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義偉一意孤行,日本百萬噸核污水即將入海,中韓都是直接受害者
據央視新聞消息,本月7號,日本首相菅義偉同“日本全國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會長”岸宏進行會談,就福島第一核電站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污水排入大海一事進行協商。談話結束後,菅義偉表示近日就會做出判斷,岸宏依然反對。
日前有日本媒體報道,菅義偉政府計劃於4月13日召開相關閣僚會議,討論將核污水排入大海。這也意味着,最遲下週,日本政府便會做出決定。
眾所周知,核能是一種清潔能源,和傳統化石燃料相比,體積小而能量大,還能改善氣候環境減輕温室效應,而且設施佔地面積小,成本也低。這對於國土狹小、能源匱乏的國家來説,無異於是天賜的禮物,日本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根據世界核能協會的數據,截至2020年2月,日本國內在運行的核反應堆總計33座,核能發電能力居美國和法國之後,全球排名第三。
雖然在2011年3·11大地震後,日本逐漸降低核能利用比例,但核能依然在該國的能源結構中佔據較高比例。然而核能在開發利用過程中,為了冷卻核反應堆的温度,需要放水為其降温,由此便產生了大量攜帶放射性物質的污水。雖然福島核電站一直利用多種裝置處理核污水,但有一種放射性物質靠目前的技術很難處理,即氚。
因此,處理後的核污水只能降低危害性,卻依然達不到排放標準,這也導致核電站儲存的核污水越來越多,據東京電力公司預計,到2022年秋季,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水儲存罐容量將達到極限。關於處理核污水的辦法,此前日本有官員提議將其蒸發排入大氣或者埋入地底,但均被否決,最後有人提議將其稀釋排入大海或大氣中。
基於這些建議,菅義偉政府考慮將核污水稀釋排入大海。其實,將核污水排入大海並非日本政府一時興起,早在去年10月,菅義偉政府就放風稱將把核污水逐步排入大海,但當時遭到日本國內漁民、福島當地居民以及國際社會的抗議。如今舊事重提,菅義偉政府似乎已經下定決心。
那稀釋後的核污水到底有無危害?去年美國《科學》雜誌發文稱,雖然處理後的核污水危害性降低,但仍能發現多種放射性同位素,這些有害物質進入海洋沉積下來,對海洋生物破壞性極大,也會間接影響人類,後果不堪設想。
最致命的是,受影響的不止日本一國,放射性物質通過生態系統能擴散到其他海域,甚至再次出現在陸地上。韓國就曾警告,一旦日本不顧一切,包括中韓在內的整個東亞海域,甚至太平洋東海岸都會遭殃。海洋是全人類共有的資源,希望日本政府能以大局為重,不要孤注一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