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總歸是要和外面的世界接觸的,而小夥伴對其成長的作用來説,也至關重要。
但孩子都調皮活潑,既然能夠玩得到一起,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摩擦和爭吵。面對這些矛盾,父母的做法同樣很關鍵。
娃的棒棒糖被人搶走,媽媽的做法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
4歲的小鹿昨天到小區樓下的花園裏和別的孩子一起玩,中途用媽媽給的零花錢買了根棒棒糖。
但沒想到的是,剛買回來的棒棒糖,惹得其中一個小男孩眼紅。
小男孩想要嘗一口,小鹿不給,仗着體型優勢,他就直接上來搶走了。
小鹿眼見自己都還沒吃的棒棒糖,如今淪落他手,當即哇的一聲就哭出來了,是哭着回家找媽媽的。
這種場景生活中很常見,媽媽該如何處理,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
這位媽媽的“教科書”式做法,值得很多家長學習
媽媽見女兒哭着這麼厲害,第一時間問清楚情況後,就帶她下樓找那位搶了棒棒糖的孩子。
但她並沒有打罵這位孩子,而是耐心詢問他為什麼要搶別人的棒棒糖。
孩子見大人參與進來,也有點唯唯諾諾,回答道:“對不起,我也想吃,沒忍住才搶的……”
後來,這位媽媽給女兒重新買了一根棒棒糖,也給那位小朋友買了一根,説是獎勵他的誠實,並告誡他以後不可以再搶別人的東西。
面對孩子被搶東西或是被欺負,父母如何處理很重要,處理不妥當可能讓雙方孩子都受到傷害。
娃的東西被搶走,可參考這幾種做法:
1)安慰並鼓勵孩子捍衞自己的權益
首先,孩子被搶了東西,心理上或多或少會有點傷心和憤怒,這時家長要第一時間適當安慰孩子。
讓孩子儘快走出這種情緒,才能冷靜下來,之後把事情的經過説清楚。
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這是他們之間的事,由他們決定如何解決。如果你不想回來,你最好維護自己的權益,把東西拿回來。
如果孩子想要回來,父母可以帶上他去找搶東西的孩子協商。
2)和對方家長溝通
在和搶東西的孩子協商之前,最好先告知他的父母,最好在雙方父母都在場的情況下解決。
這樣也是為了儘量避免再次產生衝突和矛盾,保證公平公正和公開。
3)尊重孩子的想法,寬恕他人
如果孩子表示不想把東西要回來,或是和孩子平時比較親近的小朋友搶的,那麼父母也可以尊重孩子的想法,教他儘量理解和寬恕他人。
但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引導時要注意,不要讓孩子盲目寬恕他人,該維護權益的情況一定要維護,否則會養成懦弱膽小的性格。
4)儘量避免打罵和責怪對方
父母尤其要注意的是,要避免打罵和責怪搶東西的孩子,特別是不要直接滿身怨氣地帶着孩子去找對方。
這不僅會傷害到對方,使其留下心理陰影,甚至還會讓自家孩子形成持強凌弱、蠻橫霸道的性格。
不分事宜、場合,過分保護孩子,其實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了,説到底都是孩子之間的事,做大人過分介入難免會有以大欺小的嫌疑。
在這個處理的過程中,大人的正確引導和適當放權很重要,耐心地協商和溝通比盲目維護和保護效果更好。
面對孩子被搶東西的情況,你做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