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暴雨還要下多久?
本文轉自【黑龍江日報】;
上圖:7月8日,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大港鎮鹽田中學被洪水圍困,經過消防救援人員近5個小時的救援,師生全部被安全轉移。(圖片來源: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
防汛形勢,十分嚴峻!7月12日11時,針對當前的汛情形勢,水利部將水旱災害防禦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
最近一個多月來,南方接連遭遇暴雨,多地降雨量刷新歷史紀錄。中央氣象台連續40天發佈暴雨預警。7月4日以來,212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2條河流超保,19條超歷史紀錄。近期,長江、淮河等流域,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湖泊處於超警戒水位。
今年南方的暴雨到底有多“暴”,原因是什麼?還要下多久,該怎麼防範?即將到來的“七下八上”北方主汛期,汛情和南方有何不同?經社君採訪了中國氣象局、水利部、應急管理部的專家,為您答疑解惑。
祝願大家平安度汛!
南方暴雨到底有多猛烈?
“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極端性強,局地強降水重疊度高。”國家氣候中心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室副研究員翟建青分析認為,6月以來南方暴雨具有這些特徵。
影響範圍廣,雨區集中重疊——
據國家氣候中心統計,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已出現15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
據中國氣象局統計,在6月27日到7月9日的南方暴雨過程中,累計雨量100毫米以上的覆蓋面積,高達288.7萬平方公里。
持續時間長——
6月份以來南方出現持續強降雨過程,從6月2日至7月12日6時,中央氣象台連續40天發佈暴雨預警,成為2007年開展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其中,6月12日至25日的暴雨,持續了兩週。
暴雨極端性強——
多地累計降雨量破紀錄。6月1日到7月6日,安徽、湖北、浙江、重慶4省(市)的累計降雨量,是1961年我國有系統氣象統計數據以來同期最高。部分地區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2倍。6月1日到7月9日,湖北、安徽、江蘇等省,一共有85個氣象觀測站的累計降水量超過了年降水量的一半;其中,安徽嶽西和祁門兩站的累計降水量,幾乎佔到年降水量的80%。
多地單日降雨量破紀錄。從7月7日早上8點到8日8點,江西省鄱陽縣蓮花山鄉一天的降水量,就高達538毫米,超過了北京常年一年的降水量。僅僅7月9日這一天,就有江西吉安等7個國家氣象觀測站單日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11個國家氣象觀測站突破7月極值。7月4到10日,重慶、貴州至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了今年以來的最強降雨,期間一共有31個觀測站的單日降雨量突破7月曆史極值,有13個觀測站的單日降雨量刷新了歷史紀錄。
多條河流及湖泊水位告急!
截至7月4日,全國17個省(區、市)共計335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比多年平均值多6成。7月4日以來,212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重慶綦江洪水15小時暴漲10.18米,為1951年有記錄以來最大洪水。6月1日到7月9日的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達到了369.9毫米,高於1998年同期,是1961年以來同期第一多。
7月11日晚,江西饒河鄱陽站水位突破1998年曆史極值。12日0時,江西鄱陽湖星子站水位超過1998年洪水水位22.52米,達到22.53米。這標誌着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歷史極值。
截至7月12日12時,今年以來洪澇災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27省(區、市)3789萬人次受災,141人死亡失蹤;2.8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353.2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22.3億元。
根據目前的監測數據,南方暴雨雖然猛烈,總體上看,仍比不過1998年的特大暴雨事件。翟建青分析認為,今年的暴雨雖然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但位置更偏北、綜合強度略偏低。暴雨的綜合強度,綜合考慮了暴雨的範圍、持續時間和雨量。6月27日到7月9日,我國南方暴雨的綜合強度排在有氣象記錄以來的第五位,而1998年的暴雨事件強度排在第一位。
上圖:近30天(6月13日—7月12日)我國降水實況圖(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台)
暴雨連連的原因是什麼?
今年夏天我國南方為啥暴雨不斷?
