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發生黑人青年遭警察槍擊而癱瘓事件後,已持續數月的全美反種族歧視、反暴力執法抗議浪潮迎來新一輪高峯。美國總統特朗普9月1日到訪基諾沙市,力挺當地執法人員,並將抗議活動定性為“本土恐怖行為”,被輿論認為是煽動對立、“火上澆油”之舉。
有分析人士指出,眼下距離美國總統選舉僅剩兩個月,兩黨總統候選人均試圖通過消費該議題來爭取更多選票,但雙方説辭不僅難以改變當前的社會分裂危機,甚至可能加劇情況惡化,而根植在美國社會深層的種族歧視頑疾也仍會長期存在。
8月28日,人們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林肯紀念堂附近參加反種族歧視和暴力執法示威活動。圖自新華社
亂局升級
8月的最後一週,從基諾沙市到俄勒岡州波特蘭市,再到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美國警方對少數族裔暴力執法在全國引發的抗議浪潮被不斷推高。而與此同時,特朗普支持者同抗議者陷入衝突,甚至造成傷亡,美國多地局勢驟緊。
9月1日,特朗普到訪近期的抗議“熱點”基諾沙市。他感謝當地執法人員在應對抗議活動過程中的“出色表現”,稱遊行活動“不是和平抗議”,而是“反美國的”,甚至貼上“本土恐怖行為”標籤。
特朗普的基諾沙之行引發廣泛爭議。威斯康星州民主黨籍州長託尼·埃弗斯認為,特朗普的言行只會對當地彌合社會裂痕構成障礙。基諾沙市行政官員安迪·貝格擔憂,這“可能助長”當地民兵組織持槍上街。
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面對警察暴力與反種族歧視問題時,反覆強調“法律與秩序”,明確站在執法人員一方,以迎合自己的保守派支持羣體。《紐約時報》刊文稱,特朗普的表態着重突出騷亂中“左翼分子”的行為,卻有意忽略白人至上主義者和右翼團體,意在利用種族問題激化社會矛盾,以亂中取勝。
針鋒相對
種族議題歷來是美國大選的焦點之一,今年尤其受到關注。隨着選舉投票日臨近,共和、民主兩黨均在種族問題上做文章且日趨白熱化。
在8月31日的一場競選集會上,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指責特朗普“數年來一直在煽動暴力”,但也批評了抗議中的暴力行為。特朗普回擊説,拜登對警察的指責遠多於對“暴徒、無政府主義者、煽動分子和搶劫者”的抨擊,他聲稱若拜登獲勝,其治下的美國將永無“法律與秩序”。
民主黨與共和黨國會議員也針鋒相對,火藥味十足。美國加州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卡倫·巴斯認為,特朗普造訪基諾沙的“唯一目的”是加劇當地局勢動盪,使情況更加糟糕。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湯姆·科頓則抨擊眾多民主黨籍州長和市長對轄區內“犯罪”和“暴亂”事件激增應對不力,並屢屢拒絕聯邦政府向有關地區部署軍隊及國民警衞隊以維護秩序的要求。
分析人士指出,在種族問題上,兩黨間的對立已經勢同水火。在民主黨人看來,特朗普政府煽動種族仇恨、加劇社會分裂,是造成“系統性種族主義”的罪魁;而共和黨則攻擊民主黨人在當政的城市縱容抗議中的暴力行徑,是破壞“法律與秩序”的禍首。
撕裂難愈
種族問題是根植在美國社會深層難以解決的痼疾,而頻發的警察對黑人暴力執法事件成為一個個引爆民眾強烈種族情緒的導火索。然而,美國兩黨相互攻訐但卻都未能拿出有效解決方案,在黨爭日益激化的當下,美國社會撕裂之傷恐難癒合。
美國國土安全部前高級分析師達里爾·約翰遜認為,特朗普政府應對種族問題的做法體現出“政府職能失調和官僚主義已到達最糟糕的程度”。約翰遜説,特朗普攻擊左翼團體,卻對白人至上主義者視而不見,此類“荒謬”做法最終會令暴力事件籠罩下的美國人民遭殃。
不過,拜登目前對特朗普的抨擊措辭並未獲得民主黨內的一致認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民主黨人阿爾·沙普頓説,拜登需出言謹慎,若是過多強調抗議中的暴力成分,恐將失去倡導非暴力抗爭者的支持。
《紐約時報》網站日前刊文指出,日趨嚴重的政治極化和黨派偏見使美國公民越來越意識到,中間温和派被削弱,排他性讓民主倒退,幾乎沒有任何美國機構能夠解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