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56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3%——
中國就業局勢逐步回穩(鋭財經·年中經濟觀察④)
近年來,海南省儋州市打造“儋州月嫂”勞務品牌,解決大量農村中青年婦女的勞動就業問題。從2018年4月至今,該項目已幫助3000餘人實現就業。圖為7月21日,在儋州市的海南西部家庭服務中心,學員在老師指導下練習嬰兒包單。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攝
全國城鎮新增就業56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3%,6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7%——上半年中國就業指標的“進度條”揭曉。7月2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舉行新聞發佈會,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隨着復工復產穩步推進,穩就業舉措全面落地,勞動力市場需求升温,就業局勢逐步回穩。針對今後就業工作面臨的風險挑戰,有關部門仍將穩崗位、保重點、兜底線,努力確保就業大局總體穩定。
勞動力市場需求升温
累計幫1萬多家重點企業解決招用工55.4萬人,“點對點”運送600多萬名農民工有序返崗……一項項行動彰顯着穩就業工作的實效。人社部發布的數據還顯示,二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3.84%;市場需求一改疫情初期的急劇下滑,實現由負轉正,並正延續回升態勢。
“上半年整體就業走勢前低後穩。”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表示,就業形勢逐步回穩,得益於疫情的有效控制、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經濟的企穩回升。人社部門也立足職責,從穩崗位、保重點、促匹配、兜底線等方面精準施策。
加大政策對沖穩崗位。擴大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以工代訓政策受益面,對企業吸納重點羣體就業給予吸納補貼、見習補貼……上半年,系列穩就業組合拳推出。1-6月共向434.6萬户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636億元,惠及職工1億人,發放各類就業補貼資金405億元。
優化就業服務促匹配。今年以來,線上就業服務全面啓動,其中線上春風行動提供崗位信息近千萬;百日千萬網絡招聘活動發佈崗位需求2761萬人次,勞動者投遞簡歷近2000萬份;民營企業招聘月活動正火熱開展,已提供民營企業崗位信息超200萬。
強化困難幫扶兜底線。通過優先外出、優先穩崗、優先安置等措施,確保貧困勞動力順利外出務工。經各方努力,截至6月底,全國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達2830萬人,超過去年總數。
張瑩表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就業工作面臨的風險挑戰仍十分突出。將全面落實完善減負穩崗擴就業舉措,努力完成全年就業目標。
社保全年將減費1.6萬億元
在疫情衝擊下,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是助企業紓困的重要舉措。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三項社保共減免企業繳費5769億元,緩繳社保費431億元。
6月,三部門印發通知,明確延長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期限。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介紹,減免政策實施到年底,預計三項社保全年合計為企業減少成本1.6萬億元。“力度和規模都是空前的,將對助力企業走出困境、穩定和擴大就業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也有人擔心,減免社保費會不會影響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
“不會影響。”聶明雋表示,對上半年養老保險基金運行情況的調度分析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4.77萬億元,預計到年底還能保持3.8萬億元以上的結餘,此外還有2萬多億元的全國社會保障戰略儲備基金,整體支撐能力較強。
同時,資金調劑和支持力度加大。今年基金中央調劑比例提高到4%,調劑金規模達7400億元,跨省調劑1700多億元。6月中旬,二季度的調劑金已全部下撥,有力支持了困難省份確保發放。
“長期確保發放也有根本性制度安排。”聶明雋説,目前全國已有26省實現省級統籌,剩下的省份也將在年底之前實現基金省級統收統支。這不僅能進一步提高全省基金統一調度使用能力,確保全省養老金髮放,還為下一步實施全國統籌打下良好基礎。
技能提升助力就業
21日,人社部還發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全國招聘求職100個短缺職業排行”,“金屬熱處理工”“鑄造工”“工具鉗工”“衝壓工”“鉚工”等不少製造業相關的技能崗位短缺程度有所加大。緩解“有人沒活幹,有活沒人幹”的難題,職業技能提升很關鍵。
據瞭解,今年,人社部將舉辦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並在今後每兩年舉辦一屆。全國技能大賽設置了與世界技能大賽接軌的世賽選拔項目,還選擇了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緊密相關的項目,涵蓋生產製造、信息通信、建築工程、交通運輸、生活服務等類別。
“通過這些高水平職業競賽比拼,可以達到以賽代訓、以賽促訓的效果。保守估算,可直接帶動近百萬人蔘加省級、市級選拔賽,進而可以數十倍間接帶動企業、院校的技術練兵比武活動,同時職業技能競賽賽前培訓已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政策支持範疇。這些舉措都有利於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將為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撐。”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説。
張立新介紹,我國有近8億勞動者、2億技術工人,這支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舉辦全國技能大賽可以激發廣大技術工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對於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將起到積極的引領示範作用。(記者 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