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在法國沿岸部署406毫米巨炮,可直轟英國本土


二戰德軍在法國沿岸部署406毫米巨炮,可直轟英國本土

大西洋壁壘(Atlantic Wall,也稱為大西洋牆)是近代歐洲史中規模最大的防禦設施,唯一可以在規模上和它相匹敵的是法國建造的馬奇諾防線。僅位於法國境內的大西洋壁壘就消耗了超過1700萬立方米的水泥和120萬噸鋼材,其建造費用為37億帝國馬克。為了讓這些抽象數字變得直觀一些,我們可以進行如下比較,上述鋼材消耗量相當於當時德國全年鋼鐵總產量的5%,與德國全年坦克生產所耗費的鋼材大致相同。

二戰德軍在法國沿岸部署406毫米巨炮,可直轟英國本土

■隆美爾元帥視察大西洋壁壘,這樣的大型防禦工程耗資巨大,其中大口徑重炮是防禦力量的重要組成環節。

1940年夏,隨着德軍在法國戰役中取得速勝,整個法國海岸落入軸心國的掌控之中,德國國防軍開始籌備兩棲進攻英國的“海獅”計劃。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發佈了第16號元首令,要求在加來半島建立海岸炮兵陣地用於封鎖多佛爾海峽(Dover),並掩護德國入侵艦隊起航階段航道的安全。由於建立海岸炮兵陣地需要耗費一定時間,第一批在指定區域就位的重炮部隊是於1940年8月開始陸續抵達的陸軍鐵道大炮。在鐵路大炮陸續抵達英吉利海峽沿岸之後,德國陸軍和海軍都開始着手將其他重型大炮部署到加來半島。德國海軍的方法是將其他地區現有海岸防禦工事上的火炮拆卸搬運到新的發射陣地,而德國陸軍則是通過抽調西牆(Westwall,即齊格菲防線)邊境防線和野戰部隊重炮團的火炮進行補充。

二戰德軍在法國沿岸部署406毫米巨炮,可直轟英國本土

■大西洋壁壘防線上部署的德國陸軍重炮。德國陸軍注重火炮的機動性,因此大量建造敞開式的炮位,在具有更大射界的同時便於隨時轉移;而德國海軍的大炮普遍口徑更大,且更注重防禦,所以更傾向於修築固定炮台,“林德曼”炮兵連所在的“林德曼炮台”就是典型的代表。

德國人從1941年開始陸續組建了四個火力強大的重炮連,它們射出的炮彈實際上可以直接飛抵英國多佛爾和福克斯通(Folkestone)海岸附近。這幾個重型炮兵連的名稱分別是:林德曼(Lindemann)、托特(Todt)、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Friedrich August)和大選帝侯(Grosser Kurfurst)炮兵連。德軍早在大西洋壁壘建成前就已經完成了炮兵部隊在加來半島的集結,並且這些部署都帶有很強的進攻色彩,其任務是支援德軍入侵英國的作戰行動而不是用於防禦。雖然這些炮兵部隊並不能算是大西洋壁壘工程的一部分,但由於它們頻繁出現在德國各類宣傳影片中,它們漸漸成為第三帝國歐洲堡壘的象徵。

■1941年修建中的“林德曼”炮兵連炮台,炮塔周圍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還在澆灌地基階段。

加來半島各炮兵連承擔的作戰任務隨着德國戰爭計劃的不斷改變也漸漸發生了變化。隨着“海獅”計劃在1940年冬壽終正寢,這些重炮部隊的任務轉變為海面炮火封鎖,炮擊所有駛入海峽的英國艦船。隨着作戰任務的改變,加來地區的鐵道大炮也開始逐漸被撤離,當德軍高層將注意力集中到東線戰場的“巴巴羅薩”行動時,鐵道大炮的撤離速度被進一步加快。1940年夏動工的用於部署重型大炮的工事仍在繼續建造,但這些工程在物資和人員供應上並沒有任何優先權,大多數位於加來半島的大型炮兵陣地直到1942年初都沒有完工。

■修建中的“林德曼”炮兵連炮台掩體,由於人工和原材料的匱乏,該連的三個主要炮兵陣地直到1942年中旬才竣工。

“林德曼”炮兵連屬於德國海軍,原名為“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海岸炮兵連,裝備了3門克虜伯SK C/34型406毫米火炮。這些火炮最初被部署在但澤附近的赫爾半島,以防備蘇聯海軍。但在1941年夏秋之際,隨着德國陸軍在東線戰場的順利推進,這些火炮暫時失去了用武之地,因此德國海軍決定把它們重新部署在法國加來地區,以打擊海峽之間以及對岸英國本土的目標。

SK C/34型406毫米火炮原本是為德國海軍H級新型戰列艦設計的艦炮,它們使用的炮台在德軍中的工程代號為S262型,長50米,寬47米,高17米,三座炮台分別被命名為“安東”、“布魯諾”和“凱撒”。“安東”和“凱撒”炮台在1942年6月投入使用,而“布魯諾”炮台於7月投入使用,但實際上即使在投入服役之時它們厚重的混凝土外壁還沒有最後完工。

