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最近浙江金華楊師傅,8年賣燒餅不動搖,結果買了7套房的事情,真的傳遍了大江南北。(我也是羨慕嫉妒恨啊。。。)

  自從賣煎餅的大媽一句“我月入3萬,差你一個雞蛋”經典語錄出來以後,楊師傅成為了第二個紅人事件。

  但是陷於我做環保行業的職業病習慣,我的第一反應竟然是:這麼多套房子,甲醛問題也要煩死了。

  這篇文章就總結了一些除甲醛的相關知識,給各位新房裝修的人看。

  【1】甲醛釋放的根源。

  甲醛釋放的根源在於,我們現在裝修材料的材質問題和數量過多。很多家庭都是用的環保材料裝修,但是因為過渡裝修導致甲醛污染居高不下。對此的建議,是儘量用環保材料、實木傢俱、還有不要過渡裝修(不要用太多的裝修材料,適宜的裝修材料即可。)

  【2】除甲醛的一些誤區。

  除甲醛避開誤區,就能事半功倍。對於很多網上謠傳的除甲醛方法,其實都是不管用的。比如洋葱、橘子皮、柚子皮、茶葉、鹽水等除甲醛都是收效甚微的。

  【3】除甲醛的一些實用方法。

  ① 通風法。

  很多人都知道通風法好用,但是不知道如何讓通風更有效果。在新家可以每個屋子放一個電暖爐,然後關窗開電暖爐一天,等第二天去新家打開窗户進行通風換氣。這樣的目的是利用高温加大甲醛釋放量,然後用通風來快速去除甲醛。但是這樣比較麻煩,我們一般都建議搭配其他方法一起用。

  ② 活性炭法。

  活性炭是使用歷史比較悠久的材料之一,吸附量大,效果不錯。因為其無法分解甲醛,所以1個月左右就會飽和,需要更換。一般新房頭一年需要更換10次左右。

  ③ 洛庭石法。

  洛庭石是除甲醛材料的新貴,原為高精度場所空氣淨化的原料,現在逐漸成為民用除甲醛主流材料之一。其主要的優點在於能分解甲醛,所以有效期長達3年以上,使用得當的話,理論有效期可達7年,正好符合甲醛釋放期長達3年以上的標準。

  ④ 植物法。

  我們新家買的植物,最好買一些美觀而且能去除甲醛的植物,(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除甲醛。)我們可以買一些綠蘿、吊蘭等植物,既美觀也能去除甲醛,但是注意,植物除甲醛只能作為輔助作用,效果並不大,但是聊勝於無。


  《水滸傳》中武大郎和潘金蓮的故事大家都是知道的,然而現實生活中有網友發現真有這麼一對“武大郎”和“潘金蓮”並上傳了視頻

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視頻中一位身材矮小的男子挑着擔賣着燒餅,身材相貌都像極了《水滸傳》中的“武大郎” ,而且男子還弄了兩面一樣的黃旗,看來是有意要模仿武大郎了

  看到路人他便大聲吆喝着——燒餅嘞,正宗武大郎燒餅咧——賣燒餅咧。別説這樣的打扮還確實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生意也不錯

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隨後從大家的交談中我們得知,男子原來是侏儒症患者所以才長不高,而他生後幫忙的漂亮女子便是他的妻子,由於身材矮小找不到合適了事情,於是才想到賣燒餅,不得不説真是生活不易啊,不過能有這麼一位不嫌棄他的好老婆還是很幸運了,你們覺得呢

  (2017-03-29)


  吳宗憲近日出席燒餅店開幕與女兒當起一日店長,現場發放燒餅給粉絲。除了人羣大排長龍外還造成交通大堵塞,足以可見綜藝天王的高人氣。明星賣燒餅,尊稱這叫體驗生活。

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李亞鵬也曾經帶着女兒到老家體驗生活,李嫣穿着粉色裙子與爸爸李亞鵬一起粉刷老宅,幹完活後李嫣還吃了一大碗羊肉熗鍋燴麪。之後還與爸爸一起鋤地除草,這哪裏是體驗勞作,分明就是春遊踏青。

