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亞有一悲催國家, 年年大選卻沒有一位公認總統, 首都號稱小巴黎
我們閲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無論是哪個時代哪個國家,領導者對於一個國家的興衰是有很大影響的,甚至説“一人興邦,一人亡國”也毫不為過。比如在中國古代,皇帝乃是一國領袖,因此當皇帝駕崩之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迎立新帝,讓朝廷穩定下來,也把民心安定下來。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場景復原
進入現代社會,大部分國家已經是民主國家,領導人雖然不再是説一不二,但是一名傑出的領導人對於國家發展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影響。有了領袖,國家才有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政府也才能更好地運轉。與古代世襲傳位不同,現在大多數國家領導人都是要在一定週期內進行選舉更替的,有的是兩年一次,有的是四年一次,畢竟選舉也要耗費很多人力物力來舉行,何況為了國家穩定,也不可能頻繁選舉。然而子淵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這個國家,幾乎年年都大選,這麼折騰還不算,最讓人驚訝的是,這樣選了40多年,硬是沒選出一個總統,國家一直處於無政府狀態。
▲地中海沿岸的黎巴嫩
這個國家就是位於西亞的黎巴嫩共和國。説起來,黎巴嫩共和國早在1943年就獲得獨立,人口約有400多萬,面積不是很大,雖然國家不算很富,但也不算很窮,在西亞屬於不起眼的一個國家,真要管理起來應該也不算太困難。事實上,黎巴嫩建國初期,也有過幾任總統,幾十年來雖然沒能把它發展成像阿聯酋那種超級富裕的地方,但是國內政局還算穩定,百姓也吃得飽。
▲廢墟之上的黎巴嫩人
然而在1975年4月13日,由於宗教原因,黎巴嫩爆發大規模武裝衝突,自此拉開了內戰序幕,國內陷入一片混亂。由於各大勢力關係錯綜複雜,打來打去誰也不服誰,因此雖然每年都會進行總統大選,有時候一年還要選好幾次,但是由於各派系裂痕巨大,黎巴嫩憲法又規定總統必須要獲得三分之二的選民支持,因此四十多年裏硬是沒選出一個被各派公認的總統,比如勒內·穆阿瓦德當了17天總統就下台,緊接着的代總統薩利姆·胡斯甚至只“代”了2天。更有意思的是,憲法還規定總統只能由基督教馬龍派擔任,總理由伊斯蘭教遜尼派擔任,議長由伊斯蘭教什葉派擔任。
▲黎巴嫩舉行對話會討論總統選舉
沒有各界公認的總統,自然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正規政府,國防事務尚且能由議會代為執行,而那些攸關民生的大規模的國家建設項目就沒法開展了,這使當地人民的生活受到很大影響。慢慢的,黎巴嫩人只能自行籌錢在生活區域建設供電系統、修路,畢竟不管怎麼樣,也得把日子過下去。再加上這麼多年各派混戰,三天兩頭換總統的事也習以為常,於是人們也就不再那麼在乎這件事了。直到2008年5月,在阿盟和卡塔爾等八國外長組成的阿國調解委員會共同斡旋下,黎各派才達成“多哈協議”,選舉前武裝部隊總司令米歇爾·蘇萊曼為總統,至此終於塵埃落定。
▲黎巴嫩巴勒貝克-巴克斯神廟
説起來,如今黎巴嫩基本就靠旅遊業過活。在古代,這裏是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數個大帝國的疆域,留存了不少名勝古蹟,再加上因為經濟不發達、城市建設比較差,倒是很好地保留了這些古蹟,甚至還有一種原始純樸的氣息,與周邊國家相比別有一派風情。此外,黎巴嫩當地的阿拉伯美女也是一道靚麗風景,首都貝魯特更是有“中東小巴黎”的美譽。因此近幾年,許多中國人到這裏來旅遊或是購買一些非常有地域特色的產品。作為旅遊大國和消費大國,中國非常受當地人歡迎,而黎巴嫩經濟也逐漸對中國產生依賴。
參考文獻:
《列國志:黎巴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