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時報》報道,大量的沙漠蝗蟲羣進入了德里首都轄區的古爾岡、帕瓦爾與德瓦爾卡等16個地區,並開始朝北方邦移動。視頻顯示,城市的天空,街道、陽台到處都被沙漠蝗蟲籠罩。
這是27年來印度首次出現如此大規模的蝗蟲羣,上一次見到這一景象還是1993年。對於小小的蝗蟲來説,人是龐然大物;但對於蝗蟲羣來説,人卻顯得十分渺小。如果印度不加以控制,沙漠蝗蟲就會破壞食物供應並導致饑荒。
01為什麼,沙漠蝗蟲總襲擊印度?
沙漠蝗蟲原產於非洲與阿拉伯半島。在非洲,受害最嚴重的是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阿拉伯半島主要是沙特阿拉伯,阿曼和也門等國。那麼,沙漠蝗蟲為何會出現在南亞印度?
科學家介紹説,受地球自轉的影響,大約每過5年,東南信風就會減弱,這就會導致太平洋東部海域温度升高,東非、阿拉伯半島地區的降水則會大大減少。
這些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沙土變得異常乾燥,這正是雌性沙漠蝗蟲產卵最理想的條件,沙漠蝗蟲當然不會錯過這段時間,開始大量產卵,等待雨季的到來。
由於全球氣候變暖,西印度洋水温升高;但是千島寒流帶來的冰冷海水源源不斷湧進東印度洋。這樣一來,東印度洋和西印度洋之間的海水温度差越來越大,東印度洋吹過來的冷空氣,帶來了大雨。這時,沙土中的卵大量孵化。
阿拉伯半島的沙漠蝗蟲大量孵化出來,這時候這趕上季風,於是,它們借了季風的光,隨着季風開始大規模入侵到了印度地區。
02暴脾氣:一旦聚集成羣,性格開始暴躁,啃食同伴瘋狂交配
蝗蟲總科下屬的常見成員很多,在中國草叢裏和天地裏常見的不是沙漠蝗蟲,而是東亞飛蝗、稻蝗和小車蝗,它們也分別屬於斑翅蝗科、稻蝗科和斑腿蝗科。
而沙漠蝗蟲,屬於短角蝗科沙漠蝗屬沙漠蝗種,成年沙漠蝗蟲體重約2克左右,身長6-8釐米。主要分佈在東非一帶,在阿拉伯半島和北非也有少量分佈,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破壞性的遷徙害蟲。
獨居型蝗蟲呈灰黃色或灰色,通常在夜間飛行,它們的性格相對温和,還有點害羞,吃的不多,飛行距離也就不到百米,對人類的危害不大。
但是羣居的沙漠蝗蟲就不同了,它們白天飛行。一旦聚集到60只以上,蝗蟲的顏色就會發生變化,性格也開始變得暴躁不安,攻擊性很強,還會啃食掉隊的蝗蟲同伴,食慾也開始大增,更可怕的是,它們開始瘋狂交配,形成密集的蝗羣。
在蝗蟲羣裏,它們的範圍在1-200平方千米不等,每平方千米可能有4000萬-8000萬隻成年蝗蟲。蝗羣機動性極高,通常隨風日行約16千米/小時,一天可以遊走約5-150千米,甚至有日飛行300千米的記錄。
沙漠蝗蟲基本上都帶有毒素,它們一旦遇到危險,就會分泌出體內的笨乙腈,來試圖保護自己,殺死敵人,所以中國的吃貨萬萬不可嘗試。
03食量大:巴黎大小的蝗蟲羣,一天能吃掉一半法國人的口糧
沙漠蝗蟲對食物從不挑剔,即使在沙漠裏,它們只需啃食稀疏的沙漠植物能維持生活;而印度對蝗蟲來説已經很滿意了。人喜歡吃的糧食和蔬菜,它們當然喜歡;即使是人不吃的野草與各種樹葉,它們也照吃不誤。
它們食量很大,沙漠蝗蟲所過之地,一般寸草不生,顆粒不留。成年沙漠蝗蟲每天能吃掉相當於自己體重2克的新鮮植物。
根據印度專家統計,一平方公里大小的沙漠蝗蟲羣,一天所吃掉的食物,相當於10頭大象,25匹駱駝,一天大約要吃掉2500人一天的口糧。如果是一羣巴黎面積大小的蝗蟲羣,一天之內也許能吃掉相當於法國一半人口的一天的口糧。
