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説低碳農業賽道最容易出現偉大的公司?

為什麼説低碳農業賽道最容易出現偉大的公司?

文丨元一資本

説到碳中和,人們總是率先想到能源電力、交通運輸、製造、建築等高碳行業,而農業給人的第一印象則是天然具有“環保”、“生態”的低碳buff。

事實上,農業生產是重要的碳排放源,佔到全球人為總排放的18.4%。要想實現低碳農業,就得從源頭減量和回收利用兩頭着手,控制經由農業生產相關活動排放進大氣中的温室氣體。

農業革命以來,我們的糧食需求似乎常常是以犧牲自然生態為代價來滿足的。今天,科技開始大範圍地參與到環境保護的努力中,在這個過程裏,必將湧現一批偉大的公司。

01、農業碳排放,超乎你想象

農業算不算“高碳行業”?一組反常識的數據表明,還真是。

據統計,農業,林業和土地利用的碳排放佔全球碳排放的18.4%,如果算上整個食品系統((包括製冷,食品加工,包裝和運輸),全球有26%的温室氣體排放來自我們的食物。

為什麼説低碳農業賽道最容易出現偉大的公司?

這可能和我們通常印象中“環保”、“自然”的第一產業形象有些差距。不可否認,土壤固碳的確能抵消一部分碳排放,但和真正的自然生態系統相比,農業系統實在不算做出了多大的貢獻

原因就在於,自然生態系統中存在着物種多樣性,動植物之間能夠達成平衡的內循環,而農業則是將土地間的所有資源集中在糧食生產,“雜草”和“害蟲”統統都是要消滅的對象,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更是加大了對土壤的消耗和破壞。

如果把地球陸地面積中用來種植作物的10%的土地“退耕還林”,那麼碳匯效果將不可同日而語。

人們忽略農業也是高碳行業,或許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農業確實不怎麼排放二氧化碳,但農業卻是人類活動造成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氣體——甲烷(CH₄)的主要來源。甲烷的威力比二氧化碳還要強,如果按照二氧化碳排放量來換算,那麼甲烷就是二氧化碳的28倍。在中國甲烷排放總量中,農業就佔到了44%。

甲烷的主要排放源一方面來自動物性食品生產,牲畜的腸道排氣是主要元兇。比爾·蓋茨曾撰寫文章稱假如全球養殖的牛組成一個國家,它們將在所有國家碳排放中名列第三,僅次於中國、美國,比世界上所有使用燃油的交通工具的碳排放總和還高。

為什麼説低碳農業賽道最容易出現偉大的公司?

另一方面就是水稻種植。由於淹水的稻田下缺少氧氣,很多生產甲烷的微生物便得以安營紮寨,稻田排放的80%-90%的甲烷是由它們產生的,大部分甲烷與水一道被植物的根吸收,隨後通過莖和葉逃逸到大氣中。

因此想要發展低碳經濟,就離不開低碳農業的實現。

02、低碳農業,從哪兒下手?

減碳這件事,大致可以從兩個方向着手,一個是源頭減量,另一個是回收利用。

從源頭減量來説,要麼就是降低農產品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温室氣體,要麼就是直接減少對農畜產品的需求。

目前智慧農業正受到國家大力支持。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要“加速農業信息化建設”,此後歷年“一號文件”均提及農業信息化。就拿去年來説,2021年“一號文件”就提出,發展智慧農業,建立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

簡單來説,智慧農業就是利用大數據、雲計算、AI等數字科技,將傳統農業“靠天靠地靠簡單勞動投入”的落後生產模式轉變為“可感知、可控制、可預測”的智能化生產模式,從而實現精準、高效、低碳的效果

一旦對設施大棚、農田、畜禽圈舍和農業機械等進行數字化改造,幫助農業生產者實時動態地獲取生產信息、精準投放生產要素,就能大幅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這樣既避免了資源浪費,也降低了土壤污染和温室氣體排放。

而説到直接減少對農畜產品需求的辦法,可以從近兩年大火的消費賽道——植物肉中窺探一二。植物肉通過植物性蛋白加工、調味後模擬出傳統肉類食品的營養結構、形態和口味體驗,降低了人類對傳統肉製品的依賴,因而也就減少了土地使用、用水和温室氣體排放

從回收利用角度來講,可以從生物質能源的循環利用和富碳農業兩方面着手。

為什麼説低碳農業賽道最容易出現偉大的公司?

