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的珍寶島戰鬥,是在中蘇交惡背景下爆發的一場局部衝突,是諸多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此戰中,解放軍武器裝備質量與蘇軍有一代甚至兩代的技術差距。
很多人都知道,當時解放軍裝備的56式40毫米火箭筒、56式75毫米無坐力炮根本“啃”不動蘇軍的T-62坦克,最後還是靠反坦克地雷才得以癱瘓並繳獲了1輛T-62。其實很多人並不清楚,在支援火力方面,珍寶島方向上的中蘇差距更大。蘇軍動用了152毫米加榴炮、BM21“冰雹”火箭炮,160毫米迫擊炮,炮彈直接打到了解放軍縱深地帶。而解放軍雖然也往衝突前線調了炮兵部隊,但受“炮兵火力不能超過烏蘇里江主航道”這個紅線制約,解放軍實際參戰的最大口徑火炮僅為85毫米,數量只有1個營18門。
珍寶島戰鬥實際上是1969年3月2日、15日、17日這三天戰鬥的總稱。在3月2日的戰鬥中,我軍只使用56式40毫米火箭筒和56式75毫米無坐力炮。這兩款火炮分別是蘇、美40年代中後期產品的國內仿製型。
當天的戰鬥,蘇軍吃了虧,於是便向珍寶島方向增援了1個坦克營、3個炮兵營。瀋陽軍區獲悉這一情報後,也緊急抽調了85加農炮413團3營、122加農炮20團2營和37高炮620團2營,於3月7日和12日分別從駐地出發,經鐵路輸送和摩托化行軍,於11日和15日分別趕到珍寶島地區。其中,85加農炮413團3營於14日在距我前沿7公里地域構築了射擊工事,做好了戰鬥準備。這個營裝備的,是仿製蘇聯D44型的國產56式85毫米加農炮。它和T-34坦克上的85毫米坦克炮系出同源,在二戰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但到了1969年,顯然已經落後於時代。然而讓蘇聯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款二戰的老古董炮,卻成為了解放軍暴打蘇軍裝甲部隊的“秘密武器”。
3月15日上午8時許,蘇軍出動20餘輛坦克、裝甲車及100餘名邊防軍,在縱深炮火的掩護下,多次向珍寶島1號陣地發起衝擊。守島分隊在我內河岸邊2、3號陣地的火力支援下,打垮蘇軍2次進攻。
下午15時20分,85加農炮413團3營5連副連長趙子明、副政治指導員華吉昌,奉上級命令,指揮4、6班帶兩門火炮,前出至209高地西北側距珍寶島1700米處,準備支援步兵分隊作戰。天寒地凍,他們還沒來得及挖駐鋤坑,百餘名蘇軍就在20餘輛坦克、裝甲車支援下,向我守島分隊發起第3次衝擊。
由於122加農炮20團2營被留作預備隊,支援步兵分隊的重任便交給了85加農炮413團3營。15時35分,413團3營在集中16門火炮對蘇軍坦克、裝甲車集羣實施間瞄射擊。每次急襲前,前觀都根據蘇軍坦克、裝甲車戰鬥隊形的變化,及時修正射擊諸元。在火力急襲間隙,該營以1個連的火炮實施監視壓制射擊,為步兵分隊提供及時有效的火力支援,對粉碎敵人包圍衝擊、保障島上步兵分隊穩定防禦,起到了關鍵作用。戰鬥中,該營曾對設在216高地西側無名高地的蘇軍指揮所實施了1次急襲射擊,擊斃伊曼邊防總隊隊長列昂諾夫上校、比金邊防總站站長楊辛中校以下多名蘇軍軍官。
和營主力不同,前出的炮4、6班任務是對敵坦克、裝甲車實施直接瞄準射擊。當接到開火命令時,他們距離最近的蘇軍坦克、裝甲車,尚有1800米之遙,超過56式85加農炮900米直射距離整整1倍。不過,炮兵們顧不上這麼多了,他們集中火力,用了6發炮彈擊毀了蘇軍領頭的裝甲車。後又轉移火力,逐一消滅目標。即便是蘇軍縱深內的大口徑火炮對這個前出的炮陣地實施壓制射擊,紛飛的彈片打在炮盾上發出“叮叮”響,都沒能讓中國炮兵們“停止發言”。
戰鬥中,1輛T-62坦克從溝裏衝出來,企圖摧毀這2門85加農炮。雖然85加農炮的威力不足以對T-62構成致命威脅,命中其炮塔的穿甲彈也大多跳飛,但4、6班的戰士們並不灰心,他們執着地對敵實施急促射,終於命中了坦克的薄弱部位,將其打得冒起了滾滾濃煙。
3月15日的戰鬥直至17時17分才結束。我軍步炮協同,共擊毀擊傷敵坦克、裝甲車10餘輛,斃傷敵百餘人。其中,85加農炮413團3營的戰果幾近一半的比例。
3月17日15時,蘇軍又出動坦克、裝甲車掩護步兵侵入珍寶島,並向我2號、3號陣地及縱深進行炮擊,妄圖拖走3月15日被反坦克地雷炸斷履帶,癱瘓在我內河冰面上的T-62坦克。16時許,85加農炮413團3營奉命對入侵之敵實施炮擊。該營指戰員突破該型火炮6發∕分的設計極限,以體能極限換取最大限度地發揚火力。有的裝填手連續裝填幾十發炮彈,累得站不住了,就跪在地上繼續裝填。由於射速過快,火炮身管都被打紅了。戰鬥結束後檢查火炮時發現,所有火炮身管軍綠色保護漆都變成了銅褐色,這種情況是我軍炮兵過去歷次作戰都未曾有過的。
在18門85加農炮猛烈而又準確的火力打擊下,蘇軍坦克、裝甲車慌不擇路地逃離珍寶島。他們非但沒搶回那輛成為蘇軍侵略中國領土罪證的T-62坦克,反而又傷亡30餘人,還搭上了坦克、裝甲車各1輛。
56式85毫米加農炮在這場局部衝突中立了大功。不過,這並非這款二戰時期老炮的謝幕之戰。在整整10年後的對越自衞還擊戰中,這款老炮再次書寫了“大炮上刺刀”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