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一場大海戰,日軍雖重創美軍艦隊,卻在關鍵時刻掉頭撤了

美軍進軍太平洋的行動被稱作“瞭望塔行動”。美國海軍和空軍在由誰主導太平洋戰爭的問題上曾經產生巨大分歧,但最終達成了妥協,陸軍上將麥克阿瑟指揮陸軍部隊向西南太平洋推進,美國海軍及海軍陸戰隊則向日本本土逐步挺進。不過,二者之間的責任劃分並不嚴格,也不清晰,美國陸軍能夠而且的確參與了海軍的作戰行動,當然,美國陸軍也需要海軍提供支持。

二戰中的一場大海戰,日軍雖重創美軍艦隊,卻在關鍵時刻掉頭撤了

美國陸軍希望能夠主導太平洋戰場,但這個想法不太現實,因為這場戰爭本身就是一場海上機動作戰,美軍通過“蛙跳”作戰,在浩瀚的太平洋上進行逐島爭奪,一步一個腳印地向日本本土推進。當時,美軍進攻分成三個步驟:第一步,美國海軍負責進攻所羅門羣島東部島嶼,依次為瓜達爾卡納爾島、圖拉吉島和聖克魯斯島;第二階段,麥克阿瑟率軍登陸新幾內亞,佔領所羅門羣島;第三階段,麥克阿瑟率軍攻佔拉包爾。

美軍戰略轉守為攻,意味着要進行許多以前未曾嘗試過的海陸空協同作戰,他們不僅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學習,也需要大量時間進行物資準備。這一問題在所羅門羣島登陸作戰期間表現最為明顯。所羅門羣島海戰是首戰,準備工作十分倉促,美軍別無選擇,只能硬着頭皮前進。如果日本人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站穩腳跟,必將對美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海上通道構成威脅。而且,一旦等他們把島上的機場和海軍基地全部建成,將更加難以對付。因此,美軍必須趕在施工階段將其炸燬。

1942年8月7日,在海軍中將羅伯特·李·戈姆利的統一指揮下,美軍發起了瓜達爾卡納爾島和圖拉吉島登陸作戰行動。海軍少將特納指揮一支由19艘運輸艦組成的突擊編隊,上載着範德格里夫特少將麾下的海軍陸戰隊第1師共計19000人,向瓜達爾卡納爾島進發。

二戰中的一場大海戰,日軍雖重創美軍艦隊,卻在關鍵時刻掉頭撤了

擔任海空支援任務的是弗萊徹海軍中將的第61特混艦隊,其中有3艘航母,分別是“企業”號、“薩拉託加”號和“大黃蜂”號以及“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6艘巡洋艦和16艘驅逐艦。同時,英國皇家海軍少將克拉奇利麾下的8艘巡洋艦和16艘驅逐艦也參與其中。因在此前的中途島海戰中表現欠佳,美國海軍迅速撤換了“破壞者”魚雷轟炸機(道格拉斯公司生產),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無畏”俯衝轟炸機將大顯身手。

8月7日上午9時,美軍對瓜達爾卡納爾島進行了猛烈炮擊,由此拉開了登陸作戰行動的序幕。截至傍晚時分,已有11000名美軍士兵安全上岸,期間他們幾乎沒遇到任何抵抗。這是因為日軍根本沒有料到美國人會突然發起進攻,加之當時島上的大多數人都是建築工人,他們在美軍第一波炸彈落下來時,紛紛躲進了叢林之中。

眼看着機場就要建成,卻在第二天被美軍攻佔,並更名為亨德森基地。不過,美軍接下來卻遭到了島上日軍的猛烈還擊,範德格里夫特的部隊供應短缺,只能停止進攻。加之島上氣候炎熱潮濕,亨德森基地的工程更難完成。

8月8日夜到9日凌晨,日本海軍開始還擊。午夜時分,日本海軍中將三川軍一指揮日艦在薩沃島附近襲擊了盟軍5艘巡洋艦,其中包括美艦“阿斯托利亞”號、“芝加哥”號、“昆西”號、“文森斯”號和澳大利亞海軍戰艦“堪培拉”號以及停靠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以西、薩沃島附近保護登陸艦隊的6艘驅逐艦。三川集中了7艘巡洋艦和1艘驅逐艦,直接從拉包爾方向殺來,打了美軍一個措手不及。

二戰中的一場大海戰,日軍雖重創美軍艦隊,卻在關鍵時刻掉頭撤了

交戰雙方很快短兵相接,盟軍5艘巡洋艦全部受到重創,其中2艘於次日清晨沉沒,2艘發生傾覆,日軍只有三川的旗艦“鳥海”號重巡洋艦被擊中。三川明顯處於上風,但不知何故未能繼續將這種優勢發揮到底,他放棄攻擊正在登陸之中的美軍部隊,選擇了迅速撤退。期間,日軍“加古”號巡洋艦被美軍潛艇擊沉。

令人不解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半途而廢成了日軍海上作戰的一大特點,這種情況屢屢出現。相比較而言,日本人很少在運輸艦或登陸艦隊上岸之前,對其主動發動進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16 字。

轉載請註明: 二戰中的一場大海戰,日軍雖重創美軍艦隊,卻在關鍵時刻掉頭撤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