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微信羣的“隔空交流” 老師家訪:温情的迴歸
告別微信羣裏冷冰冰的“隔空交流”
老師家訪:温情的迴歸
從 “家校通”,到短信、飛信,再到QQ羣、微信羣……通訊技術的發展,讓學校與家庭之間即時信息的傳遞變得易如反掌;與之相對應的,走進家門、拉個家常、促膝長談的“家訪”似乎正越來越成為上一代人心目中的遙遠記憶。
“隔空交流”真的能完全取代面對面的溝通嗎?在東城區藝美小學的校長金輝看來,答案無疑是否定的。“通過微信這樣的形式和家長聯繫必不可少,方便、快捷;但電子設備畢竟是物質的、冰冷的,輸入的文字也沒有語音語調,不但缺少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温暖,而且容易造成誤會。”
2013年起,金輝開始在學校教師羣體間倡導家訪,迄今為止,老師們已經走進了118個家庭;目前,學校正副班主任已經實現了100%參與家訪。“當老師來到學生的家庭,也就把對學生的關愛帶進了這個家庭,這種行動本身就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他們會在我們無形的關愛中學會關愛。”
趙霖到學生家家訪
家長誤會很多源自交流不夠
家長對學校瞭解不夠,是金輝在2013年來到藝美小學之後的強烈感受之一。“這一點其實並不難理解,很多家長對學校的瞭解,就靠接送孩子時在學校門口與老師交流的幾分鐘時間;而他們對教育的困惑,對孩子情況的關注遠遠不是這幾分鐘就能解決的。”
這樣的“不瞭解”在各種大小事兒上都有所體現。有一次,東東(化名)的學具壞了,家長在週五找到了班主任,班主任答應儘快進行協調,保證在下週一就給東東換來新的學具,不影響孩子的學習;得到保證後的家長仍不放心,就撥通了掛在學校門口“督導責任公示牌”上的電話。原來,家長誤把監督學校辦學行為的督導當成了學校的教務處。
還有一次,金輝接到了來自一位特殊媽媽的“告狀”,抱怨孩子的老師“擅自”拖堂,影響了自己接送孩子。而事實上,這位孩子是一名聾啞兒,老師們不僅平時對他照顧有加,還為他爭取到了直升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附屬中學的機會。由於擔心孩子參加畢業考試有些吃力,老師們有時會徵求孩子意見,在課餘時間無私幫他補課。而這位媽媽只知道自己孩子已經“考上”初中了,對其餘的內情卻是一概不知;就連通過學校重點推薦為孩子爭取來的“陽光少年”獎狀,這位媽媽也只是淡淡回了句“並不知道這是幹嗎用的”。當金輝花了小半天時間跟家長解釋之後,家長由之前的忿忿不滿立馬變成了滿心的感激。“只做不説也是我們工作的不到位,如果我們能花時間多跟家長説説,這樣的情況完全可以避免。”
這些因為溝通不夠帶來的誤會讓學校覺得“委屈”的同時,也讓金輝越來越意識到,雖然微信、網絡等渠道帶來了快速、即時的交流,但是沒有語音語調的交流是沒有温度的,也容易造成誤會,工具始終難以成為聯繫情感的紐帶。於是,她開始着手拓寬與家長交流的渠道,一方面開通了“校長信箱”,另一方面也開始在老師間提出了“家訪”的建議。
由家訪引發的讀書會
通過家訪發現孩子的另一面
雖然不是硬性的規定,但四年來,家訪已經成為藝美小學的老師們自願進行的常態化工作,目前學校正副班主任已經實現了100%參與家訪。雖然要花費比在網上交流多很多倍的時間,但是老師們慢慢嚐到了家訪的甜頭。
2014年,剛休完產假的趙霖老師接手了新的班級,這是她第一次從低年級開始帶班。與中年級不太一樣的是,低年級的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度更高,“家長們特別想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詳細情況,作為新晉媽媽,我對此特別理解。”上下學門口談?時間顯然不夠,響應學校的倡議,趙霖開始了“走家入户”。