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吃麪這事就不是犒勞了,明明就是吃美食嘛。李亞鵬對女兒也太好了吧。

  要説能夠經濟社會玩的最透還是要屬趙本山的女兒趙一涵,也就是微博大咖社會你球姐,人家直接利用自己的爸爸是趙本山這個賣點,直接開直播賣人氣賣粉絲,這看的粉絲老多了,於是光是收益就好幾十萬。

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明星的女兒就是幸福,可以有各種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惠,但是小編想説的是我們老百姓的女兒肯定沒有明星那麼星光閃耀,但是我們活得踏實。

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我們沒辦法和你們比,但是我們可以靠自己的雙手打拼。我們很驕傲。女兒加油,你是最棒的。媽媽和你一起努力。

  (2017-04-01)


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小編經常去菜市場,倒不是去買菜,而是紀錄這些賣菜商販的不容易,他們每天都是四五點鐘就到市場上來,忙忙碌碌一早晨招呼着賣菜,到了飯口也離不開自己的攤點去好好吃頓早飯。看看這位大哥,就是順勢拿起自己賣的黃瓜,伴着一個燒餅,一口黃瓜一口燒餅,肚子怕涼的還真的受不了。

  這位小夥子是賣白菜的,在人少的時候,趕緊拿起手裏的燒餅啃兩口,看得出來他很冷,身體蜷縮着,這個時候要是有一杯開水喝上就可以暖和一下,但這是多麼奢侈的事情。

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這位小夥子身體強壯,他是一手拿着西紅柿,一隻手啃着燒餅,如果幹吃燒餅還真的咽不下去,有了西紅柿,燒餅變得濕潤一些,好往下嚥。

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這位大嫂還是比前面幾位強一些,他是訂了飯,別人給送過來,但是卻吃不清閒,一會兒有人過來買菜,她就得停下手裏的筷子,雖然沒人過來,但是手機響了,一定的接電話,這是商機呀,丟不得。

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這些圍桌吃玉米麪條的老闆,他們是抽空出來的,吃起麪條來也是狼吞虎嚥,二三分鐘就把一頓飯吃完了,因為形成了習慣。

  你看這位大哥,着急忙慌,五塊錢買一碗麪條,快速吃完,好去給小販子裝車。

  這些經常在市場上賣菜的人,都練出來一個鐵胃,什麼都能往下裝,就是這樣冷風熱氣吃早餐,飢一頓飽一頓,他們也沒有太嚴重的胃病,小毛病還是有的,賣菜雖然很苦很累,只要掙着錢了,他們還是很高興的。

  這位老兄的黃瓜,吃了一大截,燒餅估計涼了。冷黃瓜加上涼燒餅,這些食物只有到肚子里加熱了。

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這位大嫂電話打了四五分鐘了,估計熱飯也變冷了,這些沒有假期的勞動者,常年吃不應時,奮戰在菜市場,就是靠着自己的辛苦掙點錢,真的是不容易。

  (2017-09-02)


  煎餅攤大媽一月可賺3萬?這位大叔賣燒餅攢7套房

  2017-09-03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金華大叔賣燒餅攢了7套房!他卻説這不算什麼……這些情感故事,一個比一個精彩金華大叔賣燒餅攢了7套房!他卻説這不算什麼……這些情感故事,一個比一個精彩)

  前段時間,北京的一個煎餅攤大媽火了。一名顧客拿到煎餅之後,堅持認為大媽少給自己打了一個雞蛋。大媽辯解不過,脱口而出:“我月入3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消息一出,網上熱議,許多網友表示深受刺激,評論區裏同時湧現出不少類似這個煎餅大媽的路邊攤隱形富豪。