最直接的影響因素是氣象條件。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王永光告訴經社君,今年6月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副高)持續偏強,是南方暴雨的重要原因。副高西側引導來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輸送明顯偏強,為南方地區持續性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條件。
6月中旬以後,副高明顯北抬,江南北部到黃淮地區盛行西南風氣流,水汽輸送偏強;同時北方冷空氣頻繁南下,使得冷暖氣團在我國江南北部到黃淮地區交匯,形成持續性強降水,降水明顯偏多。
6月中下旬至今,雨帶一直停留在西南地區東部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是因為與梅雨相關的天氣系統相對穩定。
而更宏觀的背景,是全球氣候變化。
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頻次和強度,不斷增加。當地時間6月20日,位於北極圈內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維爾霍揚斯克測得38℃高温,刷新了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温度。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適應室主任黃磊表示,目前,尚無研究表明北極創紀錄高温與我國南方暴雨有直接聯繫,也很難將單獨的一次天氣氣候事件,例如最近的南方暴雨,直接歸因於全球氣候變暖。但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確實在增多增強,呈現出長期趨勢上的變化。
上圖:受上游來水、持續降雨等因素影響,長江漢口站水位連日來持續上漲,目前已超警戒水位。7月11日,長江救援隊隊員在江面上巡邏,江水已經淹沒至漢口江灘二級親水平台。
暴雨還要下多久?
據中央氣象台預計,7月中旬,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有50—12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5—8成,部分地區偏多2倍以上。
從7月中旬開始,隨着副高系統北抬,雨帶將向北移動。13日到16日,主要強降雨區域會出現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重慶東部、貴州北部等地還將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區有大暴雨。18日到20日,四川盆地東部、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南部等地,將有大到暴雨天氣。
專家提醒,相關地區和部門要警惕強降水疊加造成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受強降雨影響,部分河流、中小型水庫水位較高,有些已出現超警戒線水位的情況,需特別注意。公眾要警惕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城鄉內澇,同時要注意防範強對流天氣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上圖: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廣西融江水位暴漲。(圖片來源:新華社)
北方即將進入“七下八上”主汛期,防汛不能馬虎鬆懈!
目前的氣象預報顯示,7月下旬,我國東部雨帶將北抬到黃淮、華北至東北地區一帶,累計降雨量比常年偏多3—7成,局部地區偏多1倍以上。主要降雨時段為22日至23日,以及26日前後。
南方正在全力防汛抗災,北方也不能馬虎鬆懈。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張芳華表示,7月下旬,北方地區降雨開始明顯增多,進入“七下八上”的北方汛期關鍵時段,需注意強降雨尤其是局地強降雨導致的次生災害風險。
啥是“七下八上”?受季風氣候、地形地貌影響,我國雨帶每年從南向北移動。通常7月下旬至8月上旬,雨帶將從長江流域北抬到華北、東北,北方就會進入主汛期。
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副司長王章立介紹,據水利、氣象部門聯合預測,今年夏天,黃河中游、海河南系、松花江、遼河、長江中游洞庭湖水系、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等河流,都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防汛形勢不容樂觀。
上圖:7月9日,江西省景德鎮市茶山路有一名女子帶着7個月大的嬰兒,被洪水困在家中3天,消防員到達現場後,從窗口接力將嬰兒抱出。(圖片來源: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
北方汛情和南方有些不同之處,防汛時應根據北方特點,對症下藥。
北方的降雨高度集中。據水利部統計,北方地區“七下八上”期間的降雨量佔了全年的大多半,而且有時降雨強度大。例如,1963年8月海河特大暴雨,河北省邢台市內丘縣獐麼鄉24小時雨量高達951.5毫米,3天連續降雨1457毫米,7天降雨2050毫米,為我國大陸氣象記錄的最高值。
北方河流平時流量小,但洪水來了“威力”可不小。一些河道源短流急,洪水流速大、來勢猛,洪水形成時間短,可能猝不及防。應急管理部應急指揮專員張家團表示,每年“七下八上”是北方地區防汛關鍵期,北方河流洪水大多突發性很強,一些地區是常年‘老旱區’,缺乏面對短時強降雨和突發性洪澇的防汛防控經驗,加上工程體系仍存在不少短板,需要高度重視。
專家提醒,公眾要防患於未然,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收聽天氣預報預警。遠距離外出或旅遊時,要根據天氣變化,合理制定出行計劃。強降雨天氣發生時,儘量避免到山洪災害易發區,防止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