剛帶班趙霖就發現,每次給樂樂(化名)的家長髮微信、短信時都收不到對方的回覆;電話打過去提醒他們關注下羣裏的信息,家長滿口答應,只是依然沒有回覆。家訪後,趙霖才瞭解到,原來樂樂的爸爸媽媽做着小生意,整天忙着送菜、賣菜,很少有時間看手機。瞭解到這樣的情況之後,每次學校再有了通知,趙霖就會直接電話通知給樂樂的父母。家訪的學生多了,趙霖發現,班上像樂樂父母這樣情況的家庭還真不少,做小生意的、工作節奏緊湊的……趙霖直接都歸為了一類,遇事直接打電話,或者跟家長提前約好方便通話的時間再進行溝通。
“家訪之後,孩子的有些表現我也就能想明白了。”家訪除了幫助趙霖提高了自己的班級管理效率,也使她更能瞭解孩子某些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開學一段時間之後,趙霖發現班上的馨馨上課總愣神兒,後來她才瞭解到,馨馨因父母太忙,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孩子愣神兒大概是想爸爸媽媽了。”於是,在與馨馨溝通時,她會更加註意自己的談話方式和切入角度,“但也不會刻意讓她覺得自己受到了特殊的對待,其中的平衡也需要拿捏。”
如今,當年新接的班級已經升到了五年級,作為班主任,班上36名學生的家庭,趙霖也已經訪了個遍,有的“重點關注對象”,趙霖去了還不止一次。班上壯壯父母工作忙,平時放學回家只有奶奶陪着,老人根本不是調皮的壯壯的對手,趙霖對他便多上了幾分心,“他家剛好在我回家的必經之路上,所以隔三差五我就會去一趟。”去家訪可不是“打小報告”,其中的語言也是一門藝術和學問,“我們不是為了指出孩子有哪些不足,而是和家長一起尋找讓孩子變得更好的方法。”
與家長交流碰撞出了讀書會
學校與家長的關係拉近了,家長對學校活動的參與積極性提高了,家校合作也更順暢。趙霖舉了個例子,以前學校舉行升旗活動,趙霖在家長羣裏通知之後,幾乎收不到什麼反饋,“有時我都得指定孩子參加”;但是如今,家長和學生都是踴躍報名,“家長開始越來越多地瞭解到學校裏為孩子們提供了哪些展示機會。”
而最讓校長金輝感到欣喜的是,家訪還繁榮了學校的“書香文化”,培育了在很多班級火熱上演着的“親子閲讀會”。原來,2014年新生入學時,班主任吳媛媛注意到,雖然學校在每個班級都配置了圖書箱,老師們也鼓勵孩子們從家帶書進行分享,“但是孩子們之間互相的交流並不夠。”想個什麼法子讓孩子們進一步愛上閲讀呢?帶着這樣的困惑,吳媛媛走進了班上學生的家庭,與家長們交流後,吳媛媛發現,在這一點上,家長和學校有着共同的目標。
利用零散時間辦個讀書會怎麼樣?一年級結束後的暑假,有家長提出了這樣的建議。儘管時間倉促,這一建議還是得到了十幾位家長的響應。圍坐在小區花園裏,孩子們與大家分享了《查理九世》中自己最感興趣的故事,“這是每個孩子幾乎人手一本的書,有二十幾冊,但很少有孩子完整讀齊,於是我們從這本書下手。”讓吳媛媛意外的,在這第一次讀書會上,班上的小寒(化名)流利地背誦了《資本論》中的“剩餘價值”部分,要知道,這是個平時説話都會因為緊張打磕巴的孩子,吳媛媛看到了讀書會的意義。
到了三年級,儘管這個班換了班主任,但是閲讀的傳統得到了保留。在新的班主任語文老師李秋芬手裏,讀書會的內容和形式更豐富了,“小小朗讀者”、“詩詞大會”都成了分享的主題。“讀書會”的活動火熱開展了起來:從自己一個班級每週一次的讀書推介會、每學期一次的親子讀書會,到帶動更多的班級參與其中;從無目的的隨機分享到有主題、更有導向性的閲讀;從只關注閲讀能力到向寫作能力的延伸……閲讀成了這個班級甚至整個學校裏最時髦的事情。
讀書會帶給了孩子們巨大的改變。“這是我們學校第一屆參加樂考的孩子,辦讀書會之前,很多孩子並不擅長單獨表達,甚至緊張地直掉眼淚,連話都説不出來。”而到了二年級期末再進行樂考時,孩子們不一樣了,大方、自信、流暢,“平時的讀書會給了孩子們在大眾面前展示表達的鍛鍊機會。”家長也是受益者,“我們有的家長離開學校之後就沒看過書,現在每天也會在羣裏分享自己今天的閲讀感悟,我們的活動實現了‘小手拉大手’的效果。”
作為親子閲讀的發起者和見證者,兩位班主任感慨,家訪碰撞出來的火花讓很多之前做起來很困難的事情變成了可能,“家長參與多了,學校的工作也就更順暢了。”
本報記者 牛偉坤 文並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