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 如何走好“安全”之路?

電動自行車 如何走好“安全”之路?

綠色出行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電動自行車成為很多居民出行首選。然而,近年來隨着電動自行車保有量不斷上升,由於充電不規範、違規改裝改造等因素,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呈多發頻發趨勢。

“119消防宣傳日”到來,多地消防部門提醒,防範和治理電動自行車火災須“疏堵”結合,方能走好“安全”之路。

電動自行車火災

“奪命”只需百秒

電動自行車火災造成傷亡情形近幾年逐年增多。據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統計,近10年來,僅冬春季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電動自行車火災就有87起,死亡413人。

今年9月22日,上海市寶山區一居民住宅發生火災,造成5人死亡。經調查,起火原因為電動自行車在充電過程中鋰離子蓄電池發生故障。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上海市共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386起,造成20人死亡,16人受傷。

事實上,上海的情況在全國也較為普遍。記者從多地消防部門瞭解到,今年電動自行車火災亡人事故仍然處於多發頻髮狀態。“一些居民將電動自行車存放在樓梯間、走道,甚至推入室內充電。一旦發生火災,周圍易燃物會迅速被引燃,火焰和濃煙會封堵建築的安全出口、逃生通道,容易造成人員傷亡甚至羣死羣傷。”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隊宣傳員梅亮説。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防火監督處工程師尤建軍介紹,有關部門曾做過電動自行車模擬燃燒實驗:電動自行車在樓道內起火後104秒,局部空間温度達284攝氏度,煙氣温度達81攝氏度。“這種高温煙氣在室內水平方向傳播的速度為0.8米/秒,垂直方向為3至4米/秒。煙氣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及氰化物,人一旦吸入後很短時間內就會因中毒、缺氧窒息而死亡。”尤建軍説。

“入户充電、人電同屋”

導致火災事故頻發

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上海市1.3萬個居民小區中,僅4000餘個小區加裝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場所。此外,部分充電設施佈局不合理,日常維護管理不到位,缺乏消防設施設備,難以滿足居民安全充電需求,變相滋長了“入户充電、人電同屋”亂象,大大增加了火災風險。

記者走訪南京多個小區發現,部分老舊小區內依然有“飛線”充電現象。一些電動自行車棚年久失修,空間狹小、閉塞,堆有雜物,“飛線”引入其中充電,安全隱患較大。

南京市民梁女士説,2018年底,她所在的小區雖然改造了電動自行車棚,但卻採用塑料棚頂,很容易氧化、漏雨,引燃電動自行車的風險很大。2019年新車棚就因為漏雨引發火災,電動自行車被燒了一排。

“違規改裝改造電動自行車,也是導致火災多發的重要原因。”尤建軍説,當前一些外賣、快遞從業人員,為追求電動自行車速度和延長續航時間,違規改裝或加裝大容量蓄電池、大功率電機,違規串接蓄電池、使用不匹配充電器,有的還加裝可燃裝飾材料。另外,一些居民在電動自行車發生故障無法使用時,為貪圖便宜選擇非正規門店和非專業人士進行維修,或者自己進行維修,增加火災風險。

防範和治理電動自行車火災

須“疏堵”結合

為有效消除電動自行車火災安全隱患,全國多地已立法從嚴治理。

今年5月1日實施的《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規定,業主、物業使用人、物業服務人等不得違規私拉電線、電纜為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和電動三輪車等充電;7月1日起施行的《江蘇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規定,禁止違反用電安全要求私拉電線和插座為電動自行車充電。

北京市西城區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二處副處長張桐表示,電動自行車火災的防範和治理須“疏堵”結合,既要從源頭上規範老百姓的充電行為,又要為其提供安全、便捷的充電場所。

為了不讓電動自行車“進樓”,北京市西城區在一些條件成熟的社區加裝電動自行車樓宇阻入系統,一旦有車進入電梯,阻入系統會第一時間識別,整個電梯會暫時失效。

南京市鼓樓區寧海路街道天津新村社區黨委書記蔣建祥建議,老舊小區改造除了關注電梯加裝、道路整修等方面,還應重視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建設;相關部門要強化源頭監管,嚴厲處罰產品質量不合格的電動自行車生產廠家。文圖均據新華社

來源:成都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0 字。

轉載請註明: 電動自行車 如何走好“安全”之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