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不變的民生情

1984年11月1日,“讀者來信”刊文告訴讀者來信轉辦流程。

1980年6月6日,寧波報復刊後首次刊發“讀者來信”。

1993年7月6日第2版

1993年10月19日第2版

1995年5月24日,復刊15週年前夕報社舉行讀者座談會,傾聽意見。(資料照片)

民生e點通羣眾留言板頁面截圖。

“《寧波報》是寧波人民的報紙。報紙只有被寧波人民看作是自己的報紙,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也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羣眾來辦,才能夠辦得好……”

四十年前,飄着油墨香的《寧波報》重生展翅。頭版的《復刊詞》如嘹亮的號角,宣告停刊19載的《寧波報》踏上新徵程。

光陰荏苒,春秋葳蕤。今日,印着《復刊詞》的報紙已然發黃,但《復刊詞》中對黨報踐行“羣眾路線”的莊重承諾,穿越歲月,依然閃閃發亮。

40年!最初的四開小報,已華麗蝶變為報網端多端融合、多屏互動的融媒體,而最初的“讀者來信”專欄,現也飄融進0和1組成的代碼世界——民生e點通羣眾留言板!但從報紙專欄到互聯網平台,變的只是傳播的介質,而黨報踐行羣眾路線,反映羣眾的呼聲,解決羣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的初心恆守未變。

40年!一代代為羣眾工作盡心竭力、四處奔忙的黨報“羣工人”,以真情、柔情、温情、深情,情繫民生;以韌勁、堅勁、拗勁、傻勁,勁幫民生;以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力助民生……

奔忙的路上,有風有雨有晴天,有苦有淚有酸甜,但寧報“羣工人”無怨無悔。

溝通e瞬間,服務零距離。乘着網絡的翅膀,黨報民生情永遠在路上……

最多的時候,一天收到百封羣眾來信

陳蓉芳

1980年,我到寧波報讀者來信組工作,主要負責拆信,同事抽不開身或不在的時候也會幫忙接待一下羣眾來訪。

黨報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同時也是人民羣眾的喉舌。我們既要上情下達,也要及時反映羣眾的呼聲。

那時報社每天收到的信件是比較多的,最多的時候一天有100封。我們拆好信後會分門別類地進行處置,有的給到兄弟部室,有的編髮到版面上,最多的就是轉給相關政府部門辦理。

通過信件往來,我們將羣眾反映的問題和呼聲及時傳遞給了政府部門,再由他們進行處置。

當然,並不是所有羣眾來信的訴求都是合理的,我們也接到過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來信。

記得當時有人寫信投訴,説13路公交車這個“13”在寧波話裏不是好話,讓部門改掉。雖然我們把信件發給了公交部門,但在後面註明:僅供參考。

我們羣工部的宗旨就是為民服務,為黨服務。人民大眾把所有的事情都和報社來説,這是對報社的信任,我們不能辜負人民的期望。即使投訴有些莫名其妙,我們也不會壓信。因為我們要做到來信“件件有回覆”。

黨報羣眾工作,離不開輿論監督

桂曉燕

今天既是寧波日報復刊40週年紀念日,又是六一國際兒童節。27年前的6月1日,寧波日報曾根據一位小姑娘的投訴,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有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輿論監督。

那是1993年的6月1日,在無數孩子喜氣洋洋歡度自己節日的這一天,來自河南農村,還不滿14週歲的打工妹小於,在寧波一家拼線廠上班時,被機器軋斷了右臂。承包工廠的老闆支付了部分搶救費後,不肯再付後續治療費用,小於的右臂隨時有致殘的危險。於是,舉目無親的小姑娘用左手給寧波日報寫了一封粘有一根雞毛的求助“雞毛信”。

接到信後,我馬上走訪了小於住院的醫院、打工的工廠和市總工會等處,及時將小於的遭遇在“讀者來信”版上進行了披露,對工廠違法使用童工、造成童工受傷的行為進行了批評。

報道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也引起寧波民眾對這個女孩子遭遇的同情和思考。這個問題最終得到了妥善解決。

像這樣維護弱者合法權益的批評報道,在“讀者來信”版上時有所見。有人説:“你們‘讀者來信’怎麼那麼喜歡寫批評報道?要知道,講好哈哈笑,講壞別別跳!你們這樣做不怕得罪人嗎?”我想,這不是我們特別喜歡去批評別人,這是“讀者來信”的性質決定的。

