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小時候父母因為什麼ko過你? 看評論, 厲害了我的哥

由 聊素麗 發佈於 綜合

新聞閣每日新聞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全國各地社會新聞,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我讀書的時候村裏有人去世,墳前放了好多花圈,我同學看着漂亮就偷了一個回家。當時膽小不敢拿,第二天我同學站着上課……慘吶!屁股被打爛了。

  這個不打你,都對不起那鍋餃子

  我擦嘞,我小學也是吹這玩意兒,還好奇什麼氣球這麼油切柔韌性巨強呢

  坑哥呀!

  l愣着幹嘛?笑啊!

  所以你成為首富了

  我只是好奇,你説的茅房是草房還是廁所

  願天下父母都健康長壽

  你家的情況挺複雜的,心疼你


  “怎麼會想到拍笑容?”

  “消防員工作不親身經歷,無法從文字中體會,所以想到拍一組滅火中的消防弟兄照片。”

  3月27日,面對澎湃新聞記者,劉偉的回答樸實無華。

  劉偉是武警上海市消防總隊嘉定支隊的信息通訊員。此前一天,他在個人微博上發了一組照片:消防戰士在滅火現場的笑容。這組照片在朋友圈被瘋狂轉發,不少網友感嘆這組照片拍出了大片的效果。

  塑料堆垛燃燒後固化的堅硬如鐵,裏面在燃燒,外面水卻澆不進去,消防官兵利用一切方法進行破拆。本組圖片 劉偉

  消防官兵合力將着火的煤氣罐抬出並拋入水中防止爆炸。

  3月25日,上海一處廢品回收站發生火災,15時23分消防部門到場,17時14分將大火撲滅,無人員傷亡。身在火場的劉偉用手裏的相機,記錄下了火場中戰友們與大火奮戰的身影。

  劉偉告訴澎湃新聞,他2001年應徵入伍,在成為信息通訊員前,在嘉定消防支隊南翔中隊當了4年消防戰士。現在,他的工作就是專門拍攝與消防工作有關的火災、搶險、救援等。

  【對話劉偉】

  澎湃新聞:你在火場拍攝會干擾救援嗎?

  劉偉:那天的拍攝,基本是水槍到哪裏,我就拍到哪裏。我在基層中隊呆過4年,知道滅火救援的線路,需要多大的作業區域,拍攝時,會注意這些,不會打擾救援工作。

  澎湃新聞:火災當天是什麼情況?

  劉偉:25日15點多,接到報警,當時支隊防火幹部正在開會,接警後指揮車立即出動,我沒趕上,後來跟着防火處參謀的車到了現場。當車開到勝辛北路時,遠遠就能看到前方濃煙很大,靠近發現,正是燃燒猛烈的時候。支隊4箇中隊、20餘輛消防車、百名消防官兵在現場滅火,消防直升機也在上空投放水炮。

  澎湃新聞:當天火場很危險?

  劉偉:經歷過火場就知道,火場中常發生轟燃,一團火突然冒出來,很熱,很燙。當天現場很多塑料品被點燃,空氣中就跟下雪似的,不過是黑色的雪。

  早幾年,支隊就發現這處廢品回收站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進行過整治。我知道,這裏面環境很複雜,可燃物很多。在現場,我眼睛能看到的地方,消防官兵全部都在滅火、切割,還有的消防官兵搶出燃燒着的煤氣罐。

  澎湃新聞:怎麼會想到拍消防員的笑容?

  劉偉:他們都是我的戰友,我的兄弟。在基層中隊的時候,我們就呆在一起。那天在火場救援,需要不時更換裝備,我們彼此碰到,就會給對方會心一笑。大家都是髒兮兮的,跟黑泥人似的,頭盔、制服、水帶等全是黑灰,就剩一雙眼睛來識別誰是誰。

  消防員工作不親身經歷,無法從文字中體會,所以想到拍一組滅火中的消防弟兄照片,讓大家瞭解我們。其實脱去這身制服,大家都是普通人,可一旦穿上這身衣服,消防員就是英雄,無論再多辛苦,依然隨時能展現笑容。

  剛剛從火場中換防下來的嘉定支隊城南中隊消防班班長。

  換防的消防戰士在火場外待命,隨時準備再次深入火場內部滅火進攻。

  連續長時間的滅火戰鬥讓消防戰士疲累不堪。

  滅火救援戰鬥間隙,全身被滅火泡沫浸濕的消防戰士看到火勢即將撲滅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現場指揮員通過電台傳達各類指令,指揮滅火戰鬥。

  最後一個從火場中撤出的嘉定消防中隊副中隊長,雖然滿臉塵煙,卻因為勝利在望而滿面笑容。

  一名現場指揮員頭盔上身上落滿煙塵。

  澎湃新聞:現場真的像照片那麼震撼嗎?

