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情侶七夕節不送鮮花 重點儀式是穿針

  北京8月28日電(記者 宋宇晟)玫瑰花、巧克力……如今,當七夕節到來之際,這些東西成了不少情侶間護送的禮物。不過,在古代中國,七夕節有着不盡相同的涵義。

古代情侶七夕節不送鮮花 重點儀式是穿針

  今天的七夕大多被年親人看做“中國的情人節”。27日,77對新人着唐裝西安華清宮共度“七夕”。 張遠 攝

  事實上,七夕之所以被當代人當成“中國的情人節”,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牛郎織女的傳説。這段神話可追溯到《詩經・大東》中“彼織女,終日七襄……彼牽牛,不以服箱”的詩句。這裏的牽牛、織女還只是天上的星座,不過已經有了人格化特徵。

  到了《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牽牛、織女已是一對相互傾慕的戀人。此後經歷代文人“加工”,這一段本屬天上的傳説愈加豐滿生動。在黃梅戲經典劇目《天仙配》中,古人對於星象的臆想已經和一個名叫董永的的民間農夫近乎完美地整合成一段人世間的愛情悲劇,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牛郎織女的傳説。

  不過,古人對於七夕的理解並未僅僅停留在這段悽美的愛情故事上。農曆七月七,更被古人當作女子的節日,是女孩子向上天乞求智慧靈巧的日子。因此在古代,七夕節又名乞巧節。

古代情侶七夕節不送鮮花 重點儀式是穿針

  27日,長沙湘繡女子穿漢服做女紅。 楊華峯 攝

  在農曆七月七這天,“穿針”是一項頗為重要的儀式。一般認為,將七夕作為一個節日記載,最早見於《西京雜記》。書中稱,“漢綵女常以七夜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顯然,在漢代已經存在七夕穿針的風俗。

  南朝梁代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玉石為針,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乞巧。有k子網瓜上,則以為符應”。可見南北朝時,南方七夕乞巧儀式已頗為複雜。不僅要祭拜牽牛織女二星、月下穿針,還要在庭中擺放瓜果。而根據蜘蛛所結網判定是否“得巧”的習俗也已經形成。

  到了唐代,宮中甚至還要做七夕這天設專門的“乞巧樓”,嬪妃、女子在月光下,以五色線穿九孔針乞巧。

古代情侶七夕節不送鮮花 重點儀式是穿針

  8月9日晚,西安百餘名漢服愛好者齊聚漢城湖畔,身着漢服向織女星乞求智巧,並以摺紙、漢舞表演、茶藝展示等形式度過七夕。張遠 攝

  而宋元時期則更為熱鬧。《夢梁錄》中記載,七夕當晚,全城的“兒童女子”,“不論富貴,皆着新衣”。而具體的乞巧儀式則與南北朝時期相類似。而且“七夕前三五日,車馬盈市,羅綺滿街”,集市上還有賣“花瓜”、“巧果”、土偶泥人等物品的攤販。

  明清時期,乞巧活動進一步豐富。除了沿襲前代習俗外,還增添了丟巧針等活動。其中的丟巧針頗有占卜性質。當時女子向水中丟針,由針影的不同形狀來斷定巧拙。

古代情侶七夕節不送鮮花 重點儀式是穿針

  8月27日,漢服美女走進南京大報恩寺遺址,通過表演魁星點鬥、參拜織女、鬥巧等七夕乞巧民俗,再現傳統文化民俗之美。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自然,這樣的七夕和今天的“中國情人節”並不一樣。事實上,對於七夕節的涵義,從來都不缺少爭論。據報道,早在2009年8月14日,網絡論壇中就有網友開出一個“七夕”主題辯論大賽的帖子,讓七夕節PK情人節。而幾年前,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也曾明確指出,七夕不是情人節,是“真正的女兒節”。

  其實,七夕節自其產生之時,就沒有停止過自身演進與轉變。從古人對夜空星象的臆想到人間的愛情悲劇,七夕節的文化內涵一直在變動之中。

  有報道指,如今,這一被譽為最具浪漫色彩的古老節日,不僅沒有落伍,反而展現出更多現代時尚味道。民俗專家認為,雖然七夕節的內涵和習俗已發生了變化,但在當下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內涵還能進一步挖掘和傳承。(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40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代情侶七夕節不送鮮花 重點儀式是穿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