凡是來找我們的讀者,往往遭遇不公,受到損害,有委屈有困難。他們信任黨報,希望黨報為他們撐腰説話,排憂解難。作為黨報新聞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懲惡揚善、伸張正義。再説,只要我們自己站得直、行得正,對於某些製造不公、唯利是圖,甚至無法無天的人,我們也不怕得罪!所以,搞羣眾工作、辦“讀者來信”離不開寫批評報道、搞輿論監督。

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有1993年的一個下午,鄞江鎮的兩位女士來到報社羣工部,反映她倆在寧波市區一家飯店吃水餃時,因發現水餃裏有蒼蠅,與老闆娘起糾紛,並被老闆娘等人倒打一耙,肆意毆打、拘禁、凌辱的遭遇。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10天,但是仍能看到兩位女士臉上的淤青和傷痕。根據種種跡象,我覺得她倆的話是可信的,但哪怕事情百分之百真實,如果沒有證人,就不能在報紙上貿然披露。

此事唯一可能的潛在證人,是當時為她倆説過公道話的顧客。可是人海茫茫,到哪裏去找呢?正當我為此傷腦筋時,來了一位姓林的老工人。林師傅為人正直熱情,平時常向報社報料。得知我的難題後,他居然打包票説:“我替你去找,一定找到!”令人喜出望外的是,5天后,林師傅真的把那位顧客找到了,而且那位顧客毫不猶豫地答應作證。

《南國酒家竟如此待客》的報道見報後,在甬城引起了強烈反響。當天有許多羣眾跑到報社,表示堅決支持報社曝光無法無天的店家,為受害婦女討回公道。而聲援的信件更是紛紛湧向報社……

最後,在公安、工商等有關部門的過問下,打人的飯店受到了嚴肅處理,被打的婦女也得到了道歉賠償。

1993年,本人採寫的三組輿論監督報道入圍了當年度的寧波日報“十件新事”。實踐告訴我們:做好羣眾工作離不開輿論監督,搞輿論監督離不開羣眾支持!

開門辦報,彰顯黨報虛懷

胡 敏

1984年,我調入寧波日報羣工部工作。那時我已經40多歲了。當時的負責人是孫榮初。我幹了一陣子後才接手“讀者來信”接訪工作的。不過我做的時間也不是很長,有很多同事在這塊比我做得好。

那時候,我們羣工部圍繞讀者來信開展的內容生產有三塊工作。一是每週一次的“讀者來信”版面,主要刊登讀者寄來或上門來反映的民生問題以及我們記者核實過的輿論監督報道;二是“讀者評報”專刊。我們當時組建了一支20多人的專業評報隊伍;三是《讀者通訊》,那是一份十六開的小雜誌,主要刊發業務論文。這三塊當時都很受歡迎。

當時,我們接受羣眾信息的渠道主要有四個:

一是來信。這是主要的。為此,我們有專門負責拆信、分類的同事。二是來訪。三是電話。四是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獲得的信息。

那時我們羣工部的人員並不多,只有四五個。接到羣眾的來訪、來信後,對於合適的線索,我們會前往現場調查、核實。當年的公共交通與現在比差得很遠,出行基本靠自行車,如果去象山、寧海等稍遠一些的地方就更不方便了。

採編輿論監督報道非常辛苦與緊張。除了採訪不容易外,刊發更是存在很大的阻礙,經常是稿子還沒出來,説情的電話已經到了。

對這樣的稿子,我們會採用“讀者論壇”的形式,通過讀者對事件的評論,不指名道姓地進行報道。當事者一看就知道我們是在批評他們。

除了“讀者來信”,我們當時還有“讀者評報”專刊,刊發的是讀者對報道的點評,其中有不少是很尖鋭的。

何守先和賀挺兩任老總編對“讀者來信”的輿論監督報道很支持。那種開誠佈公、開門辦報的風氣彰顯了我們日報的虛懷若谷的氣度。

架起“連心橋”,為民“鼓與呼”

餘建文

羣眾工作部是黨報的“窗口”部門,直接與普通百姓打交道,以新聞報道的方式,在黨委政府與羣眾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

