結束,媒人會全程跟隨處理,沒有媒人很容易出現紕漏。古人結婚與現代不同,他們在意的往往不是感情,而是兩家人之間的利益關係,即''門當户對''。換句話説,婚姻就是一種謀利的工具,成婚後女子負責管理內院,男子則處理對外事務,夫妻間能做到相敬如賓反而是比較理想的局面。
古代結婚迎娶正妻,需三書六禮聘書:在商定婚約的時候,男方需要交給女方一個憑證,説明兩家已經結親,待到了合適的日期,便會前來迎娶。如果女方同意就會接下聘書,而且輕易不能退還,否則影響最大的還是女方的顏面。古代人對女子的要求相當苛刻,不管退婚是誰的責任,都會下意識地推到女方身上,這也是女子婚姻悲劇的原因之一。禮書:禮書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聘禮的清單,其中會詳細標明聘禮的內容與數量。
禮書迎書:當男子來迎娶新娘時,需要先將迎書交給女方,才可以接走自己的妻子。納采:納采指的是提親環節,通常情況下,都是男方請媒人去女方家説親,以示對女子的尊重。在古代社會中,雖然男子的地位很高,但正妻的身份同樣不低,如果沒有可觀的條件,女方父母完全可以選擇更加優秀的親家。俗話説''好女百家求'',古代女子最重要的不是美麗的容顏而是賢惠的名聲,正室嫡妻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當的。在正式送納采禮上門之前,必定要徵得女方的認可,絕對不能突兀的前去求親。大雁是納采禮中必不可少的物件兒,因為大雁是非常忠貞的鳥,一旦其中一隻死亡,另外一隻也不會再次擇偶,有夫唱婦隨的好寓意。當然,並不是每個季節都能捕捉到大雁,可以用木雁或者活禽代替。但無論如何,大雁都是最體面的納采禮,如果男方家格外滿意這場婚事,或者注重儀式臉面的話,就會想方設法的準備好。
中式婚禮問名、納吉:一般來説,女子的姓名需要保密,只有長輩和夫君才可以知曉。而且,古代社會中女子的地位不高,她們的姓名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父親的姓和夫家的姓,這才是身份地位的象徵。納采的時候,男女雙方會通報姓名與生辰八字,主要是為了測算這場婚事是不是相合。古代人是非常迷信的,只有占卜到吉兆,才能正式認可婚嫁之事。納徵:納徵就是送聘禮的環節,聘禮的多少與女方家庭有關。嚴格來説,納徵環節最重要的是儀式感,一旦婚事進行到這一步,就幾乎沒有反悔的餘地。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納徵慢慢演變成了''財力大比拼'',聘禮數量越多越有臉面。
納徵請期:當前面這些流程都走完以後,男方家便會測算出最佳的婚禮日期,請期禮書由媒人負責送往女方家。其實,不管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都格外講究婚禮日期,除了封建迷信的因素外,終究是希望夫妻和睦婚姻幸福。親迎:成婚當天,需要男子親自前往迎娶新娘,如果男方不方便出面,也可派遣迎親隊伍。成婚儀式古代人非常重視婚嫁,一步步流程走完,沒有三五個月是萬萬不能的。前期工作由長輩和媒人負責,到了成婚當天,才是新人最勞累的時候。尤其是新娘,需要餓着肚子從早等到晚,實在是雙重摺磨。開臉:新娘的妝容是非常關鍵的,古代大部分夫妻在成婚前都不能見面,所以洞房時的第一印象格外重要。開臉是為了清理臉上的汗毛和鬢角處的碎髮,完成後女子會顯得容光煥發、膚若凝脂。當然,不管是開臉還是梳髮髻,都必須由全福婦人負責,這樣才能有好兆頭。
古代婚禮催妝:女方出嫁切忌着急,必須要男方多次催妝,才可以讓新娘出門。一些朝代中還有''催妝詩''一説,不但能增添熱鬧喜氣,還可以順便考考新姑爺的文化水平,催妝詩寫得不好會被人笑話。總結:古代人的婚嫁流程相當繁瑣,但也有很多有趣的環節,畢竟是人生中的大事,必須要熱熱鬧鬧的才可以。況且,婚事辦得隆重體面,體現了男方對女子的尊重,只有正妻才有這樣的資格。自古以來''聘則為妻奔為妾'',無論感情多麼深厚,必備的流程是缺一不可的。如此繁瑣,我就想問問誰還想有下次?我是史海魅影,關注我為歷史點贊。
