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美國,打罵孩子屬於違法行為。如果你忍不住揍了孩子一頓,第二天就可能失去撫養孩子的權利。
在不能打罵孩子的美國,父母是怎樣對孩子進行懲罰教育的呢?
大家可能不知道,“懲罰”這個管教孩子的超級工具,雖然流行了幾千年,但被廣泛應用在孩子教育上,還是美國人的功勞。因為美國人在實驗室證實了“懲罰”如何讓小白鼠乖乖聽話。
這就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的把戲,他們先讓小白鼠餓上一天一夜,然後將其扔到一個事先裝有壓桿的籠子裏,小白鼠餓得發慌,到處亂竄,每當不小心碰到壓桿,就會立馬掉下一粒食物或者一滴水。一開始,小白鼠以為是上帝眷顧,沒太在意。但是在亂竄的過程中,一次,兩次,三次……小白鼠突然學會了,原來不是上帝眷顧自己,只要碰到壓桿,就會有食物或者水掉下來。於是,小白鼠不在亂竄了,而是抓住壓桿瘋狂的搖晃。
這個有名的箱子,就是“斯金納箱”,所有行為改變技術都源自這樣一個經典的實驗。這個實驗裏有剝奪,有隔離,也有立即獎賞。
這個實驗中的懲罰技術,就是剝奪小白鼠吃喝的需要,然後再將它隔離在一個箱子裏,限制自由活動。
我們再看一個實驗,就明白了中國父母打罵孩子的懲罰方式為什麼看上去比較“低級”。
行為學家把小白鼠扔到另一個箱子,然後怎麼看這隻小白鼠都不順眼,於是就給箱子底部裝了電擊裝置,打開電源,小白鼠就會受到電擊,開始亂竄。心理學家在箱子一側開了小門,只要小白鼠亂竄的過程中撞開小門,就能逃到沒有電擊的一邊,經過多次摸錯,小白鼠終於學會了,只要受到電擊,便一個箭步穿過小門逃到對面。
小白鼠承受的電擊懲罰,正是我們中國父母經常懲罰孩子的策略——“打罵”。
可能你還不知道,這個實驗還有更變態的。那就是把小白鼠扔到一個沒有門的箱子裏,然後給予電擊。你猜怎麼着?小白鼠亂竄了一天,想盡了一切辦法,依然無法逃脱電擊,最後,小白鼠放棄了,趴在箱子裏,一動不動,發出嘶嘶哀鳴,靜靜忍受電擊。後來,心理學家把這隻老鼠放在四面都是大門的箱子裏電擊,老鼠依然沒有任何想要逃脱的衝動。
這個畫面是不是很熟悉,很多父母天天打罵孩子,後來發現,孩子被打罵“皮”了,心不跳,眼不眨,不論如何打罵,就是死不悔改。
現在知道了沒,為什麼那麼多國家法律規定不能打罵孩子,就是因為長此以往,孩子可能會成為上面説的第三隻小白鼠,學會了無助,陷入絕望人生。
透過以上實驗,追本溯源,我們發現懲罰的策略其實就兩類:剝奪和隔離,即拿走小白鼠想要的食物和自由;電擊,即給予小白鼠厭惡的疼痛。
因此,在懲罰孩子的時候,我們也有兩類策略:
第一類,拿走孩子想要的;第二類,給予孩子厭惡的。
這裏有兩個詞——“想要”和“厭惡”。那你怎麼知道什麼是孩子想要的和厭惡的呢?如果搞不清楚這一點,懲罰必然無效。
試想一下,如果你把一隻吃飽喝足的小老鼠扔到第一個箱子裏,它絕對學不會按壓槓桿獲取食物的技能。同理,如果小老鼠很享受電擊,它也絕對找不到逃脱的小門。
所以,搞清楚什麼是孩子“想要的”和“厭惡的”,是對孩子實施懲罰教育的關鍵所在。
當然,孩子絕對需要食物和水,除非是喪心病狂的父母,否則我想沒有人會通過剝奪孩子的吃喝懲罰孩子吧。同理,“打罵”是孩子厭惡的,每個人都心知肚明,所以雖然中國也有“未成年兒童保護法”,但是打罵孩子卻經久不衰。顯然,打罵之於孩子,就如同電擊之於小白鼠。
所以,我們應當避免採用第二類方式懲罰孩子,學學美國父母更加藝術的懲罰策略,即第一類懲罰策略。
其實就兩點:“Time Out”和“Time Limit”,直譯過來就是“獨處”和“限時”。所謂獨處,就是讓孩子自己呆一會,本質就是“隔離”,比如我們知道的“關房子”,但注意,絕不是關黑房子。而“限時”就是剝奪,比如告訴孩子“5分鐘之後關掉電視上牀睡覺”,即剝奪孩子繼續娛樂的權利。
舉個例子,一個孩子總是説話製造響聲,嚴重影響其他孩子上課,於是老師把他帶到另一個房間,告訴他“在這兒呆上5分鐘,再進教室”,這就是隔離。
老師帶孩子們到樓下玩,結果大家亂成一團,感覺快失控了,便會告訴大家“3分鐘之後回教室上課”,這就是限時。
你發現了嗎?這兩招之所以有用,是因為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拿走了孩子最想要的兩樣東西:關注和自由活動。
孩子想要的東西很多,但是這兩樣卻是孩子心理成長的必需品,猶如身體成長所必須的食物和水。
孩子長大的過程,可以説是獲取關注和掙得自由活動權力的過程。
只要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完全可以運用第一類策略懲罰孩子,即“撤掉對孩子的關注和限制孩子的自由活動”。
但是,要靈活運用這個方式,你需要學會“無視”這個法寶,所謂“無視”,就是撤掉孩子想要的關注。
關於第二類策略——給予厭惡刺激,不只是打罵這一種,打罵其實是最不可取也最不好把握的。孩子不光厭惡打罵,他還厭惡“給臉色、批評、警告、叱責、罰幹活”等,你看,即便要使用第二類懲罰策略,也有這麼多方式供你選擇,你又何必選擇最糟糕的打罵呢?
另外,在懲罰孩子的時候,你需要始終記住的一點是:
“懲罰”是幫助孩子改變不良行為的工具,而不是你發泄私憤的方式。
如果你懲罰孩子的時時候,心跳加快,血壓增高,怒氣中燒,就如同你用錘子在牆上釘釘子,釘不進去反而責怪錘子,摔打錘子,不僅毫無道理,還有可能傷到自己。
所以,請你記住,如果你懲罰孩子的時候伴有很強的負面情緒,那麼,不論多麼高明的懲罰策略,都起不到教育孩子,幫助孩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