  劉偉:其實火災現場比照片還要震撼。以前參加滅火戰鬥時,我們把老百姓救出來時,老百姓感激的神情,讓人很是感動,定格成照片後,傳達出的情感,不及現場的十分之一。真正的消防工作老百姓看不到,其實看現場比看我拍的照片,震撼更大,我只是更多地把細節呈現出來,讓大家可以看到警戒線內看不到的現場。

  滅火救援時會拉警戒線,比如火災,警戒線外的感覺可能是火燒很大,現場有很多消防車和消防員,但火場內消防員的辛苦是看不到的,比如消防員站在火堆裏滅火,在濃煙裏搜尋被困者等。而這些我能看到,也能撲捉到,從整個火災現場看,我的鏡頭裏往往出現只是幾名消防員,其實,現場的每一位消防員,都是這樣。

  澎湃新聞:消防部門為什麼會設立攝影的崗位?

  劉偉:從2007年左右開始,支隊需要攝像,因為每場滅火救援回來,所有參與的戰訓部門,比如司令部、各中隊,會根據現場拍的視頻資料,對救援現場的作戰利弊得失進行戰評。也是從那時起,我開始記錄整個現場。

  澎湃新聞:第一次拍了什麼?

  劉偉:記得第一次拍攝,是嘉定區外岡鎮的一家生產地毯的工廠着火,也是大面積大跨度的鋼結構建築火災。當時我肩膀掛攝像機,脖子吊着相機,拍了4小時。

  澎湃新聞:現在的工作和你以前當戰鬥員有什麼區別?

  劉偉:戰鬥員負責的是固定區域,由現場指揮員分派,負責供水、滅火、剖拆等,主要完成分配的任務。攝影則需要顧及現場各方面,拍攝到整個火場的大範圍,以及裏面的情況。眼睛看到的角度會不一樣,主要是為了提供後期戰評,拍得全面才能讓大家看得仔細,下次去現場可以更好、更安全地完成滅火救援。

  一名消防戰士從濃煙帶快速穿過,地上落下一層塑料燃燒後產生的毒煙塵。

  澎湃新聞:經歷過危險嗎?

  劉偉:記得一次南翔煉油廠發生爆燃,現場有不少200斤的廢油捅被點燃,還有數個噸位大小的油罐,如果也跟着爆炸,後果不堪設想。

  這場事故,消防員是冒着生命危險去救援,現場不斷有油桶爆炸,你根本不知道油桶會從哪裏竄出來,如果油桶是直立,會向上爆炸;如果橫躺,就會從身邊竄過來。爆炸後油濺的到處都是,救援工作從下午1點多,一直持續到半夜。

  澎湃新聞:有沒拍攝到的遺憾嗎?

  劉偉:2013年左右的一天夜裏,一幢居民樓火災,當時一名女孩被困在居民樓的三四層,如果火再繼續燒,她極有可能選擇跳樓逃生。我們到場後用雲梯車架在窗邊,當時女孩全身癱軟,我們連拖帶抱地把她救下來。可惜沒有拍攝到,如果記錄下來,是對消防員工作的很好記錄。

  澎湃新聞:拍攝時有什麼感觸?

  劉偉:每次現場都很心疼消防員。記得2013年的江橋垃圾焚燒廠爆炸,現場味道特別刺鼻,我一到現場,聞到味道就想嘔吐。當天我在現場待了七八小時,很痛苦,現場的一線戰鬥員待的時間更久,救援的時候忍住臭味不算,吃飯也是在現場,受不了惡臭也得把飯吃下去,因為救援需要體力,但照片呈現不出,看到照片的人,無法想象當時的環境有多惡劣。

  19點30分左右,已經連續滅火五個小時以上的消防戰士分批在現場吃飯,很多人在滅火救援戰鬥期間沒有喝過一滴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小笨笨”:好感動好感功太感動了!謝謝你們,向你們致敬!!!

