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自獨立起就因克什米爾問題與巴基斯坦勢同水火,先後爆發三次大規模邊界戰爭。總體而言,印度的綜合實力遠超巴基斯坦,在國際上盟友眾多,靠軍購建立了一支實力不弱的海空力量,對巴基斯坦始終保持着戰略優勢。除了巴基斯坦,印度還有一個真正的心腹大患,已經在印度折騰了多年,把小半個印度攪得天翻地覆。
這個敵人便是反政府的“納薩爾派”武裝。該派的宗旨是鼓動印度農民和底層階級發起革命,以持久戰和人民戰爭為主要形式,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最後武裝奪取政權,最低目標是推翻印度現有的新殖民主義和半殖民地半封建體系,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大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給印度來一次徹底的大革命,建立一個全新的印度。
這個綱領看起來非常眼熟,熟悉中國近代史的人都知道,這正是我國曾走過的革命路線,中國人民用它推翻了三座大山,打破舊社會建立了新中國。事實上,納薩爾派正是從印共中分裂出來的,他們不滿於印共的懷柔政策,主張以激烈手段進行革命,尤其崇拜我國偉大領袖毛澤東。1960年,納薩爾派在西孟加拉邦的一座小村莊發動武裝起義,從此便以該村莊的名字來命名。
眾所周知,印度是採取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獲得獨立的,是一場沒有流血的革命,而不流血的革命是無法真正喚醒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識和獨立意識的。“聖雄”甘地領導的這場不流血革命有很大的軟弱性和妥協性,並沒有把所有印度人全部發動起來,以致於印度至今仍有殖民主義和封建主義殘餘未能徹底清除,種姓制度就是最好的證明,而納薩爾派的綱領就是通過一場流血的革命,給印度來一次換血式大清洗。
近60年過去,納薩爾派的革命取得了很大進展。數據顯示,納薩爾派廣泛活動在印度東、中、南部欠發達的農村地區,控制面積達92萬平方公里,佔印度總面積的30?最大的根據地“紅色走廊”覆蓋印度20個邦、170多個縣、近2億人口,印度地圖上的一大片紅色令人觸目驚心。值得一提的是,納薩爾派在治理地方問題上比印度政府強太多了,單就強姦案件而言,納薩爾派控制區的數量要比其他區域低得多,這得益於納薩爾派對地主和犯罪問題簡單而粗暴的強硬手段。
目前,納薩爾派的武裝實力還很弱小,只有不到2萬正規武裝部隊,加上民兵組織也不超過5萬。不過,前來圍剿的印軍實力也不高,只是一些二線部隊和警察,戰鬥力堪憂,以致於遲遲未能剿滅“游擊隊”。更深刻的原因是,這是一場民心爭奪戰,一味用強只能把更多的赤貧民眾推向反政府武裝,印度政府只能一面採取懷柔政策安撫反政府武裝,一面努力改善民生。總體來看,納薩爾派自保有餘進取不足,距離奪取全國政權還有一大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