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風車之國的挑戰(在跨文化交流中瞭解世界)】
跨文化難在哪裏?
2016年8月,坐在從阿姆斯特丹機場前往鹿特丹的火車上,我正式踏上了留學荷蘭之路。火車行進途中,荷蘭的風車、草地、奶牛,一波又一波令人心曠神怡的田園風光,讓我對這個國家的一切都充滿着好奇與興奮。但那時我未曾想到的是,一場跨文化交流的“磨鍊”旅行也正式開始了。
到達荷蘭後,我就讀於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經濟學專業。在那裏,與許多初來乍到的中國留學生一樣,我面臨不少跨文化交流的挑戰。在我看來,這種跨文化交流挑戰中語言障礙並非最主要的,畢竟,在荷蘭就讀的絕大部分學生來自歐洲和其他亞洲國家,許多學生的母語也不是英語。
坦白地説,雖然與他們相比中國學生的英語水平整體稍有遜色,但經過雅思、託福等語言考試的訓練,絕大多數中國留學生在荷蘭進行基本溝通都不存在問題。然而,跨文化交流中的坎坷和摩擦仍然存在,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其實,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中荷兩國意識形態、文化背景各有不同,而這些觀念深處的差異如若在交往中缺乏有效溝通,就有可能引發跨文化交流衝突。
擊破“刻板印象”
中國是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荷蘭是素有“海上馬車伕”之稱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兩國曆史背景和政治制度的差異,直接影響了兩國學生價值觀上的差異。而與此同時,西方一些媒體對於中國以及中國人充滿惡意的不實報道和宣傳,對於留學生而言更像是跨文化交流中的火上澆油,雪上加霜。
面對這樣的局面,激起了不少中國留學生的愛國情懷,不少中國留學生選擇為祖國據理力爭,堅決維護國家和自身權益,向身邊的外國同學老師介紹一個真實的中國。在我的留學生涯裏,雖也遇到過一些並不友好的外國人,但絕大多數還是保持着清醒和客觀的態度,他們對中國有好奇,帶着善意的眼光觀察和了解我這個中國學生,我也與當地不少學生成了好友,期待着他們來中國旅行、我給他們當導遊的那一天。
事實上,每一個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都是外國人瞭解中國的窗口,想要向外國人講好中國故事,必須以我們的實際行動來維護自己和祖國的形象。因為“事實勝於雄辯”,用最終結果來證明自己才是最有力的回應。
在剛到荷蘭的前兩年,我就遇到了“刻板印象”——同班一些外國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英語口語寫作水平存在偏見。他們因此在小組討論時將我冷落孤立在外,不由分辯地認為我會拖大家後腿。後來,我用一次論文寫作的全年級第二名向他們證明了自己——不要帶着偏見去看待中國留學生,我們的努力與所取得的成績同樣值得被尊重。那次之後,我不僅重新回到了小組討論中,還成了其中十分重要的一員。
交往“和而不同”
在荷蘭5年,我在學有餘力的前提下,有幸加入了全荷學聯這個大家庭。在這裏,我與同伴們一道努力,組織了大大小小數十場中國留學生活動。全荷春晚、支援國內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這些工作的背後都有我們忙碌的身影。
這些活動中,我們也在不斷收穫着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而這種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也贏得了外國友人的認可和尊重。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來參加全荷春晚的活動和演出;看到了在湖北發生疫情時他們自發捐款;看到了在參與學聯活動時他們對我們的辛勤工作豎起的大拇指……
作為留學生,想要在海外更好地介紹中國,也要注意遵循“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原則。回望中國歷史長河,這8個字彷彿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為跨文化交流的和諧共處提供了方法論,直到現在仍是不同文明、不同發展模式交流對話的相處之道。
求學海外,尤其是在荷蘭格羅寧根大學攻讀博士的時候,我曾時常因為文化差異的原因,在一些學術想法上與導師們有分歧。面對這樣的情況,我開始嘗試換位思考,從差異中尋找共同點,並積極地與導師溝通,最終能達成共識。同時,經過我們的努力,我與導師也同廣東醫科大學的健康促進與醫學傳播學團隊達成了國際科研合作意向。未來幾年,中荷雙方將攜手為提升中國居民的健康水平而工作。
一步步走來,我正距離自己留學之初許下的願望越來越近——學有所成,並憑藉自己所學幫助更多的人。
遠方的鬱金香馥郁綻放,而此刻的我,仍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