1994年8月,我進入寧波日報社工作,擔任羣眾工作部“讀者來信”版的記者。“讀者來信”是當時黨報開展輿論監督的主陣地,也是最具特色的版面之一,設一名編輯、一名記者,部裏還配備兩名同志,負責羣眾來訪接待、來電接聽和信件處理。“讀者來信”版開設有“熱點聚焦”“點題採訪”欄目,圍繞民生熱點,開展新聞輿論監督。

當時,我的任務是當調查記者,從羣眾各類投訴中找尋線索,蒐集證據,開展針對性的輿論批評報道,抨擊不良,弘揚正氣。在20世紀90年代,羣眾對黨報極為信任,碰到什麼委屈事、煩心事,會打電話、寫信到報社,或登門來訪。當時,每年接待羣眾來訪有200多人,每天羣眾來信少則七八封,多則二三十封,為版面報道提供了大量素材。

開展輿論監督,向來都是難事,需要破除重重阻力。記得1995年秋天,我們做了一組《‘海小’門口,公車送學何時了》的報道,通過半個多月暗訪,以車牌找人,揭露了當時一些幹部違反紀律,公車私用,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情況,在全市引起巨大反響,最後市紀委對此進行了重拳整治。這組報道後來獲得全國地市黨報好新聞一等獎。

寧波日報的“讀者來信”版一直秉承“為羣眾説話”的理念,並瞄準當時的社會熱點問題做了大量報道。因為敢説“真話”、內容呈現又很接“地氣”,長期以來一直是讀者最喜愛的版面之一。

自進入羣工部工作到2015年調任地方新聞部,我在調查記者崗位上幹了21年,幫助不少羣眾解決了切身難題,維護了他們的合法權益,感覺很有意義。

手握新武器,跑好民生服務“新一棒”

傅鍾中 海 文

2000年後,互聯網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互聯網表達自己的訴求。在智能手機普及後,通過手機瀏覽新聞、參與社會話題的討論,更是成了寧波人的家常便飯。

為了更好地體現新媒體語境下黨報的責任擔當,2013年9月,寧波日報報業集團以中國寧波網百萬註冊網民為依託,採用報、網、端融合的方式,推出了“民生e點通”。

從此,我們的黨報羣工工作有了一個全新的載體。

民生e點通開通了網站、微博、微信、客户端、手機web、熱線電話等多種渠道傾聽民聲。寧波110個職能部門和重點民生企業、120餘位專家志願者入駐平台,第一時間在線解難答疑。

這道融媒體“民生服務大餐”,以新媒矩陣為推手,傾情搭建政民溝通網上“連心橋”,而且還以內外有別、服務引領、導控結合的方式,大力開展網絡輿情引導工作,為傳遞民聲、化解民怨、助力寧波和諧文明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為了更好地推進民生問題的有效解決,2015年9月,寧波日報、中國寧波網、甬派客户端融合後,《寧波日報》還結合民生e點通平台的網友投訴、諮詢與建議,推出了每週一期的“e眼關注”專版;2018年7月,又在“民生”版上推出了“求證新聞”專欄。這一專版與專欄,至今已刊發輿論監督報道400餘篇。其中,以城市管理難點為導向推出的一批建設性監督報道,聚焦油煙擾民、共享交通、小區私家花園、住宅“驚裝”、路邊車行、業委會建設、高架文明通行、窗口服務質量、公租房轉租、車庫違規使用、文明養狗、背街小巷文明創建、垃圾分類等網上問政熱點,有效地實現了黨媒、網友、政府以及立法部門的良性互動,為寧波破解相關城市管理難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通路徑,舒人心;通感情,聚精神;通民生,弘正氣。截至目前,民生e點通已受理、處置網友投訴、建議、諮詢、求助24.6萬餘條,受理、回覆率在97%以上;民生e點通“小e幫忙團”跟進網上熱點民生問題6000餘次;上報輿情專報3000餘期。與此同時,還集合愛心網友,籌集善款以及愛心物資750餘萬元,幫助困難人羣圓夢萬餘人次。

民生e點通現已成為寧波名副其實的網上輿情“晴雨表”,並躋身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融媒品牌欄目、浙江省新媒體名專欄。

有一種情懷叫“堅守”。為了“點一點就通”的民生期盼,為了寧波的文明建設,寧波日報新一代的“羣工人”將秉承老一輩的初心,砥礪前行。

【來源:寧波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581 字。

轉載請註明: 40年不變的民生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