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伶
特約記者 張炳鋒
通 訊 員 曾惠娟
7月以來,我市出現大範圍高温少雨天氣,連續20天最高氣温超過35℃,平均降雨量僅22.7毫米,為歷史同期最少。據7月29日氣象乾旱監測顯示,我市大部分地區有重度氣象乾旱,旱情將進一步發展。
持續乾旱天氣給我市農作物生長和農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連日來,我市各級各有關部門採取多種措施,積極行動應對旱情,最大限度地減少旱情造成的損失,全力保障農業生產穩定。
農技專家田間地頭支招
面對嚴峻旱情,市農林科學院農技人員分組分片,深入到各地田間地頭、果園瓜地,手把手、面對面地對農户抗旱進行技術指導。在市農林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所長李國華的指導下,梅縣區南口鎮僑鄉村柚農葉炳新給柚樹鋪草、抽水澆灌,保障金柚正常生長。“目前最重要的是挖掘可利用水源,科學合理用水。”李國華提醒廣大農户,儘量選擇早晚温度低時進行澆水,澆水儘可能澆透。對於在樹冠外且向陽的柚子,可以塗白或貼報紙防曬,預防日灼;還可適時噴射鈣劑(如綠得鈣等),促進果膠合成,預防柚果中空或裂果。
持續的高温天氣,導致部分地區一些茶園裏的茶葉被大面積灼傷。記者在廣東華順農林有限公司的茶山上看到,茶苗將近曬死了一半,有的葉面開始由青綠色變黃色,有的甚至出現落葉、枯萎。市農林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黃海英建議,要根據旱害的程度分別採取不同的措施。首先要避免在高温乾旱期間進行茶園除草、施肥、修剪等作業。其次,對旱情比較輕的茶園要結合實際水源情況加強灌溉,對旱情比較重的茶園尤其是幼齡茶園,在加強灌溉的基礎上,還要輔助採取鋪草、覆蓋、遮陽等綜合措施,儘可能降低損失。
當前,正值晚稻生長大量需水的關鍵時節,農技專家給出了20字口訣:“開闢水源、中耕除草、增施鉀肥、保障節點、鬆土遮陽”。市農林科學院糧油研究所高級農藝師温作宏表示,插秧後的緩苗期和孕穗期是水稻需水關鍵期,能保障關鍵節點水分的需求,其他生育期,保持土壤濕潤,一般可讓水稻正常生長,對產量影響相對較小。
鎮村幹部連夜接駁水管
“多謝書記和幹部們那麼熱心,抽水給大家插秧。”五華縣龍村鎮湖中村村民黃大娘指着眼前水源充足的稻田滿懷感激地説。原來,因前段時間的持續乾旱,湖中村約500畝連片晚造稻田面臨着用水難題。為此,龍村鎮黨委和湖中村黨支部立即組織鎮村幹部,連續兩天晚上加班到深夜11點多,接駁200多米長的水管,從琴江河中抽水入田。
記者從五華縣農業農村局獲悉,截至7月27日,五華縣農業受旱災面積達10.8萬畝,其中晚稻6.5萬畝、經濟作物4.3萬畝,另外還有約1.62萬畝水田因缺水而無法泡田、整田。“我們採購了400套抽水灌溉設備發放到鎮村,發動鎮村幹部日夜抽水作業。”五華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育彬説。
近段時間以來,市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奔赴五華縣、興寧市等旱情嚴重的地方,根據農作物受旱程度、農作物生育進程和旱情發展趨勢,加強分類指導。同時,加強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保證抗旱機具供應,提高農民抗旱的技術裝備水平,優先保證農民抗旱農機需要。
為有效緩解當前的旱情,市氣象局組織全市人影作業人員開展人影作業實戰培訓,做好人工增雨作業準備。據悉,全市還新裝備了8輛人影作業車,用於人工增雨作業。
來源:梅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