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文明,多數是“逐水而居”,但在中國卻有着“逐穴而居”。它們就是中洞苗寨。
中洞苗寨位於離貴州省安順市76公里的紫雲格凸河畔。“格凸”一詞為苗語,意譯為“聖地”。經國家旅遊局考證,是中國乃至全亞洲的“最後洞穴部落”。
這個100多米寬、200多米深的洞穴裏,住着中國最後的穴居“部落”——18户人家共七十多個苗族人,他們的祖輩當年為躲避戰亂而遷到山裏,之後定居洞中,過起了世外桃源般的日子…
中洞很大, 洞口寬1巧米, 深2巧米, 洞高50米。洞口一帶光線比較充足, 裏面還有一大塊平地, 大約有3、4 個足球場大小。巖洞是一個天然遮風檔雨又蔽日的大屋頂,所以中洞的房子依洞穴之勢, 蓋成木柱竹籬無頂的樣式。
穴居人選擇居住洞穴很有講究, 一是要選避開要道, 比較隱蔽, 居高臨下, 易守難攻之處. 二是要選洞口寬敞明亮, 視野開闊,進出方便之處.三是要選頂板無風化碎石,無滲漏滴水, 下有平台之處. 四是要選洞內有泉, 有通風口, 無蝙蝠無長蟲(蛇) 之處,五是從梅雨季節至立秋洞底潮濕滑溜, 宜居洞口, 從8 月至第二年初春洞底乾燥、暖和, 最適居於深處。六是洞口朝向, 東南西三方均可, 唯獨不選居終年不見太陽的北向山洞。
中洞住着王、吳、梁、羅四姓苗族, 一個洞, 便仿若一個家, 房與房之間竹籬扶疏,尚有牛糞壇在竹蔑上做成的門扇。洞中人大都穿自織土布縫就的衣裳, 多用靛藍染成青色, 婦孺的服飾皆十分簡潔, 頭帕和衣襟上的繡花邊邊也比其他地方的苗家省略許多。
他們一忌殺生, 絕對不準傷害洞中的老鼠、石蛙、魚等一切有生命的動物。二忌吃“五爪肉” ( 狗肉), 認為狗血會裹讀神靈。三忌犯“快” , 如船老闆忌説翻、打、倒、覆一樣。
在深邃幽黑的世界裏, 原來的穴居人在沒有鐘錶的情況下,憑油香計時辰。一天12 個時辰, 長油香要燃盡4 8 根, 每燃4根為一個時辰. 短油香要燃盡60 根, 每燃5 根為一個時辰。憑火光顏色分辨日夜, 火光金亮為白天, 火光紅暗為夜晚。洞泥潮濕為春夏, 洞泥乾燥為秋冬。
洞穴人窮, 但也窮得快活, 自找樂趣。在談到為什麼住在這裏時,一些老人説,一是這裏冬暖夏涼,住着舒服;二是巖屋乾爽,不容易生病,沒有關節炎這樣的病,我們祖上住巖屋的人大部分比住在外面的壽命長些;三是糧食好存放,不會腐爛。
洞穴外有許多鬱鬱葱葱的樹,環境非常好。
懸崖絕壁上鑿的階梯,農民上山勞作,會走這裏。
穴居,曾經是當地並不少見的一種生活方式,既有地理環境的因素,也是一種歷史現象,見證了這裏曾經落後的生活水平,也承載着這裏的少數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