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網絡配圖

  月入3萬元的煎餅大媽不是傳説。在金華市區賣了8年燒餅的楊師傅和記者談起這個話題時,坦言他靠一個個燒餅攢起家業、養兒育女,最多的時候手頭上有7套房子,還不包括店面。

  他説,這個行業很多人看不上眼,但是踏踏實實、穩穩當當,利潤也還好。話題一轉,談及子承父業的話題,他猶豫了:“留房子不如留手藝,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恐怕沒幾個能吃得了這份苦了。”

  網絡配圖

  金華早餐界的財富傳奇

  2009年,楊師傅37歲,家住農村,學過烹飪。為了養活一雙兒女,他賣過肉、打過工,村裏的紅白喜事,常請他去掌勺。攢下一些積蓄後,夫妻二人一商量,決定做做餐飲小本生意,於是就在市區的一個弄堂裏開了一家早餐店。

  楊師傅做燒餅,他老婆炸油條,維持生計不成問題。此後8年,楊師傅的青春就耗在了麪糰和烤爐裏。楊師傅做燒餅,從零基礎入行,受到吃貨們的追捧,還一度成為“網紅”,現在每天要賣三四百個。一個燒餅賣3元,一根油條賣2元,店裏還賣包子、饅頭、餛飩、豆漿、福建羹……70平方米的小店,7個人輪流招呼,還忙得暈頭轉向。一個月下來能賺多少?楊師傅説,刨除成本,至少有3萬元。

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剛開店的時候,楊師傅的燒餅賣2毛錢一個,現在的價格是原來的15倍。“原來吃份早餐兩三塊錢,大家吃得實惠吃得飽最重要。現在,一頓早飯吃下來,十幾塊錢很普遍。大家對口味的要求高多了,大老遠開着車來我這吃早飯的大有人在。”在金華早餐界,楊師傅並不是最賺錢的一個,“江南有一家賣紅糖饅頭的和市區一家連鎖煎餃店,一年可以賺7位數。”

  2009年底,楊師傅就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從那一年開始,他每隔兩三年就會投資一套房產,最多的時候,手上攢了7套房,還不包括店面。房產投資為楊師傅帶來了不菲的收益,但也有兩處商鋪投資,砸在了手裏,賣不掉、租不出,自己也用不上。“我不是個做大生意的人,嘗試過很多投資方式,還是憑手藝吃飯最穩當。這個行業很多人看不上眼,但是實打實、風險小,利潤也還好。”

  土燒餅漂洋過海,去了加拿大日本

  説起自己做的燒餅,楊師傅還是挺驕傲的。從進貨、和麪、調味,再到火候、時間的把控,他都有自己的一番摸索,最終抓住了一羣顧客的胃。楊師傅的燒餅,外酥裏嫩,第一口下去,尤其驚豔。

  餅皮上是密密麻麻的黑芝麻,被烘烤得飽滿噴香,一口咬下去,內裏裹着的是翠綠的香葱。和普通的燒餅不同的是,楊師傅燒餅的葱用料十足,薄薄的一層夾在餅間,其鮮嫩的口感與香脆的餅皮對比鮮明……每天,楊師傅的燒餅爐子前,都是等餅出爐的人,餅等人來買的情況少之又少。他説,做了這麼多年燒餅,最難的就是保持產品新鮮、穩定的質量,從顧客的反映來看,他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做得還不錯。

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今天早上5點鐘,店裏來了個大媽,説要買32個燒餅。當時我還在買菜進貨,6點回到店裏,她還在等我。”一爐燒餅25個,32個得等兩爐。楊師傅一邊烤餅,一邊和大媽閒聊起來。原來,這麼多燒餅都是要寄到上海的,大媽的女兒在那裏。

