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9日電題:“疾控網紅”與病毒的37年交鋒
新華社記者俠克
她的身影常出現在北京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幾乎每次都是由她通報前一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病例的詳細情況。因為疫情,網友親切地稱她為“會長”——“星火故事會”會長……
她,就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參加了100多場新聞發佈會的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
第三屆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記者專訪了這位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的“病毒獵手”。
1983年從北京醫科大學預防醫學系畢業後,龐星火便來到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北京衞生防疫站)工作,一干就是37年。37年與病毒“交鋒”的經驗,讓她在新冠肺炎疫情來臨時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鎮定和自信。
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役中,龐星火負責全市疫情防控現場工作,主要協調全市疾控力量開展流調、密接管理等工作。
2019年下半年,龐星火正準備退休,2例由內蒙古輸入的鼠疫病例打亂了她的計劃,正在國外參加學術會議的龐星火迅速折回北京,投入到鼠疫的研判和防控工作中。
“鼠疫事件”平息後沒多久,武漢就出現了不明原因肺炎,國家衞生健康委緊急召集龐星火作為專家組成員赴武漢參與調查和處置工作。
在武漢期間,龐星火積累了大量一手資料,回京後,她帶領骨幹力量研究疫情,蒐集相關數據信息,科學評估北京輸入性風險,提前預警,加強技術儲備,為北京疫情防控贏得了主動。
“從來沒想過會舉行100多場發佈會,也從沒想過我會參加這麼多發佈會。新冠病毒是一個比較新的病毒,對其認知和了解很有限,當時誰也不清楚疫情後續會如何發展。”龐星火説,“其實在各種‘長槍短炮’面前,我會緊張,隨着後來參加的次數越來越多,逐漸才習慣了。”
“每次發佈會對我也是一種學習,也會不斷調整。”龐星火説,“以前沒有思考過語速、咬字、發音等細節,後來我逐漸意識到,在發佈會上我就代表了疾控。所以就算再疲憊,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狀態,要給大家傳遞信心、傳遞力量。”
疫情緊張時,龐星火平均每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熬過多少次通宵都已經不記得了。疫情初期,她與北京市疾控中心近300人的流調力量直接參與聚集性病例的現場處置,參加首都機場、新國展臨時集散地檢疫工作,同時開展了對各區疾控中心流調技術指導,先後派出4支隊伍支援各區流調工作,近期又派出專業人員赴新疆、大連協助處理疫情。
“‘疾控人’的流調工作,對阻斷傳染病傳播至關重要。”龐星火説,“流調能清晰描繪出病毒的傳播軌跡,為判定密切接觸者、採取隔離措施提供有力依據。”
6月11日,北京市出現一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龐星火帶領現場工作組成員第一時間進行深入細緻的流行病學調查,迅速展開病毒溯源工作,在通過對第一例患者唐某某細緻的現場流調下,流調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疫情的“暴風眼”鎖定在了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為阻斷疫情傳播爭取了主動權。
“都説疾控工作苦、工作累,但我一點也不後悔。這份工作能守護一座城,能為老百姓帶來健康,這就是價值所在。”在疾控行業紮根37年的龐星火説,“隨着公共衞生事業的不斷髮展,疾控體系也日趨成熟和完善,所以我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非常有信心,當然,這也要基於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龐星火説:“我並不希望自己總是出現,因為我一出現,基本就是要公佈疫情。疾控的‘存在感’越低,反倒説明疫情越平穩、城市越安全。”
如今,隨着北京市疫情形勢趨穩向好,防控工作逐漸進入常態化,但龐星火的工作沒有停止。“零增長不代表零風險,疫情防控要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她説,今年尤其要關注秋冬時期隨着流感季的到來,疫情是否可能出現再次反彈。因此,還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堅持做好個人防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