不要總以為蝗蟲只吃素的,餓極了它也會食人。據史書記載,乾隆年間的蝗災,就有“人有不辯路徑為蝗所食者”,意思是説一個人迷了路,不小心被蝗蟲吃了。直到晚清,還有蝗蟲“食一小兒幾盡”的事情。
04繁殖快:1個月能繁殖1代,存活約3個月,每繁殖一代數量增加20倍
沙漠蝗蟲具有驚人的繁殖能力。它的整個繁殖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先是吃植物,成年後交配產卵,然後卵自行在沙土中孵化,破土而出,繼續吃植物,繼續交配產卵孵化,如此循環往復。
氣温40度左右的環境下,沙漠蝗蟲的繁殖力達到頂峯,1個月就能繁殖1代,每代存活期長達3個月,蝗羣每繁殖一代,種羣數量增加20倍。意思就是説,如果上一代的蟲卵沒有處理掉的話,下一代蝗蟲的數量就會在上一代的基礎上翻20多倍,一次比一次猖獗。
一般情況下,雄性沙漠蝗蟲先成蟲,並散發出刺激雌蟲的氣味,吸引雌蟲前來約會,它們交配一般會持續幾個小時。交配後,雌蟲的腹部開始隨着卵的發育而腫脹。
一隻雌蝗蟲一生中可以產3次卵,通常間隔約8-12天,一次能下80-120顆卵。產卵的時候,雌蟲會把肚子插入鬆軟的土中,深度達10釐米左右,產卵后土會把卵蓋住,很難被發現。
蟲卵最適合孵化的土壤是先幹後濕。如果土壤過於潮濕,絕大部分卵都難以孵化,會被真菌所破壞。蟲卵從土壤中吸收水分,最初5天裏,它們需要吸收相當於它們自身的重量的水分,如果它們得不到這麼多的水,一般不會孵化。
蟲卵一般約在2周內孵化,幼蟲可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發育成蟲,成蟲後就可以繁殖第2代了。它們的壽命一般不長,大約為3個月左右。
05天敵多:最怕粉紅椋鳥,一天能吃110-150只蝗蟲
由於政府的無能,印度農民對於蝗蟲只能採取自救互保的方式,常用敲打金屬罐恐嚇與陸地噴霧結合的方法驅蟲。但面對遮天蔽日的蝗蟲羣,這樣的控制方法當然沒啥明顯效果。
按照生物鏈理論,任何生物都有天敵。沙漠蝗蟲也不例外,它們在自然界有許多天敵,主要包括牧雞、牧鴨、鳥類、蛙類等,還有黃蜂、蒼蠅、馬毛蠕蟲與蟎蟲。
許多鳥類向來以蝗蟲為食,其中有一種鳥,叫粉紅椋鳥,這種鳥以蝗蟲為主食,一天能吃110-150只沙漠蝗蟲,可以説是生物滅蝗的主力軍。但是,粉紅椋鳥只能治理中低密度的蝗蟲,我們指望鳥類把蝗蟲吃光可能並不理想。
馬毛蠕蟲可以説是蝗蟲的剋星,被它感染的蝗蟲幾乎不能繁殖;蟎蟲更是厲害,常常以蝗蟲的卵為食,還會附在蝗蟲身上從蝗蟲身上吸液體;黃蜂和蒼蠅會掠食蝗蟲的幼蟲。但由於羣居的蝗蟲數量眾多,所以它們對蝗蟲的抑制作用也很有限。
所以説,生物防治,只能治理中低密度的蝗蟲。當然,只有解決蟲卵,才是根治的方法。如果找到蝗蟲的產卵地,提前挖出來消滅掉,自然形成不了蝗災。但是滅卵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產卵地不好找,而且卵在地下,地面上根本看不出來是否有卵。
結語
蝗災,對人類的危害巨大,是人類共同的敵人。蝗災產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源是人類自己造成的温室效應。説到底,還是人類自己作孽,遭了報應。
如果還不做出改變,人類未來面對的,恐怕是更為嚴重的災難。所以,這需要全人類聯合起來,共同抗蝗。幫助別人,也是幫助我們自己。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印度時報、科學大觀園雜誌、中國科學報、中國林業網、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