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在新國際格局下走向何方?這些大咖這麼看

(文/鄒魯 沈丹琳)

在12月初召開的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中,來自12個國家的32位國際知名專家,就世界大勢、安全風險、大國關係等多個熱點問題“華山論劍”,他們在觀點交鋒中碰撞出的很多思想火花引人深思。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推動國際格局加速演變。對於國際格局的演變方向,雖然各國專家意見不一,但是有一點是大家都認同的,即單極秩序已經不復存在,大國競爭不可避免地加劇。

例如,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戰略和防務研究中心名譽教授休·懷特認為,冷戰後美國領導下的單極秩序不可持續,正在分崩離析。因為美國實力不足以支撐這種單極秩序,而且美國的領導力對世界其他地區大國的吸引力也不夠。不過,他同時指出,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仍然是獨一無二的,美國將繼續在全球秩序中發揮重要作用。

印度三軍協會研究所傑出研究員拉凱什·辛格·巴達烏利亞也指出,以前全球秩序主要是由西方尤其是美國主導的,亞洲是這種穩定秩序的受益者。如今,美國的實力在下降,多個權力中心開始挑戰現存的地緣政治秩序。他認為,不論是在全球範圍內,還是在印太地區,為了爭取規則設定權、重新構建全球經濟和安全體系,國家間競爭日益加劇。

瑞典安全和發展政策研究所所長、聯合創始人施萬通認為,新冠疫情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國際體系,但加速了國際體系的演化,他認為疫情暴露出了一些之前沒有預見到的挑戰。世界日益兩極分化,新冠疫情帶來了消極的發展趨勢,會增加不同政治體系之間的衝突。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朱峯認為,回望過去一年的國際形勢可以發現,新冠疫情不僅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公共健康威脅,還成為改變國際權力結構和地緣政治形勢的最大變量,不光在亞太地區,在全世界都是如此。而美國則擔憂這種權力結構的改變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轉移。

可見,各國學者都認同,如今的世界不再是一家獨霸的單極世界,但是對國際格局的演化方向,大家存在分歧。不過,在各國專家眼中,無論國際局勢如何變幻,中國是他們在討論未來格局時都繞不開的話題。

例如,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閻學通認為,世界不會回到冷戰時代,但也不會回到後冷戰時代,我們現在正進入中美之間兩極競爭塑造世界總體格局的時代。同時,其他強國對聯盟的依賴性減弱,這些國家不希望就某一問題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取而代之的是,他們會在A問題上支持中國,在B問題上支持美國。這些強國奉行的這種對沖戰略導致未來的國際秩序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他將這種國際格局稱為“不安的和平”。

不過,中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講席教授、全球及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並不認為目前的世界是一個兩極世界,他指出,兩極化意味着其他國家需要選邊站,就像冷戰期間美蘇領導兩個對立陣營一樣。現在除了中美兩國,俄羅斯也是一個大國,儘管實力在衰落,另外還存在很多像印度這樣的地區性大國。因此,他認為現在是一個多極化世界。

對於國際格局發展方向,休·懷特則指出,美國在中東、歐洲和亞洲面臨着對其全球領導模式的重大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來自亞洲。他認為,有必要在亞洲構建新的地區秩序,以便反映像中國這樣的地區大國的利益。但他指出,新秩序在形成過程中有發生衝突的風險,因為中美之間存在根本性的戰略競爭。中國在亞洲要建立一種發揮更大領導力的秩序,並可能取代美國作為亞洲的主要力量;而美國會繼續努力延續在亞洲的舊領導秩序,如果中國試圖將美國完全擠出亞洲,中美之間就有發生衝突的危險。

研討會上,不少專家都對大國競爭尤其是中美競爭加劇感到擔憂,對於如何發展中美關係,如何管控分歧以減少衝突,這些專家也都紛紛獻計獻策。

例如,美國哈佛大學傑出服務榮休教授、肯尼迪政府學院前院長約瑟夫·奈認為,中美之間不是新冷戰,也不僅僅是大國競爭,而是“合作性競爭”關係。“合作性競爭”是指在兩國某些領域會有競爭,但另一些領域則會合作。競爭與合作同時發生,因此雙方必須學會如何管控這種“合作性競爭”,確保其不會走向失控。

美國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建議中美關係改善可以從三個層次入手。第一個是高層之間的會晤;第二個是專業層級,更多由專業人員來處理政治上的問題。最後一個層級是工作層級,負責處理兩國之間的具體問題。

休·懷特則指出,中美有可能相互低估對方在競爭中的決心,使得南海和台灣成為危機爆發點,因此,兩國之間必須實現某種程度的和解。

閻學通建議,中美兩國應就雙邊關係的性質達成共識,即中美關係的核心是競爭。只有這樣,雙方才會去討論如何管理競爭,怎樣防止競爭關係升級到戰爭。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李明江則充分肯定了中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意義。他認為,中國加入CPTPP有助於中美關係在某種程度上實現穩定。為了符合加入CPTPP的條件,中國將進行一些深層次的結構性改革,而這些改革將幾乎自動地解決中美之間以及中國與歐盟之間存在的一些棘手問題。而且增加這些大國在經濟上的相互依存度也有利於全球戰略穩定。

總之,雖然約瑟夫·奈和傅高義等美國學者認為拜登就任之後,因為其政府的可預測性和專業性,中美關係將迎來改善契機。但中國學者大多認為美國看待中國崛起的心態以及美國國內的政治氛圍,決定了中美關係的競爭實質不會改變,拜登政府會通過多邊主義遏制中國,還會針對中國加大推行價值觀外交的力度。

簡而言之,中國學者對中美關係的複雜性和嚴峻性有着清醒認識。其實,中國方面希望中美雙方能夠合作共贏,但同時中國也將牢牢把握主動權,堅持底線思維,做好應對問題和困難的準備。

來源:參考消息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76 字。

轉載請註明: 中美關係在新國際格局下走向何方?這些大咖這麼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