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媽媽高齡生女,因溺愛圈養女兒八年,鄰居離了媽活不下去
説育兒(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許多孩子一出生便受到父母的萬千寵愛,為了孩子不受傷害,父母總是無條件地付出與犧牲。
過度的“溺愛”使得孩子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也缺乏自主獨立性。
一些家長打着“為孩子好”的旗號,對孩子進行溺愛。殊不知,“畸形溺愛”正悄悄扼殺孩子的成長。
42歲產女的高齡媽媽圈養女兒,“畸形溺愛”引發爭議
在41歲的時候喜提女兒,好不容易到來的女兒自然而然成為了夫婦二人的掌中寶。
由於是老來得子,所以夫婦二人格外愛惜女兒,為了女兒的安全,一直將女兒鎖在家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好不容易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了,夫婦卻不願意女兒去人多眼雜的地方,於是又把女兒鎖了起來。
如今女兒越來越大,夫婦也不再“圈養”女兒,但由於女兒很長一段時間不接觸外界生活,所以任何事情都需要依靠父母,哪怕是簡單的換洗衣物也無法獨立完成,
再加上她本身性格孤僻,很難交到朋友,因此與同齡人相比顯得格格不入。
住在家隔壁的鄰居看到孩子的狀態,明白這一切都是夫婦過度溺愛的後果,苦口婆心地勸道:
“你是時候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成長了,孩子現在這樣,以後鐵定離了媽就活不下去。”
老來得子不是溺愛孩子的理由
高齡產子是社會普遍的問題。“老來得子”的父母,對孩子十分溺愛,希望在能力範圍內給孩子最好的一切。
殊不知,過度寵愛往往使得孩子變得驕縱任性,無法獨立,導致在進入社會後繼續依賴父母,逐漸成為家庭的負擔。
家長對孩子的寵愛情有可原,但不要失了分寸變成溺愛就好。
父母應該如何避免過度溺愛
1)適當有度
很多家長因為得子不易,所以一門心思花在孩子身上,無條件地以孩子為中心。但其實,過度寵愛往往會使得孩子變得自我為中心,認為父母的愛是理所應當的。
一旦孩子養成了這種心理,就會變得越來越自私,不懂得感恩理解父母,同時也會因為從小得不到鍛鍊而無法獨立生存。
【做法】
家長應注意取捨,並不一定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而是應該量力而行。
同時,不要全部圍繞着孩子轉,可以適當分散注意力,避免過度關注孩子。
2)避免隔代
在孩子犯錯需要批評時,老人往往會作為孩子的“保護傘”,使得許多孩子一犯錯就找老人幫忙。
更有不懂事的孩子明知故犯,長期下去,孩子就會養成“反正有爺爺奶奶保護我”的心理,以後會更加肆意妄為。
【做法】
老人可以輔佐父母對孩子進行管教,也可以對孩子犯錯進行批評,但是堅決不能在孩子有錯的情況下袒護,更不能因為溺愛,縱容孩子養成任性妄為的壞習慣。
3)學會狠心
溺愛孩子的家長,總是對孩子有求必應,使得孩子一次次提出無理要求。
而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應狠下心來,堅決制止,不能因為孩子軟磨硬泡就答應,那樣孩子就會抓住父母心軟的特徵,一次次提出無理的要求,不利於日後管教。
【做法】
當孩子提出無理要求時,家長應嚴厲制止,不能盲目順從,要堅決杜絕孩子任性的行為,將孩子的無理行為扼殺在襁褓,防止日後再犯。
家長可以對孩子寵愛,但不要過度溺愛,溺愛的後果很嚴重,不僅增加父母壓力,也會使孩子變得軟弱無能,今後也不利於自身的發展。
所以,廣大父母要堅決杜絕溺愛,不要因為心軟而毀了孩子的一生。
父母們,你們是如何寵愛孩子的呢?留下你的建議吧!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拓展一:想要通過坐月子“二次回春”?三條紅線不能碰,否則沒用還受罪
拓展二:帶娃別貪涼,不想孩子小病不斷,要懂得遵循“三不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