■德軍H39型戰列艦彩繪圖,該艦主炮為8門SK C/34型406毫米火炮。因二戰爆發後該級艦停工取消建造,原先為其準備的406毫米巨炮便被挪為岸防炮使用。

■1942年中旬“林德曼”炮兵連的一座炮台正在舉行入役儀式。雖然此時炮台已經可以使用,但周圍的防禦工事還在繼續施工,後續收尾工作直到當年11月才全部完成。

“林德曼”炮兵連新的炮兵陣地選在距離加來不遠的盧瓦爾-莫特斯,位於布朗內茲角和海濱小鎮桑格特之間,每門炮都配有一個結構複雜的鋼筋混凝土全封閉炮台,整座炮台消耗水泥17000立方米。火炮被安裝在一個全裝甲結構的C/39型炮塔內,每座炮台都配有動力裝置和彈藥庫,生活設施一應俱全,能夠自給自足。所有3門重炮都有一個集中火力控制中心進行指揮,這個射控中心位於一座S100型碉堡中,配有一座大型光學測距儀,並且還能得到位於布朗內茲角的一座“維爾茨”FuMO214型海面搜索雷達和其他幾個炮兵觀察哨、測距所的協助。

■“林德曼”炮兵連主炮台內構示意圖,厚重的鋼筋混凝土包裹下是可旋轉的裝甲炮塔,以及配套的動力裝置、彈藥庫和生活設施。

■“林德曼”炮兵連全景圖,其主陣地為中間的3座406毫米炮炮台,周圍是輔助其射擊的各類炮兵觀察哨位、測距所和官兵生活場所。為了保護這3門珍貴的巨炮,德軍在四周還修建有完善的防禦陣地。

隨着新陣地的完工,“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海岸炮兵連的名稱改為“大德意志”海岸炮兵連,該連歸維爾納·羅考海岸炮兵上尉的第244海岸炮兵營指揮。1942年9月,為了紀念沉沒的“俾斯麥”號戰列艦,德國海軍用與艦同沉的該艦艦長恩斯特·林德曼海軍上校的名字重新命名這個炮兵連。1942年11月,該連所有406毫米炮台防禦工程全部完工, 此時攻守兼備的“林德曼”炮兵連成為英吉利海峽沿岸最具威力的德軍炮兵部隊之一,最遠可以對56公里之外的英國海岸進行炮擊行動,同時也絲毫不懼怕英軍的火力反制。


■恩斯特·林德曼(1894年3月28日-1941年5月27日),德國海軍戰列艦“俾斯麥”號第一任也是唯一的一任艦長。1941年5月24日的丹麥海峽之戰中,他指揮“俾斯麥”號擊沉英國皇家海軍“胡德”號戰列巡洋艦,重創“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但隨後遭到英軍優勢兵力的圍剿,於5月27日隨艦同沉,後追授騎士十字勳章。

■完工後的“林德曼”炮台一景,該連的406毫米巨炮對海峽中間的船隻以及對岸的英國本土都具有巨大的威懾作用。

■負責守衞“林德曼”炮台的一名德軍軍官和他的幾名手下在一起,其中一名士兵調皮地鑽進了406毫米巨炮的炮口裏。

在整個服役期間,“林德曼”炮兵連的3門巨炮總共發射了2450發炮彈,其中1242發是對海峽中航行的盟國船隻,593發對英國港口,235發對多佛爾,186發對英國海岸炮台,另有194發未記錄目標。作為當時德軍除了飛機和導彈之外唯一能夠直接攻擊英國本土的武器,“林德曼”炮台自然是英軍空襲的重點目標,而且對岸的英國海岸炮也常常進行炮火反擊。

■“林德曼”炮台的406毫米巨炮從炮台內部的混凝土碉堡裏探出,炮口指向大海,海峽對面就是英國本土。一名德國士兵正在取下炮口防護罩,這是射擊前的準備工作之一,旋轉的塔樓底部是捆好的炮彈藥包。

根據德方記錄,“林德曼”炮台遭到了超過1600次攻擊,其中有45次炮彈或炸彈直接命中了炮台。所有這些攻擊將炮台周圍的地面變得如同月球表面,但始終無法破壞炮台本身。在長達三年的相互炮擊中,只有2名德軍士兵陣亡。1944年6月6日,盟軍登陸部隊避開了大西洋壁壘上防守最為密集的加來地區,選擇德軍防禦力量相對薄弱的諾曼底上岸。1944年9月25日,加拿大“北肖爾郡”步兵團從後方包抄,最後攻佔了這座異常堅固的炮台,“林德曼”炮兵連的官兵只有無奈接受了成為戰俘的命運。

■由於地處英吉利海峽最前線,“林德曼”炮台周邊的土地被盟軍炮彈和炸彈搞得如同月球表面一般,但炮台本身卻從沒有遭到毀壞。

■“林德曼”炮台在1944年9月25日被加拿大軍隊攻克,圖為加軍官兵在戰後查看巨炮,可見炮台主體基本完好。

“林德曼”炮兵連的結局是大西洋壁壘防禦失敗的縮影,應證了沿海的綿長靜態防禦工事無法抵禦現代化的登陸部隊——無論對方是採取正面強攻還是迂迴攻擊,都無法取得防禦戰的勝利。二戰之後,在沿海大面積設防成為歷史,以“林德曼”炮台為代表的大西洋壁壘是這項悠久歐洲傳統的最後一個重要範例。半個世紀後,穿越英吉利海峽的歐洲隧道的修建形成了一個人工湖,將“林德曼”炮台的遺址淹沒。

■今日的“林德曼”炮台,已經被一片人工湖所淹沒,只留下周圍的個別輔助掩體保存下來。這個人工湖是由於1980年代海峽隧道的建設需要而形成的,用於容納泥漿碎石等建築廢料。

■德軍宣傳照片上的“林德曼”炮兵連重炮,炮口直指英國方向。該連是德軍派駐加來地區最強大的炮兵部隊之一,但最終成為大西洋壁壘防禦失敗的縮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73 字。

轉載請註明: 二戰德軍在法國沿岸部署406毫米巨炮,可直轟英國本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