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社會時事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全國各地社會新聞,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2017年10月5日下午1點,瑞典學院將201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
進入21世紀以來,石黑一雄是繼奈保爾、多麗絲·萊辛和品特後,第四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作家。
瑞典學院給出的獲獎理由是“石黑一雄的小説,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發掘了隱藏在我們與世界聯繫的幻覺之下的深淵”。
“2017年獲獎者石黑一雄的作品主要涉及下述幾類主題:記憶,時間和自我欺騙。”瑞典學院説。
瑞典學院秘書莎拉·達紐斯形容石黑一雄的作品是簡·奧斯汀和弗朗茨·卡夫卡的混合體,“但是你還得加進去一點馬塞爾·普魯斯特,然後稍稍攪拌一下,這才能得到他的風格。”她還這樣評價石黑一雄,“他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作家。他不僅僅只看到事物的一面,他獨自開拓了一整個美之宇宙,”達紐斯説她最喜愛的石黑作品是《被埋葬的巨人》,但她也説《長日將盡》是一部“以沃德豪斯的小説開場、又以卡夫卡的方式結尾的傑作”。
“他對於瞭解過去有濃厚興趣,但他不僅僅是一個普魯斯特式的作家。他不光在重述過去,他也在探索你為了作為個人或社會而活下去所不得不遺忘的一切,”想起去年頒獎給鮑勃·迪倫所引發的喧囂,莎拉·達紐斯又補充道,她希望這個決定可以“讓全世界都滿意”。她還説,“我個人無法評價,但是我們已經選出了我們認為絕對傑出的一名小説家。”
代表作《長日將盡》
原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所長陸建德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石黑一雄,他實際上是英國味道特別重的,也寫過日本的東西,但是他更多的像一個英國人。石黑一雄得獎有一點出乎意料,他是一個非常細膩的作家。幾乎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過他。他是英國籍的,所以出乎意料。因為英國籍的最近十幾年得諾貝爾獎的偏多了。石黑一雄,我看過他的小説,他是個非常老練的作家,他的敍述對象極其豐富,考慮歷史問題多角度,我看過他的《長日留痕》(又譯作《長日將盡》,the remains of the day),寫得特別好,他對英國的生活了解得太細緻了,裏面講一個管家,男管家是負責人,英國大家庭,男管家跟女管家關係非常細膩的。還有《上海孤兒》講這個戰爭期間的上海,中國孩子跟日本孩子的微妙的關係。日本作家的寫作都是比較敏感、剋制、含蓄的,石黑一雄的這一點可能受日本影響。石黑一雄對戰爭、文化非常敏感,他在英國作為一個外來、少數族裔寫作者,對跨文化跨種族的關係比較敏感。尤其你們去了解一下他寫的《上海孤兒》。”
《上海孤兒》,譯林出版社
青年評論家楊慶祥對澎湃新聞記者説,“我是三年前聽到朋友的介紹,看了他的書,我的印象是他的敍述比較綿密,歐美文學的現代主義傳統很深,但是我覺得他的敍述比較瑣碎,沒有太多震撼力。諾獎的評獎標準每年都在變,我覺得石黑一雄拿獎,我們需要注意兩點:一是他的移民身份,他是用英語寫作的,而最近諾獎熱門的那個肯尼亞的作家,是反對用英文寫作的,所以我在想這是不是有一種政治上的考量。”
石黑一雄的作品在中國多有出版,比如他的代表作《別讓我走》《長日將盡》等,他的最新小説《被埋葬的巨人》也已經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最新作品《被埋葬的巨人》將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石黑一雄的中文版作品大部分都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上海譯文出版社文學編輯室主任黃昱寧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他的作品主要作品都在我們上海譯文出版社,我們覺得很高興。我們這裏應該沒有人接觸到他本人,他性格不是屬於很喜歡和外界接觸那種,拋頭露面的機會據我所知不是很多。他的作品在同等的諾獎候選人中量不是很大,但是是很有特點的,從一開始的少數族裔的姿態,他是日本人,但在英國成名的,他的很多作品完全寫的是英國人的事情,印象最深的是很多人説他英語寫的比英國人還要英國人,他不是一個身在英國的作家,他的母語還不是英語,他後來的作品又轉到科幻這邊,視野就變得更加大了,關注全人類的命運,我覺得是符合諾獎的方向的,他一直在一個很長的名單上,但是又不在熱門人選上,從我們搞英語文學的人中來説,我們是不意外的。”
石黑一雄跟上海也有一定的淵源,他在小説《上海孤兒》(When We Were Orphans)中講述了一個在上海出生的英格蘭偵探於1930年代重返上海去偵破他父母失蹤的罪案的故事。在戰爭的陰霾之下,他找尋着他父母一生留下的線索。石黑一雄後來回到上海創作墨臣·艾禾裏電影公司的《伯爵夫人》(The White Countess)(2005)的劇本,該影片講述了雙目失明的美國外交家(拉爾夫·費因斯飾)和一位因政治風波被困上海、以有償伴舞為生的白俄流亡者(娜塔莎·裏查德森飾)的故事。
按照慣例,諾貝爾文學獎都是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週四揭曉,一般都在10月10日左右,有時候也會因為瑞典學院評委們對最後結果有分歧,導致揭曉時間延期。所以,2017年是近年來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最早的一年。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獎金為900萬瑞典克朗,摺合約740萬元人民幣,比去年獎金多出100萬瑞典克朗。
諾貝爾文學獎由瑞典學院的院士評選,去年他們將文學獎頒給了美國音樂家迪倫,頒獎原因是他“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中開創了新的詩意表達”。然而迪倫對於領獎十分逃避,並且起初他沒有接受這一榮譽時,被瑞典學會成員韋斯特伯格斥為“傲慢無禮”。這次選擇一名獲得了包括布克獎在內的一系列榮譽的作家,至少能平息鮑勃·迪倫得獎引起的一部分爭議。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