  “上海的餐飲比金華髮達啊,想吃什麼吃不到,再説這燒餅寄過去也沒有剛出爐的時候好吃吧?”楊師傅有點納悶。“她小時候我常帶她來你這兒吃早餐,她就喜歡吃這家的燒餅,每次回來都來吃一趟。最近,她剛換了工作,一時半會兒回不來,這不就饞了嗎,打電話讓我給她寄去。”大媽説,平時她也會給女兒寄吃的,但都是自己做的,餃子、餅、麪包都寄過,每次寄東西,還會貼上一張用便利貼寫的紙條,一條條地列好保存方法、加熱步驟。這次的燒餅便利貼,她是這麼寫的:“1.收到就放冰箱速凍;2.要吃的時候提前拿出來;3.灑些水在表皮;4.微波爐中火加熱1分鐘。注意:容易上火,不要暴飲暴食。———媽媽”

  網絡配圖

  前不久,還有一個60多歲的大爺在楊師傅店裏買了30個燒餅。這個大爺,楊師傅看着眼生,不是常客。談話中,他告訴楊師傅,自己旅居日本,這段時間回來探親。在國外的時候,常常想念家鄉的味道,特別是燒餅油條加豆漿的早餐組合。這次回來,他特意跑了好幾家店吃早餐,吃來吃去,覺得楊師傅的燒餅做得好,就決定帶些回去消解鄉愁。

  暑假裏,一個常客帶來了一支大部隊:兒子的台灣遊學生朋友們。“我兒子在台灣的時候,跟着他們品嚐了台灣味道。這次他們來做客,我帶他們來嚐嚐金華早餐。”

  還有一次,一個老年人訂燒餅,説是在加拿大定居的女兒想吃了……

  “我的小姨子在北方做生意多年,早些年回去帶的都是酥餅,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改為帶我家的燒餅了。”燒餅漂洋過海之後還好吃嗎?楊師傅笑着説,他也不知道,倒是從顧客口裏聽過千奇百怪的加熱方法,烤的蒸的煎的都有。“主要吃的還是一份鄉愁吧。不是有部片子叫《深夜食堂》嗎。其實我的店可以叫清晨食堂,客人來來往往都很有人情味的,做燒餅的時候我可以聽到各種信息。天天來的客人一段時間沒來,我也會惦記。你們坐辦公室的人可能體會不到這種感覺。”

  楊師傅説,他店裏的食材,用不起市場上最好的,但都是自己家裏人也都在吃的。“包子裏的蔬菜,是批發市場裏的中等貨;炸油條的油一個早上換兩次,是大豆油而不是棕櫚油;添加劑都是符合食用標準的,燒餅裏不放添加劑。大家來我店裏吃就是信任我,砸自己招牌的事不能做的。”

  機器暫時還代替不了燒餅師傅

  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互聯網改變了很多傳統行業,實體商品店受到電商平台的衝擊,餐飲行業則插上了外賣的翅膀。8年來,楊師傅的早餐店,倒是變化不大。

  “外賣不敢做。店裏等燒餅的人都排起長隊了,本來就是供不應求,哪裏有工夫接外賣的單子。”楊師傅也沒考慮開分店,店裏的核心技術———做燒餅,除了他沒有人能頂上,再開一家店,誰做?

  機器換人的想法,楊師傅倒是一直都有。早餐行業招人、留人太難了。店裏的5個工人,就做上午的早餐生意,楊師傅包吃包住,每人給3000元一個月,時不時還有人抱怨工作累、收入低。再説傳統手工做早餐,速度有點慢,如果機器能幫上忙,楊師傅就可以考慮擴張的問題了。這些年他陸續買了六七台機器,光是壓面機就有3台,大多都已閒置。兩台和麪機和的面只能用來做包子,做燒餅還遠遠不能達到楊師傅的要求。

  8年做一塊燒餅,楊師傅説,很多微妙的變化、技巧,目前的機器還難以匹敵。比方説發酵,冬天的時間和夏天的時間就不一樣;再説口味,夏天就應該比冬天淡一點;而火候、氣温不同,同樣的温度烤出來的餅也大不一樣。“我烤了這麼多年餅,每次開工前,都要放一塊麪粉進爐試試心裏才有底。光靠一成不變的機械程序,現在還做不出品質好的燒餅。至少在我的店裏,機器還代替不了燒餅師傅。”

