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楊瀾:一個媽媽最大的成功,就是學會放手,讓孩子成功離開自己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綜合

孩子是誰的?面對這樣的問題,相信有很多父母都會覺得有些奇怪,孩子是自己和伴侶的愛情結晶,當然是屬於他們的。

如果説父母給了孩子生命,那麼相信不會有任何人質疑,但是如果説父母能夠決定孩子的人生,未必顯得太過專橫霸道。

"一個媽媽的成功就是讓你的孩子成功的離開你。媽媽最終要放手,最終要讓他走向自己的世界,成就他自己的人生,這正是母愛最偉大的地方。所以你的孩子是誰的?其實,他是他自己的。他只是經過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但他並不是被我們佔有或是擁有的。"

這是楊瀾在一檔節目中説的話,孩子其實是他們自己的,哪怕是父母也沒有權利去決定或者控制孩子的一生。

孩子並不是我們的附屬品,他們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意識,只有認清這一點,父母才能培養出真正獨立、優秀的孩子。

01

為什麼家長喜歡控制孩子?

當人們處於患得患失的狀態時,內心便會出現極度的不安,這時想牢牢控制住身邊的事物,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帶給自己安全感。

所以家長喜歡控制孩子,恰恰是內心不健康的一種表現,也許是對自己失敗的人生感到不滿,又或者是希望自己成功的人生能夠被複制,所以往往會以過來人的經驗,打着為孩子好的名義控制孩子。

《小歡喜》中的宋倩,對女兒的控制幾乎變態,從生活到學習的方方面面,她都希望女兒能夠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

因為她擔心女兒不努力就沒有好的未來,因為她害怕本來就單身的自己會因為女兒的不夠優秀被他人更加的冷眼相待……

02

控制孩子真的好嗎?

有些家長也許會説,自己並不是想要控制孩子,只是本能的想去關心孩子。

關心孩子當然沒有錯,但是如果關心的過度,那麼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控制,父母總以為自己是孩子的保護傘,能夠為孩子遮風擋雨,阻擋一切困難。

但是他們卻沒有想過,孩子會長大,自己會變老,真的到了那個時候,孩子又該怎麼辦呢?

有人會説,中國的父母也許是世界上最辛苦的父母,從孩子出生起,他們就在操心,一直到孩子上小學,上中學,上大學。

甚至大學畢業後,他們還會操心孩子的工作,有人工作後又會操心孩子的婚姻,結了婚之後又會操心孩子的孩子……

但是在國外卻截然不同,他們成年之後父母幾乎就不會再承擔他們的任何費用,這個時候孩子就必須學會獨立的面對生活。

他們可以通過勤工儉學等方式獲取報酬,以此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收穫更多的除了金錢,還有經驗。

大家應該都看過賀歲片《囧媽》,人們在開懷大笑之餘,更多的應該是被片中深厚的母子之情所感動。

母親用盡各種方法來關心自己已經人到中年的兒子,從吃喝到感情,就怕孩子的營養不足,擔心孩子遇人不淑。

可是關鍵點在於,徐崢飾演的兒子早已成年,他完全有能力去主宰自己的人生。

所以當母親過度干涉他的生活,想要保護他的時候,徐崢並沒有感覺到一絲的幸福感,反而是迫不及待的想要逃離,因為這種過度的關心和保護對於他來説是一種壓力,甚至讓他感到窒息。

03

過度保護,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獨立

自然界中有一種現象叫做狐狸法則,當年幼的狐狸長大之後,便會被媽媽推離自己的身邊,讓它們獨自去生活。

在大自然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種看似有些殘忍的做法,恰恰讓狐狸懂得了如何自保如何生存。

但是在我們人類社會,父母卻遲遲不願意放手,只要他們尚有一點能力,就會不斷的發光發熱。

但是在對孩子的過度保護中,家長的控制慾越來越強,孩子的自理性會越來越差,當孩子已經習慣了依賴父母之後,他們便失去了獨自面對生活的能力。

所以才會有些孩子變成啃老族,才會有些孩子在三四十歲的時候依然會依賴父母。因為他們已經養成了習慣,甚至已經心安理得的享受。

這時父母也許才會開始抱怨孩子,但是他們卻沒有想過,孩子變成生活中的巨嬰,恰恰是他們一手造成。

04

如何避免過度保護?父母要學會適時放手,讓孩子成功離開自己

1、讓孩子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的能力隨着他們年齡的增長是會不斷增加的,確實他們在嬰兒時期幾乎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依靠父母,就是當他們兩歲之後,三歲之前,便會掌握一些生活中的技能。

比如自己穿褲子穿襪子穿鞋子,或者是幫父母丟垃圾,又或者是收拾自己的玩具。

對於這些簡單而又沒有危險性的事情,父母不妨放手讓孩子去嘗試。這不僅能夠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而且也會增強自己的責任感,讓他們盡努力為家庭做貢獻。

2、用勞動去創造財富

這原先是國外父母激勵孩子的一種方式,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被中國父母認可。

雖然孩子學習或者是做一些家務活本身就是應該他們做的事,但是為了激發孩子們更大的興趣,讓孩子的內在驅動力得以體現,父母也可以用適當的方式去獎勵孩子。

比如一定的物質獎勵,孩子可以用這些錢去購買他們自己的書籍或者是其他物品。

重要的並不是金錢數額的大小,而是要讓孩子知道賺錢的不易,懂得每一份收穫都需要通過付出來獲得。

3、學會慢慢放手

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被父母看見,當然也希望自己的需求立刻就能夠得到父母的滿足。

雖然立即滿足在短時間內能夠讓孩子更有動力,但是從長久來看卻並不是最好的方式,很有可能對孩子的吸引力會逐漸減弱。

父母不能夠對孩子過度保護,所以就應該利用延遲滿足去讓孩子明白真正的獎勵是什麼。

這要求我們應該學會延遲滿足,學會慢慢的放手,讓孩子能夠體會什麼才是真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