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關閉領事館到驅逐外交人員,兩國一旦斷交,下一步會是開戰嗎?
近期,有關駐外機構關閉與國際外交關係的話題,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焦點。作為國與國建交和關係狀態的表現之一,大使館、領事館和代辦處等駐外機構有着極強的象徵意義,從中可推測出不少有價值的信息。
從駐外機構級別上看,領事館要低於大使館,受大使館管轄,領事也是級別低於大使的外交官員。這種級別差距不僅體現在職務和權限上,也表現在於他國享受的外交禮賓待遇上。一國駐他國的大使館基本只有一個,但領事館可以有多座。
領事館一般會設立在邦交國政治、經濟、貿易或文化等相對發達的主要城市,負責本國在該地區內的僑民管理和其他領事工作,如簽證的辦理和延期等。若領事館關閉,最先影響到的就是這些業務的正常進行。考慮到一些國家的領土面積,發達地區數量和區位等因素,建交的兩國通常會互設大使館,但不一定會互設領事館。
而當兩國關係出現波折時,駐外機構往往會最先受到波及。不過應該明確的一點是,關閉領事館的分量比不上大使館的關閉和互相驅逐外交人員。換句話説,領事館的關閉不等於斷交,只要雙方仍維持着大使級外交關係,就説明兩國仍處於相對正常乃至友好的狀態。
有意思的是,即便兩個國家斷交,互相撤銷大使館,但領事館或是比領事館級別更低的代辦處仍有可能相互存在於對方境內。除非雙方完完全全地驅逐對方一切外交人員和機構,才基本等同於“徹徹底底的斷交”。
於是乎,第二個問題來了。斷交後,是不是就意味着兩個國家即將進入戰爭狀態?其實也並非如此,不妨舉幾個生動的例子來説明此事:
2008年8月1日,格魯吉亞軍隊突然對南奧塞梯發動進攻。8月8日,俄羅斯以保護國民為由介入戰鬥,俄軍進入南奧塞梯,對當面的格魯吉亞軍隊展開攻勢。五天的俄格戰爭打下來,損失慘重的格魯吉亞方面被迫撤出南奧塞梯,俄軍也於8月15日至22日撤離。
經此一戰,俄羅斯與格魯吉亞斷交,兩國互相撤離了駐對方國家的大使館,經貿協定終止,且均關閉了邊界。但事實上,俄羅斯與格魯吉亞只能算是終止了雙邊外交,並不等同於徹徹底底的毫無聯繫。俄方名義上撤銷了駐格魯吉亞大使館,其實只是將原本的使館建築改了個名字,叫“瑞士聯邦駐格魯吉亞使館俄羅斯利益代表處”。
之所以扯上了瑞士,是因為身為“永久中立國”的瑞士曾積極調停兩國戰爭,且表現得相對“不偏不倚”。這個“瑞士聯邦駐格魯吉亞使館俄羅斯利益代表處”,從法律層面來講由瑞士管理,其實裏面仍是俄方官員辦公。若有格魯吉亞人要去俄羅斯,也還是到這裏辦簽證。俄格戰爭十二年後的今天,兩國在經貿、文化和教育等領域的交流逐漸恢復,只是一直沒有復交。
相比之下,俄羅斯與烏克蘭都在烏東部地區大打出手了這麼多年,真刀真槍地正面硬剛。但直到如今,兩國仍各自在對方首都設有大使館,烏克蘭哈爾科夫、利沃夫和敖德薩的俄羅斯領事館也正常辦公。同時,儘管俄烏自貿協定和友好協定已終止,但俄羅斯並未停止對烏克蘭提供天然氣……
如果説這些國家離我們稍微有點遠,那不如舉一個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案例,即當年的對越自衞反擊戰。當然,這件事也體現出了我們高超的外交謀略。
自1979年的短促交戰後,我們同越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處於邊境衝突狀態中。但即便如此,兩國依舊互設大使,並未撤回外交人員。從法律角度來説,雙邊外交狀態正常,站在國際法的層面上看,誰都沒有向對方宣戰或應戰。
如此操作,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規避來自蘇聯的壓力。在1978年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友好合作條約》(簡稱《蘇越條約》)中,明確包含軍事合作條款,即一方受到第三國攻擊和入侵時,另一方將無條件提供軍事援助。而在現代國際法被普遍承認和應用的背景下,只有相互宣戰和應戰,才等於爆發了真正意義上的戰爭。既然如此,不宣戰且維持大使級外交,在法理上就等於沒有進入戰爭狀態,蘇聯也無正當理由介入。
因此,説了這麼多,主要是想表達清楚一個意思,即關閉領事館乃至大使館,不等於兩國徹徹底底斷絕聯繫。即便是徹底斷交,也不等於下一步就是戰爭。一國駐外機構的有無和級別,只是外交姿態與關係親疏的表現,至於戰爭則是效率最低且成本最高昂的外交手段,二者並不能就此劃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