  網友“又一”:致敬

  網友“寧靜致遠”:值得尊敬的一羣年輕人!

  網友“青花瓷”:消防員都是好樣滴!

  網友“鑠國”:敬禮、作為一名消防員向你們敬禮。

  網友“(⊙_⊙)語”:致敬。偉大

  網友“Lucindacao”:感謝你們!

  網友“hpg119”:弟兄們辛苦了!安全第一,一位消防老兵的問候!

  網友“祈福新村維權業主”:最可愛的人

  網友“花狸鼠”:英雄最美!

  網友“hpg119”:弟兄們辛苦了!安全第一,一位消防老兵的問候!

  (1970-01-01)


  一名獨居老人與五隻貓相依為命,突然屋子內突然起火,其中一隻貓發現後使勁拍醒老人,才讓老人逃離火場。

  老爺爺熟睡時,一隻貓突然爬上牀,用貓掌拍打老爺爺的臉,讓半睡半醒的老爺爺一把推開,貓卻依舊爬上他臉拍打,驚覺屋內起火,讓他趕緊逃出屋子。

  直到火勢被控制,消防員才進入找貓咪,但已為時已晚,五隻貓全部吸入過多濃煙死亡。

  老爺爺感到痛心,並將五隻貓放在附近的長椅上逐一親吻,説感謝上帝派天使賜於我新生命。

  (2017-03-29)


  感動!火場裏那一身向火而行的橘紅

  2017-08-20

  解放軍報融媒體

  來源中國軍網

  滅火現場

  7月下旬的一天,記者來到武警呼倫貝爾市森林支隊紅花爾基大隊,見到了一臉煙灰的教導員李濟東。

  大隊長律永慶告訴記者,昨天下午,李濟東受領任務後率隊奔赴火場,期間,他懷胎十月的妻子突然出現陣痛,被緊急送往醫院……使命召喚、重任在肩,武警森林衞士毅然選擇了向火而行。

  記者跟隨律永慶一同驅車趕往火場。“昨天13時,大隊突然接到撲救火情命令,70名官兵立即趕赴火場,2小時後明火基本被撲滅,目前官兵正在清理火場。”律永慶説。

  汽車顛簸而行,在一條小路盡頭停車。只見森林深處仍有陣陣濃煙,樹木灼燒產生的氣味格外刺鼻。“這些樹木,樹齡都超過50年,它們是寶貴的生態資源。”律永慶説着跳下指揮車,記者緊隨其後。剛在火燒地走了幾步,就感到一股熱浪穿透鞋底,灼燒着腳板底。

  不遠處,下士遊洪濤正揹着風力滅火機,對準一處冒煙點清理餘火。“昨天煙塵較大,1米內看不到人。”遊洪濤摘下防火面罩和防護頭盔,記者發現,他佩戴的口罩已被煙塵燻黑。

  “突然升騰的‘火旋風’就在距離我不足5米處。”上士李興奎守護這片森林已9年,回憶起滅火過程,他説:“旋風氣浪瞬間燒到七八米高,熱浪衝上來時能令人窒息。”

  “在滅火時,最怕遭遇燃燒的倒木。”上士王雙全説:“一次打火,我聽到身後傳來‘咯吱’聲,便迅速向前邁步。好傢伙!一棵燃燒的大樹在距我僅1米的地方倒下,火星子差點濺到我的腿上。”

  火星一燎一個泡。新兵董向陽的手背上,一個黃豆大的水泡已經破了皮。他向上推了推肩膀上扛着的一個重達50斤的水箱説:“手上起個泡,算不上啥!”年初剛來到連隊的他,已經打了5場火。

  董向陽回憶,一次他參與撲打過境草原火情,官兵駕車追着火打,突然風向一變,火苗反方向躥上來,官兵們措手不及……

  打火要懂火,還要講究戰略戰術。中隊長李塞波曾在滅火戰鬥中榮立二等功,他説:“這次任務,我們70人兵分左右兩線,撲打組在前,清理組在後;撲滅明火後,官兵們堅守火燒地,防止死灰復燃……凌晨3點,大家趁着氣温低、風小,開始全面清理火場。”

  風從林間穿過,地上的腐殖層冒着煙,轉眼又燃起火星。一個個橘紅色的身影衝向火苗,揚起手中的水槍……記者耳畔響起“森林衞士之歌”:“一分辛苦,一種執著,只為守望森林的綠色。”

  (記者 吳敏 通訊員 劉守金 岐航)

  滅火現場

  班長身先士卒衝向熊熊燃燒的大火展開撲救。毛亞團 攝影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朝陽”:向你們致敬!

