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9月5日電(記者張雅詩、朱宇軒)香港特區政府推行的新冠病毒普及社區檢測計劃進入第五天,參與檢測工作的香港醫護人員一直堅守崗位,服務市民,為抗疫盡一份力。
香港伊利沙伯體育館檢測中心工作現場(9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 攝
為支持這次檢測計劃,超過6000名香港醫護人員自願報名參與檢測工作。香港醫學會前副會長、醫護誠信同行發言人林哲玄就是其中一名“前線”醫生。在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展開的第一天,他穿上嚴密的防護服、戴上納米智能口罩,在位於九龍官湧體育館的社區檢測中心採集市民的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
“還是很辛苦的。一天檢測時間有12小時,除去午餐一小時,其餘時間我們都在工作,幾乎沒有停歇。”林哲玄説。
工作人員在香港伊利沙伯體育館檢測中心忙碌(9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 攝
全港共設有141個檢測中心,當中的採樣區劃分為多個單獨小空間。醫護人員先向市民解釋採樣過程然後進行採樣,再將樣本瓶放進透明袋子密封。雖然過程看似簡單,只需數分鐘,但醫護人員嚴謹地處理每一個步驟,一絲不苟。
近日香港疫情逐漸緩和,但仍有感染源頭不明的本地病例,而且接近四分之一的確診病例沒有症狀。特區政府表示,普及檢測有助於找出隱性感染者,以切斷病毒的社區傳播鏈。
林哲玄告訴記者,香港35%的確診患者感染源不明,如果不及時把社區內的隱性感染者找出來,疫情反彈幾乎是肯定的。
香港士美非路體育館檢測中心工作現場(9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 攝
香港大學醫學院共400多名師生和畢業生響應號召參與協助採樣。9月4日,特區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到設於港島的一個檢測中心值班6小時。
“作為領導團隊應該以身作則,要與同事和同學們並肩作戰。”梁卓偉説,新冠病毒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幫助香港突破檢測工作瓶頸,併為應對秋冬疫情做好準備。
響應特區政府招募的還有精神科醫生潘佩璆和護士鄭少萍。潘佩璆由5日開始,一連三天在新界東3個不同的檢測中心工作。
“我報名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香港現在面對很大的困難,我作為市民對社會應該有一定的擔當。”潘佩璆認為,香港出現第三波疫情,表明社區裏有隱性感染者傳播病毒,因此有必要進行普及檢測,這需要很多醫護人員參與。
鄭少萍則被安排到南元朗官立小學檢測中心擔任隊長,主要負責監督樣本採集。“推行全民自願檢測需要大量人手,我身為醫護人員的一分子,應該出來幫忙。”鄭少萍説,香港醫護人員負責採集,內地支援隊伍負責化驗,互相合作。她強調,內地方面的檢測水平是達到國際標準的。
香港士美非路體育館檢測中心工作現場(9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 攝
今年8月,中央回應特區政府需求,迅速組成支援隊伍和提供所需設備和資源,短時間內大幅提升香港的檢測能力,讓特區政府可以推出大規模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為市民提供“願檢盡檢”的檢測服務。
截至目前,已有420餘名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隊員在香港開展工作。林哲玄對內地支援隊表示衷心感激,他説,香港多個醫護組織準備了紀念品、小禮物,準備贈送給內地來的同袍。
特區政府表示,截至9月4日晚上8時,檢測計劃已有約95.3萬人在網上成功登記預約檢測,約28.4萬個樣本完成了檢測。(林寧、萬後德參與採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