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調研必須走羣眾路線
前不久,某旅機關幹部信心滿滿地呈報長達12頁的調研報告,不料旅領導看後不僅沒有肯定,反而提出嚴厲批評。筆者注意到,這篇調研報告中有很多模糊用語,該旅領導一一作了批示:“絕大多數人”是哪些人?“還有一定差距”差在哪?“下一步將積極解決”具體辦法是什麼?
據瞭解,原來該機關幹部在基層只待了一天時間。由於時間倉促,調研素材基本都是讓基層提供的,因此問題大而化之、泛泛而談,有些甚至是杜撰出來的,自然無法見人見事見措施。
其實,在基層,類似這樣的調研並不少見。有的機關幹部態度不端正,滿足於聽照本宣科的彙報,有的醉心搞“蜻蜓點水”的調查,不願意深入第一線,其最終的調研報告只會是滿篇空話套話,無法走實走深。
哪怕經常下基層的人,也都有這樣的感受:一段時間不下基層就會感到陌生。如果用走馬觀花的態度和方式到基層調研,得出來的結論一定會失焦、失準、失誤,不但無法用來指導基層,還有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一次高質量的調研,必須堅持走羣眾路線。基層官兵工作生活在基層一線,對基層的事情感受最深、最有發言權,調研時只有真正深入官兵中親自看、親自聽、親自問,掌握最真實、最鮮活的第一手資料,才會讓調研更加貼近基層實際,也才更有利於指導和改進我們的工作。
作者:朱 濤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