  楊師傅最近聽説,上海一家著名的小籠包連鎖店引進了全自動包子機,他正打算去嚐嚐,如果口味不錯,他準備買一台回來。

  網絡配圖

  月薪3000元的早餐工作,留不住年輕人

  早餐行當不輕鬆。楊師傅的作息時間是這樣的:凌晨1點半起牀,和麪、發麪、醒面、買菜、進貨、拌餡……做好準備工作。發麪的時候,可以打個盹,但是又不能睡死。清晨4:30,工人們來了,包包子、蒸饅頭、做豆漿,食物的香氣在店裏瀰漫開來。到了5:30,楊師傅就開始生火,擀麪,準備迎接第一個顧客了。從這個時候開始一直到上午10點左右,楊師傅就一刻也不離開烤爐了。從擀麪到烤餅,十幾個步驟,他要一個人一氣呵成,再循環往復,一天要做掉100公斤麪粉。顧客排起長隊,絡繹不絕,他忙得連上廁所的工夫都沒有,最多隻有拿起案板上的涼茶喝上一口的時間。圍裙下面的襯衫早已被汗水浸透,手臂上的燙傷紅痕總是在“推陳出新”……客人走了,盤點生意、準備第二天的進貨清單、打掃衞生,直到吃完中飯,楊師傅才能休息。下午,是楊師傅補覺的時候。晚飯後,他睡得很早,因為第二天的工作馬上就要開始了。

  “我的睡眠總量不少,但是跟大多數人的作息時間都不一樣,人家睡覺的時候我幹活,人家上班的時候我睡覺。”早餐生意是停不下來的,一年到頭只有春節才能放個假,探親訪友都來不及,哪還有旅遊度假的時間。楊師傅夫妻倆,幾乎沒有帶兩個孩子一起外出歡度過週末,店裏忙不過來的時候,兩個孩子還得過來幫忙。楊師傅的娛樂時間比較少,和朋友聚會的時間也不多,大多數朋友也都是做餐飲行業的。有空的時候,楊師傅最喜歡去顧客口中新開的美食店,嚐嚐東西好不好吃,看看人家的店是怎麼管理的。

  45歲的楊師傅是店裏最年輕的一個,當年與他一起學廚藝的師兄弟,有的成了酒店大廚,有的自己開了飯店,只有他守着一家早餐店,日以繼夜地做燒餅。曾經也有90後的年輕人來他的店裏工作,有的是來拜師學藝的,有的是來打工的,但都沒留下來。幹得最長的,做了兩個多月;最快的,三天之後就走了。“吃不了苦,耐不住寂寞。在我這裏每天工作大概7個小時,賺3000元,他們更願意去送外賣。”楊師傅輕嘆了口氣説,勤快點的外賣員,一天可以做70單,每單至少能掙3元錢,相比堅守一家小店,跑腿的活更受年輕人的青睞。

  會不會讓子女做早餐行業?楊師傅沉思了一會兒,説了句:“太辛苦太枯燥了,至少現在他們還不會想做。”楊師傅説,他一直在考慮轉型升級的問題,希望換個大一點的店面,把環境、衞生、產品都做些提升,採取入股的方式再引入幾項特色小吃,換種經營模式來做燒餅油條店。到那個時候,店裏做的就不只是早餐的生意了,自己就不用從早到晚地為燒餅忙活了,或許就可以問問兒子願不願意來做燒餅了。“畢竟,留房子給他不如留手藝給他,踏踏實實地打拼過,就不容易學壞了。”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09-03)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417 字。

轉載請註明: 賣燒餅攢下7套房, 卻要擔心甲醛問題不敢入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