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能為自己挺身而出的孩子,長大後只能是個懦夫。
溺愛是毒藥
,
只會讓孩子軟弱無力,
在未來的道路上迷失自己;溺愛是地獄的羅剎,讓孩子掉入生命的深淵,無法自拔;溺愛是過多的泥土,把祖國未來的花朵埋沒。每一位孩子都是父母生命中最為珍貴的禮物。
所以父母竭盡所能讓自己的孩子有着幸福美好快樂的生活。但
過多的愛對孩子來説卻是無形的傷害
。
春秋戰國時期,吳王闔閭對自己的女兒便寵愛有加,生怕女兒受到一點苦,可誰也沒想到的是,當闔閭給自己女兒夾了半條魚時,女兒竟賭氣並自殺。這便是過於溺愛而傷害了孩子。
地位尊貴,生活富庶無憂
古代的
封建社會
中,都
有着許多嬌生慣養的孩子
,無論是皇室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有着這樣的孩子。勝玉公主便是其中之一,勝玉公主是春秋五霸中吳王闔閭的女兒,吳王闔閭想必誰都聽説過,那他的女兒自然而然更是惹不起了。
勝玉公主自幼生活在一個衣食無憂,錦衣玉食的環境裏,沒有受到過任何苦頭。基本是
勝玉公主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
,在吳國沒有她得不到的東西。生活就是這樣美好,傳説勝玉公主在吳國走路時,都沒有一個人、一輛馬車敢擋她的路。
在吳國勝玉公主都能橫着走路。
吳王闔閭更是對她寵愛有加
,生怕她會傷心、難過。這樣的生活讓她感受到所有人都得臣服於她,這樣的生活讓她感受到自己是最為高貴的。
古代吳王溺愛自己的女兒,並讓女兒得到一切,可他有沒有想過
自己的女兒究竟喜歡什麼?想要什麼?
如今在新時代裏,也有很多父母溺愛着孩子。
在這裏,想告訴那些過於溺愛孩子的父母們一句話,"
孩子們的人生,是由孩子們自己決定的
,從孩子出生開始,就有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也許路上充滿荊棘,充滿着重重磨難,有着很強硬的絆腳石但這些會成為孩子成長中最為珍貴的禮物。
請你們不要去幹擾、踏平孩子們的道路,更不要把他們關在所謂的牢籠裏,孩子們需要天空,更需要鍛鍊。正如安東尼所説的"
星星發亮是為了
讓每一個人有一天都能
找到屬於自己的星星
"
。
確實如此,只有孩子們才最清楚自己想去做什麼,所以
父母們,請你們不要過於溺愛孩子,
要讓孩子認清自己的路,讓孩子自己走下去,這樣孩子們的人生便會充實快樂。
因半條魚選擇自殺
吳王闔閭自己也沒有想到,
過於的溺愛竟然毀了女兒的一生
。當天,吳王闔閭一家人正在吃飯,吃着吃着便開始商議起如何打楚國的事情,闔閭品嚐了一條魚,覺得這盤中這條的魚五味俱全、油而不膩,便吃了一口氣吃了半條。
而此時他突然想到女兒,
便順手把剩下的半條魚夾到她碗裏
。誰料到,女兒竟然變臉,非常生氣地説闔閭用半條魚在羞辱她的尊嚴,便把半條魚扔到就走了。闔閭看了先是感到奇怪,女兒怎能這樣説呢?
後來也沒多想,因為他也知道女兒傲慢、嬌貴的性格。可誰都沒想到,
滕玉公主回去後,竟然拔劍自殺
了。就是因為那半條魚,滕玉公主因為闔閭給了她半條魚而不是整條魚,選擇自殺。
她認為半條魚是在侮辱她,她這麼高貴,竟然要吃剩下的半條魚。闔閭聽到消息後,急忙趕來,看到女兒倒在地上,闔閭悲痛欲絕。沒有想到
竟是半條魚,毀了女兒的一生。
而這時候他才反應過來,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這完全是因為自己過於溺愛孩子,卻讓孩子失去了獨自面對社會的能力。而作為父母,儘管有橫跨大海的能力,但也不可能保護孩子一生。
孩子需要鍛鍊
,需要獨自面對社會,面對生活。
同是公主,為何差距會這樣大?
説起公主來,大家想到的便是高貴大方、雍容華貴。就比如勝玉公主,在吳國沒有一位女子的美貌能與之對比。與勝玉公主生活相似的那便是
文成公主
了。文成公主是唐朝唐太宗的女兒,也同樣過着養尊處優的生活。
但文成公主沒有像勝玉公主那樣留下笑話,
反而她的英勇故事永遠記載在了史冊上。
當時唐朝建立之初,吐蕃經常率兵來侵犯唐朝邊境,皇帝也常派兵打回去,但是最受苦受累的還是處於邊境的百姓。
所以雙方開始停戰,並保持友好關係。可怎麼再進一步加強交往呢?
這時候文成公主站了出來,
她答應與吐蕃王松贊干布,而這個美好的事件永遠的刻印在了史冊上。
那麼同是身為高貴美麗的公主,為什麼勝玉公主與文成公主差距會這麼大呢?我想原因就在於生活教育上。闔閭認為自己的女兒是天界下凡的仙女,就應該一直受到保護,讓她有一個非常完美的生活。
可唐太宗李世民不這麼認為,他認為
即便是公主,也跟平民百姓的女兒一樣,
只不過生活環境、地位身份有所不同罷了。反而身為公主,更應該有能力、有本領、有責任,比平常百姓家的女兒更應該優秀。
所以父親的教育方式不同,孩子的成長也有所不同,但
不要過於溺愛
,闔閭就是過於溺愛卻斷送了孩子的一生。
結語
勝玉公主因半條魚而自殺,讓很多人都感覺到奇怪。甚至她的父親闔閭也萬萬沒想到,她會因碗中的半條魚而自殺。但事實確實發生了,闔閭也明白了溺愛會讓孩子更加迷失方向的道理。而
過於溺愛會毀掉孩子的前程。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去鍛鍊,無論是在哪個方面,都應該有認知,有能力。這樣才會讓他們在以後面臨危險時,能夠勇敢的面對,而不是逃避現實。
孩子們的路,只有孩子們自己清楚
,讓他們堅強勇敢的走下去吧,去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文/林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