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心懷火炬,砥礪前行:百名武警戰士講述黨史故事

由 公松臣 發佈於 綜合

中新網上海6月17日電(李姝徵 馮來來 申晨)上海,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近代中國的光明的搖籃”。興業路76號,兩棟磚木結構建築坐北朝南,青磚黛瓦、紅色窗欞,黑漆大門上配有醒目的銅環,在繁華的現代化都市中莊嚴肅穆。這裏就是中共一大會址,黨夢想起航的地方。

“駐守黨的初心始發地,豐富的紅色資源成為官兵學習感悟黨史的最好教材。”武警上海市總隊執勤第四支隊執勤十中隊指導員楊澤楠説,他們把一個個紅色場館變成一個個“初心教室”,把一段段紅色歷史變成“初心教材”,每年組織開展“尋訪紅色遺址,繼承先烈遺志”活動,讓官兵在接受紅色洗禮中自覺賡續紅色血脈。

翻開中隊二季度黨史學習教育安排,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到陳望道舊居開展黨史聯學活動;邀請抗美援朝戰鬥英雄做客中隊“初心使命”黨史講堂;與同濟大學共同創演“五卅運動”情景黨課……

他們在營區建立“黨史路”“軍史牆”,把新兵下連第一週定為“優良傳統教育周”,乾的第一件事是在“好八連”雕塑羣前組織宣誓,看的第一部電影是《霓虹燈下的哨兵》,唱的第一首歌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學黨史賡續紅色血脈,講黨史播撒紅色火種。十中隊官兵不僅是黨的信仰篤定的追隨者,還是傳遞紅色信仰的“播火者”,自1999年至今,中隊培養出百名義務講解員接力在中共一大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等紅色場館講解傳播黨史,把黨的聲音傳播到千家萬户。

“1921年7月,10多位有志之士趕到這個幽靜的小院,輕輕叩響銅環……”6月9日,中共一大紀念館內,列兵李帥娓娓道來,講述那段風雲激盪的歷史。前來瞻仰的遊客認真聆聽,情緒隨着李帥講解的起承轉合而變化。

李帥是十中隊培養的第100名黨史講解員。“對黨史的每一次回眸,都是一次對初心的叩問、心靈的滌盪。”李帥説,穿着軍裝在黨的誕生地講黨史,他既感無上榮光,更感使命艱鉅。

“‘播火者’首先是‘專業者’。”支隊政委陸倫明介紹,中隊採取專家導學、原文通學、要點精學的“三學”方法開展黨史學習,以摸底考、階段考、結業考的“三考”模式進行優勝劣汰,打造問不倒的“專業隊”。

一次,講解員徐子建在介紹中共一大代表不同的歷史命運時,一名遊客突然插話問道:“什麼是託派活動?”幾十名遊客隨之把目光聚焦到徐子建臉上,期待他給出答案。徐子建一時不知如何作答,幸好另一位黨史知識豐富的講解員及時救場幫他解答。

每一次解説都是一次黨史考試。徐子建告訴記者,參觀者的提問不一而足,有的是“求知之問”,比如“列席一大的尼克爾斯基是什麼人”;有的是“解惑之問”,比如“陳獨秀、李大釗為什麼沒有參加會議”,這些問題都考驗着講解員們對黨史知識的掌握程度。

“作為一名軍人,穿着軍裝站在人羣中宣講黨史,我們必須首先學好黨史,堅定自己的信念,才能做到理直氣壯、字正腔圓。”徐子建説,為了做到隨時能夠應對觀眾提出的各種問題,每名講解員都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黨史軍史通讀了、記熟了,對一些重大事件瞭然於心,個個成為了“黨史百事通”。

進入耄耋之年的老革命查志新一直有個心願“到‘一大’去看一看”,但年長體弱、腿腳不便,子女都僑居國外,一直未能如願。中隊聽説後安排3名戰士推着輪椅帶他到中共一大紀念館圓夢,給他單獨講解黨史,遇到台階、門檻就揹他過去。查爺爺看着汗流浹背的講解員熱淚盈眶,感動地説:“作為一名老黨員,終於有機會來到黨的誕生地。在這裏我看到了黨的歷史,在武警戰士身上我看到了黨的未來。”

“武警官兵講黨史,讓人感覺端莊、威嚴,更有信服力。”中共一大紀念館宣教部開放主管馬瑋佳説,雖然中隊戰士是業餘講解員,但業務水平卻可以與專業講解員相媲美,是紀念館裏的一張“紅色名片”,帶動了更多的人主動學黨史、講黨史。

近年來,中隊攜手中共一大紀念館,組成軍地黨史知識宣講團,先後為駐地社區、企業、學校開展黨史宣講700餘次,派出20餘人到駐地5所學校擔任校外輔導員。在宣講團的帶動下,10餘家單位、百餘名青年志願者也加入到黨史宣講隊伍中。

在長期領中國開放風氣之先的上海,處處都在書寫着新的創新創造。置身其中的官兵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黨史傳播方式,讓黨史知識在高速發展的當下有了更多時尚、鮮活的形態。

6月9日,由官兵創拍的《兵哥説黨史》短視頻第100集正式上線。這部被許多網友稱為“網紅黨課”的系列視頻,從首集推出就備受追捧,網上點擊量累計破3億次、轉發量超百萬,被70餘家社區、企業、學校作為開展黨史學習的生動教育教材。

“十中隊官兵在宣講黨史知識的同時,也在用黨史知識教育自己。”執勤第四支隊副政委王磊強告訴記者,通過日復一日學黨史,官兵把“我們黨從哪裏來、到哪裏去”“軍隊由誰締造、為誰扛槍打仗”等問題搞懂了、弄清了,傳承紅色血脈、當好紅色傳人的思想和行動也更加堅定自覺。

予人星火者,必心懷火炬。2019年,十中隊被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軍地共建共育基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