  (2017-08-20)


  在一場持續5個小時的火場救援中,一名消防戰士永遠地走了。

  12月20日上午,浙江義烏市消防支隊通信技師、武警上士鄒甯浩烈士的遺體告別儀式在義烏市殯儀館舉行,烈士家屬及社會各界近千人趕來送英雄最後一程。

  鄒甯浩生前照片。  東方IC 資料圖

  鄒甯浩是浙江武義人,1987年出生,2005年12月入伍,大學文化。12月16日下午,義烏潔康管業有限公司發生火災,義烏市消防支隊官兵接警後立即出發,防火監督處宣傳員鄒甯浩也拿起攝影器材趕赴火場。

  起火建築是廠區2號樓,消防官兵到達時,其二、三層已全部過火,火勢異常猛烈,相鄰的1號樓和3號樓未觀察到明火。

  鄒甯浩不斷尋找最佳拍攝點,從1號樓東側樓梯進入建築內部。不久,1號樓二層西側火勢蔓延,由於可燃物多,火災負荷量大,鄒甯浩無法在第一時間撤出,倒在了崗位上。

  被戰友發現時,他的手裏還緊握着相機。

  很多時候,宣傳員的工作會被人誤解——戰友們在滅火,他們卻“自在地”拍照、攝像。但事實上,為記錄火災(事故)全貌,宣傳員需要穿梭在災害現場任何可能的位置。

  鄒甯浩生前在媒體上發表大量報道,並撰寫了8萬多字的消防專著《都市火魂》。在16日接警前19分鐘,他還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發送了剛剛完成的新聞稿——《浙江義烏出台政府專職消防員薪酬待遇實施辦法》。

  並不是只有救火才是英雄。消防宣傳員除了承擔新聞宣傳功能,還肩負着現場攝影任務——拍攝的視頻資料作為最直接的證據,是事後分析事故原因、起火點等的重要資料。在情況複雜的救援中,宣傳員還要將視頻實時傳到現場指揮部,作為指戰員判斷火情、制定救援方案的重要參考。

  此外,消防宣傳員在現場拍攝還有一個“隱秘”的原因:隨時記錄戰友的影像。

  火場如戰場,稍微一個疏忽就可能造成消防員犧牲,而宣傳員的影像資料可能是戰友生前的最後一幕。

  只是誰也沒想到,這次倒下的是鄒甯浩自己。

  12月9日,鄒甯浩在他的微信朋友圈裏留下一段心聲:“宣傳員也是消防隊伍的一員,是在英雄、典型背後默默助推的一份子。我們的記錄與宣傳不僅還原了救援現場,也記錄了各類突發情況,拍攝的視頻甚至是許多火災原因調查的有力證據。雖然不在一線戰鬥,但我們宣傳了許多典型、英雄,更留下了許多珍貴資料。我是消防宣傳員,我驕傲!”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Patrick”:消防員是和平年代最危險的職業

  網友“單身狗神”:拜託看文章!

  網友“Dimitri”:這工作比滅火還難

  網友“天使”:戰地記者

  網友“李”:這話有道理,親眼看到消防員給有幾個煤氣罐的板房滅火,沒人退縮的!

  網友“2484092454”:消防官兵出警後,能全部平安回來,就讓人很欣慰。

  網友“ghhjncccg”:相機也是武器!

  網友“ghhjncccg”:去火災現場應該拿水槍比較合適吧,這跟我們倡導的輿論工具是武器有關吧!

  網友“白駒蒼狗”:應作撫卹金

  網友“會飛の魚”:我是出於減少入火場的消防戰士考慮的,相對來説還是機器人最安全

  網友“ghhjncccg”:去火災現場應該拿水槍比較合適吧,這跟我們倡導的輿論工具是武器有關吧!

  網友“想不到”:消防戰士都是英雄!

  網友“平平淡淡”:賠款如何?

  網友“會飛の魚”:為什麼不是配頭置攝像頭而需要拍照??

  網友“獨狼傳奇”:個人認為,照相機更專業點,就像辦案,你見過拿頭置攝像頭的嗎,看看港劇、美劇辦案人員。。。

  (1970-01-01)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