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The Print》12月21日文章,原題:美國想要印度在對華問題上“告別騎牆”,卻忘了古巴導彈危機 最近,似乎有人覺得印度沒有與中國爭鬥過似的。比如,美國參議員馬克·沃納稱印度需要“告別騎牆”,加入“意願聯盟”對抗北京。其他美國官員也説過類似的話。大多數印度人會覺得這種話很怪。畢竟,印度軍隊目前與中國軍隊仍在拉達克對峙,並耗費數十億盧比來加強防禦——這可不是什麼“騎牆”。但顯然,在美方官員看來,這還不夠。
毫無疑問,特朗普任總統時期,華盛頓對來自中國的“威脅”直言不諱。印度的立場則截然不同,一直避免對中國進行指責。印度總理莫迪在最近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上的講話就是例子。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的表態也是如此。例如,最近一次與澳大利亞智庫的互動中,他只是説與中國的關係“嚴重受損”,並指出修補關係不會容易。
美國和印度對兩國夥伴關係有着不同的詮釋。對於印度來説,這不僅是一個難纏鄰國的問題,還是一個不容易應對的地區——中國正在進行大量投資。再説,荷包太小時,説大話無濟於事。
美國有大量的政府文件,稱中國為“修正主義大國”“長期競爭對手”,最近還發布《中國挑戰要素》。另外就是以各種理由對中國公司實施制裁。印度也採取行動禁止200多箇中國應用程序,還阻止外國投資收購陷入困境的印度公司。但印度沒有制定長期政策規劃文件的傳統。
二戰後美國建立的同盟體系一直主要是針對蘇聯的。如今的印太建構,是試圖利用不同平台,在澳大利亞、日本等傳統夥伴之外建立一個半同盟性質的(抗衡中國)聯盟。但在這裏,印度再次選擇強調“包容性”,這樣就不會被認為是刻意針對中國。這已經是新德里願意做的極限了。
同時,印度繼續參加上合組織以及俄印中三方等論壇。這讓美國觀察家們感到困惑,印中關係到底是什麼狀況。事實上,印中關係從來就沒有斷過,尤其是在有關危機期間。這一點,美國從古巴導彈危機就應該知道——即使在冷戰高峯期,雙方也在繼續交往。
與美國簽署四項協議、新德里成為主要防務夥伴,這些確實意味着印美雙邊關係達到一個新水平,但遠未達到任何同盟的水平。除非來自中國的“威脅”增加到連核威懾都被認為是無效的程度——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否則印度不太可能同意建立一種自己是美國小弟的全面同盟關係。
美國傾向於在自己幾乎不瞭解或一無所知的問題上教訓他人,往往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或許目前(印度)的態度就叫“騎牆”吧,雖然讓人不舒服,但也得接受。(喬恆譯)
【編輯:李赫】
<script>window.FWBA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