古代婚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婚嫁過程中,媒人的作用是相當關鍵的,一般來説,地方官府都會設置媒人,負責處理男女婚嫁。如果成婚沒有媒人牽線,就是於理不合,哪怕是那些''郎有情、妾有意''的男女,也必須請媒人假意登門説媒。最重要的一點,婚嫁從開始到結束,媒人會全程跟隨處理,沒有媒人很容易出現紕漏。古人結婚與現代不同,他們在意的往往不是感情,而是兩家人之間的利益關係,即''門當户對''。換句話説,婚姻就是一種謀利的工具,成婚後女子負責管理內院,男子則處理對外事務,夫妻間能做到相敬如賓反而是比較理想的局面。
古代結婚迎娶正妻,需三書六禮聘書:在商定婚約的時候,男方需要交給女方一個憑證,説明兩家已經結親,待到了合適的日期,便會前來迎娶。如果女方同意就會接下聘書,而且輕易不能退還,否則影響最大的還是女方的顏面。古代人對女子的要求相當苛刻,不管退婚是誰的責任,都會下意識地推到女方身上,這也是女子婚姻悲劇的原因之一。禮書:禮書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聘禮的清單,其中會詳細標明聘禮的內容與數量。
禮書迎書:當男子來迎娶新娘時,需要先將迎書交給女方,才可以接走自己的妻子。納采:納采指的是提親環節,通常情況下,都是男方請媒人去女方家説親,以示對女子的尊重。在古代社會中,雖然男子的地位很高,但正妻的身份同樣不低,如果沒有可觀的條件,女方父母完全可以選擇更加優秀的親家。俗話説''好女百家求'',古代女子最重要的不是美麗的容顏而是賢惠的名聲,正室嫡妻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當的。在正式送納采禮上門之前,必定要徵得女方的認可,絕對不能突兀的前去求親。大雁是納采禮中必不可少的物件兒,因為大雁是非常忠貞的鳥,一旦其中一隻死亡,另外一隻也不會再次擇偶,有夫唱婦隨的好寓意。當然,並不是每個季節都能捕捉到大雁,可以用木雁或者活禽代替。但無論如何,大雁都是最體面的納采禮,如果男方家格外滿意這場婚事,或者注重儀式臉面的話,就會想方設法的準備好。
中式婚禮問名、納吉:一般來説,女子的姓名需要保密,只有長輩和夫君才可以知曉。而且,古代社會中女子的地位不高,她們的姓名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父親的姓和夫家的姓,這才是身份地位的象徵。納采的時候,男女雙方會通報姓名與生辰八字,主要是為了測算這場婚事是不是相合。古代人是非常迷信的,只有占卜到吉兆,才能正式認可婚嫁之事。納徵:納徵就是送聘禮的環節,聘禮的多少與女方家庭有關。嚴格來説,納徵環節最重要的是儀式感,一旦婚事進行到這一步,就幾乎沒有反悔的餘地。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納徵慢慢演變成了''財力大比拼'',聘禮數量越多越有臉面。
納徵請期:當前面這些流程都走完以後,男方家便會測算出最佳的婚禮日期,請期禮書由媒人負責送往女方家。其實,不管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都格外講究婚禮日期,除了封建迷信的因素外,終究是希望夫妻和睦婚姻幸福。親迎:成婚當天,需要男子親自前往迎娶新娘,如果男方不方便出面,也可派遣迎親隊伍。成婚儀式古代人非常重視婚嫁,一步步流程走完,沒有三五個月是萬萬不能的。前期工作由長輩和媒人負責,到了成婚當天,才是新人最勞累的時候。尤其是新娘,需要餓着肚子從早等到晚,實在是雙重摺磨。開臉:新娘的妝容是非常關鍵的,古代大部分夫妻在成婚前都不能見面,所以洞房時的第一印象格外重要。開臉是為了清理臉上的汗毛和鬢角處的碎髮,完成後女子會顯得容光煥發、膚若凝脂。當然,不管是開臉還是梳髮髻,都必須由全福婦人負責,這樣才能有好兆頭。
古代婚禮催妝:女方出嫁切忌着急,必須要男方多次催妝,才可以讓新娘出門。一些朝代中還有''催妝詩''一説,不但能增添熱鬧喜氣,還可以順便考考新姑爺的文化水平,催妝詩寫得不好會被人笑話。總結:古代人的婚嫁流程相當繁瑣,但也有很多有趣的環節,畢竟是人生中的大事,必須要熱熱鬧鬧的才可以。況且,婚事辦得隆重體面,體現了男方對女子的尊重,只有正妻才有這樣的資格。自古以來''聘則為妻奔為妾'',無論感情多麼深厚,必備的流程是缺一不可的。如此繁瑣,我就想問問誰還想有下次?我是史海魅影,關注我為歷史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