受生產、生活方式的影響,我國的秸稈回收利用率低,有相當大的一部分秸稈以廢棄或者焚燒的形式被處理,造成大量温室氣體的排放和資源浪費。2020年中國秸稈產量達到8億噸左右,如果能將秸稈轉化為燃料、燃氣來替代傳統能源,不僅能減少碳排放,還能緩解我國的能源短缺問題,可謂一舉兩得。

富碳農業則是將工業或者其他部門生產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進行收集,將其作為碳肥用於農作物,同時實現提高作物產量和減少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的效果。這就涉及到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目前我國CCUS技術在生物利用方面大致處於中試階段。

03、農業碳中和,哪裏存在好生意?

説了這麼多,哪些領域是才是投資邏輯順溜的好生意呢?

由於中國資本市場在投資上習慣先看看國外在發生什麼,我們先來看看國外的農業科技公司都在做啥。

  • 垂直農業

垂直農業這一詞彙最早由哥大教授Dickson Despommier提出,他的設想是採用無土栽培的方式,在室內採用多層結構生產,實現資源循環利用的同時也減少環境污染。

Infarm、Square Roots和Plenty或許是這類項目中最令人矚目的幾家公司。

為什麼説低碳農業賽道最容易出現偉大的公司?

來源:TechCrunch

去年12月,Infarm剛完成2億美元的D輪融資。通過使用温室模塊,Infarm開發出來的室內垂直農業系統能在超市和餐廳等場景下種植植物,消費者可以自行採摘草藥和蔬菜。這種方式與傳統土壤種植相比少佔99.5%的空間,少用水95%,運輸減少90%,而且不需要任何的化學農藥,90%的用電都是來源於可再生能源。在最新一輪融資後,Infarm的估值遠超10億美元併成為歐洲第一家垂直農業獨角獸公司。

Square Roots利用集裝箱在城市中打造可持續的、分佈式的、有彈性的食物系統。其創始人正是埃隆•馬斯克的弟弟Kimbal Musk,最新融資進展是21年完成的2500萬美元B輪融資。而赫赫有名的Plenty則是因為孫正義在初次見面後就為其砸下2億美元而名聲大噪。

  • FaaS

FaaS顧名思義就是農業即服務,一般可分為數據驅動的農場管理決策軟件、管理物資和存貨等生產過程的軟件,以及將生產者、消費者、採購商等多環相連接的市場服務類平台三大類。

剛完成1.億美元C輪融資的Green Labs提供利用人工智能收集可靠數據的應用程序“Farm Morning”,可以讓50多萬名農民瞭解農作物的生命週期,同時面向1萬多家企業買家提供一個B2B生鮮市場“Sinsun Market”。據悉,Green Labs的投資前估值約為7億美元,其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Charlie Sanghoon Shin也在本輪融資中表示,將在成立後5年內成為獨角獸企業。

為什麼説低碳農業賽道最容易出現偉大的公司?

來源:Green Labs官網

加拿大農業大數據公司Semios也是一家提供農作物種植與管理解決方案的公司,在20年籌集7500萬美元融資,主要通過專有的模型結合實時收集的氣候、土壤和植物數據,為農業實踐提供指導。

目前,垂直農場和FaaS在國內的發展都還處於早期階段。但綜合來看,智慧農業有着極大概率成為下一條熱門賽道,原因有2點:

  • 消費、科技、TMT等“傳統”熱門賽道紅利逐漸消失,好的投資標的普遍稀缺,而農業尚且還處於藍海市場。

  • 雙減之後,國家政策導向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提升,投資機構將更加傾向不容易“行差踏錯”的賽道。

不難預見,處於碳中和、數字經濟、共同富裕的交叉點,農業科技賽道受到大環境利好助攻,未來會吸引大量資本佈局。

雖然潛力無限,但在真正落地時,農業科技公司還需要克服不少挑戰。

首當其衝的就是行業規模集中度低的問題。“大國小農”是我國基本國情,全國小農户數量佔到農業經營主體98%以上,小農户經營耕地面積佔總耕地面積的70%,因此農業產業智能化的演進方式更多隻能以單點技術在細分領域進化突破。

其次農業商業化程度低,商業模式普遍落後,農業生產者對新技術新模式的應用能力相對較差,高學歷、高技術能力的科技創業者需克服“氣場不和”以及技術門檻過高導致農户接受意願低的問題。

最後是週期長的問題。農業數字化需要多學科(數學、生物、氣象、地理等)Know how,且農業大數據積累薄弱,研發和生產週期都較長,生產經營績效具有更大不確定性,一定程度上面臨更大的投入風險。

不過,偉大事業的第一步,總是困難的。農業革命發生後的一萬多年來,人類終於學會了餵飽自己的同時不再對地球予取予求,環境保護和低碳發展也不在停留於公益口號和環保組織的呼籲層面,科技和商業的力量將以一種更快速、廣泛、有效的方式推動世界成為一個更好的家園。

為這一願景做出努力的公司,就是當之無愧的“偉大的公司”。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27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説低碳農業賽道最容易出現偉大的公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