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方承認搞砸對華關係令經濟受創,可仍有恃無恐,賭G7出手相助?
最近澳大利亞的日子不太好過。在大麥、牛肉對華出口受挫、“旅遊警告”和“留學預警”相繼發佈之後,澳貿易部長在6月10日承認澳大利亞經濟將受到打擊。
可惜的是,儘管澳方不是不明白遭受這4次打擊的原因,但卻選擇了繼續“頭鐵”。據路透社6月11日報道,澳大利亞首腦莫里森就對華關係惡化一事發表看法,竟聲稱不會向威脅屈服。在參加澳大利亞電台2GB的一個節目時,莫里森強調:澳大利亞固然是一個開放的貿易國家,但不會因為脅迫而改變自己的價值觀。
面對質疑,莫里森還巧言令色地狡辯:“澳大拉亞的華裔在疫情裏遭遇種族歧視”的説法是荒謬的,這不是來自他們高層的聲明。
至於針對澳大利亞的“2020年第1號留學預警”,莫里森避而不談留學生們受到的歧視與面臨的危險,反而大肆吹噓澳大利亞的教育產品和服務有多麼“優質”,還聲稱別國公民會根據自身判斷選擇澳大利亞。
就在6月6日,澳方無視大量事實,妄稱“旅遊警告”缺乏事實根據,還聲稱“從未出現針對華人的暴力事件”。睜眼説瞎話到了這個地步,沒救了。就連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在6月7日都報道稱,僅在4月的一個星期裏就連續發生3起針對華人家庭的種族主義襲擊……這些,堪培拉方面都視而不見,這恐怕才是最嚴重的種族歧視。
總之,澳方無視本國疫情和種族歧視的嚴重性,一味粉飾太平和掩飾矛盾,拒絕承認存在的種種問題。這種態度無疑既傲慢又虛偽。澳方到現在為止都毫無悔改之意,反而倒打一耙,仍然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俯視亞洲國家。
如果澳大利亞真的如此“堅貞不屈”、真有這個“傲骨”也就罷了,可惜的是,澳方並沒有自己所形容的那樣強硬。
打完嘴炮、過了嘴癮之後,澳方並沒有一條道走到黑的勇氣。該國貿易部長伯明翰一直急着對華進行溝通。當然,伯明翰連續碰了釘子,現在都不知道對話的大門朝哪開,但這不能掩蓋澳方一邊標榜大無畏、一邊尋求諒解的事實。
澳方雖然表裏不一,但並不傻,知道為何遭受4輪打擊。從挑頭髮動“國際調查”、與美英加一起發佈干涉別國內政的聯合聲明、與印度加強軍事聯繫、再到針對特定國家的企業而修改“外國投資法”,一樁樁一件件,澳方乾的都是損人不利己的蠢事。
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最大的進口國、最大的遊客來源地,澳大利亞的繁榮其實與中國的崛起緊密聯繫在一起。但澳方卻天真地以為遏制了大國崛起並不影響其經濟利益。將自己最大的貿易伙伴定義為“敵手”,同時還要竭力從對方那裏持續獲得經貿利益,澳方最好不要醒過來,以免好夢破碎。
事已至此,澳方如今等於是進入了一個賭局,連輸了4把之後,還要繼續押上籌碼,以為可以最後翻盤。而堪培拉方面似乎將翻盤的希望寄託在G7峯會和西方國家的集體施壓上。
堪培拉方面似乎覺得,只要藉助西方集團之力持續對華施壓,那麼對方肯定會妥協,這樣一來澳大利亞也能趁這個機會成功解套。
就在6月6日,美英德日澳加瑞挪這8個西方國家和歐洲議會的一撮議員宣佈成立一個“對華策略跨國議會聯盟”,宣稱要應對共同的“威脅”。這個草台班子是西方對華強硬派的一個集合,體現出對華進行圍堵的不良意圖。
而特朗普放話要邀請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韓國參加在美國舉行的G7峯會勢必讓澳方感到鼓舞,安倍在6月10日表示日本要在G7峯會上牽頭起草一份涉華聯合聲明,恐怕也對澳方產生了某種激勵。
在短時間內,澳方又會像打了雞血一般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不過仔細觀察可以發現,能夠真正為澳大利亞提供實質幫助的國家為0。特朗普不過是把澳大利亞當成一個附庸和工具,為自己的選戰服務,而日本的做法更像是完成某種“規定動作”,以避免美英等國的指責,更想借G7的機制來找到“大國存在感”。
美國現在不願再為盟友安全付出過多代價,特朗普為了報復德國,甚至不顧大局要從德國撤出15000兵力。至於地位遠不如德國的澳大利亞,又能得到美國多少幫助?恐怕不被美方薅羊毛就應該萬幸了。
澳方很快就應該明白,在吵吵嚷嚷地對華“施壓”之後,別的國家都是脱了戲服便該幹嘛幹嘛,譬如英國商界就要求倫敦方面適可而止,不要搞砸對華關係。真正入戲的恐怕只有死抱着優越感不放的澳大利亞。
面對西方的圍堵,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澳大利亞最好不要自己把臉湊得太近,現在回頭還來得及,否則就將成為殺雞給猴看的那個“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