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復旦大學教授李蔭華夫婦捐資百萬在家鄉東台設立“申淑儀”助學金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綜合

  10月17日,記者從東台市紅十會和東台市教育局獲悉,復旦大學退休教授李蔭華夫婦捐資百萬設立“申淑儀助學金”,用以幫助東台中學和安豐中學家庭經濟困難的優秀學生完成學業。幾天前,助學資金已經全部轉到東台紅會賬户。

  李蔭華教授。

  李蔭華,1940年2月出生於東台,1959年畢業於東台中學,同年入讀復旦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他是復旦大學英語教授,亞洲英語學會(Asia TEFL)副會長。曾任教育部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1996~2000年)、主任(2001~2005年)。1999年《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主要修訂者之一。2004年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制定組組長。

  “大伯多年前就表示了這個願望,後來同紅十字會聯繫上,才圓了心願。”李蔭華教授的侄子李傑(受委託人)介紹,大伯兄弟姊妹六個,但最終家庭只供了他讀書走了出去,“他的意思是很早就離開了家鄉,沒有辦法在母親膝下盡孝,報答母親的恩情,他和伯母商量,以母親申淑儀的名義設立助學金,一是紀念母親,二是真正讓一些家庭經濟困難但學習優秀的孩子能夠安心讀書。”

  李傑還告訴記者,因為大伯李蔭華曾在東台中學讀書,奶奶申淑儀是安豐人,為了感恩,所以助學金將定向幫助東台中學和安豐中學的學生。

  記者從東台中學和安豐中學瞭解到,校方將嚴格按照捐贈人的要求,嚴格篩選資助對象。這百萬助學金將在10年內全部用於兩所學校的被資助對象上。東台市紅十字會將按照捐贈人和省紅十字會要求做好捐贈資金的管理和服務工作。(


  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在公開演講時指出:我贊成對孩子真的要嚴格。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孩子還必須管教、必須懲戒,必須讓他知道教育絕不僅僅是快樂的,學習絕不僅僅是快樂的!現在的教育面臨着巨大的衝突,根本就不能按照一般的教育學理論思考。在某種程度上,教育是應該跟社會“對着唱的”。老師不應該去揣摩家長、孩子的心思,不停地對孩子讓步、對家長讓步。

  我打算以一個學生、一個家長、一個老師的身份,來談一談我對教育的看法。

  對於中國當下教育的看法,坦率地説,我只有四個字——“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中國今天的教育。為什麼?因為在我看來,今天我們對中國教育所有的看法也許都起源於一種錯誤,今天我們沒有認真思考到底什麼是教育。

  我們在不斷讓步,為自己找理由,為孩子們開脱。我想説,教育不是這樣,也不應該是這樣。

  中國的教育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而我不相信所有問題都有解決辦法。我們這個民族現在有一個奇怪的心態,就是不怕有問題,只要找到辦法,問題總能解決。我要告訴大家,這是謊言,有些問題將永遠無法解決。舉一個例子:一個人得了癌症,如果早期發現還可以治療,如果發現了卻不去治療,或者用更壞的辦法去對待,或者説縱容它發展,到了癌症晚期再去治療,還有用嗎?沒有用。

  中國正面臨很多人類史上從未面臨的問題

  我想,中國教育可能就是這個情況。今天,我們看到了太多的教育的問題,我們也給出了很多理由,也有很多理論,也在做很多努力。但是請大家捫心自問,你們相信中國的教育還有救嗎?恐怕很難説。我個人不相信。為什麼?我們的腦海裏有太多似是而非的想法。中國正面臨着很多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面臨過的問題。

  比如獨生子女,獨生子女是自地球上有人類這個物種以來所出現的一個從來沒有過的“亞種”,在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那麼多沒有兄弟姐妹的人在那麼短時間內,有計劃地出現在一個國家。請別忘記了,我們所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是針對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今天,我們的教育者在拼命反思,但是別忘了,接受教育的對象的主體已經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亞種”了。我們沒有辦法,不知道怎麼教育這些孩子。千萬不要以為他們和我們是一樣的,他們和我們不一樣,甚至可能完全不一樣。

  我們今天講快樂教育,講我們的童年很快樂。可是,我們的童年快樂嗎?至少我一點都不快樂。回憶一般都是虛幻的、快樂的,“好了傷疤忘了疼”。在座的我們,只要上過大學的,誰不是一路考試拼上來的?我們小時候也有不少作業,我們小時候還吃不飽飯,有時候還被老師揍兩下、罵兩句。

  憑什麼教育是快樂的?我實在想不通,教育怎麼一定是快樂的?恐怕被國外教育搞暈了吧!

  教育裏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這是不言而喻的。我們憑什麼對註定將要接替我們的子孫讓步,我想不明白。

  對孩子的管教除了快樂 還要有教育和懲戒

  使其理解學習的重要性

  所以我想,我贊成對孩子真的要嚴格。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孩子還必須管教、必須懲戒,必須讓他知道教育絕不僅僅是快樂的,學習絕不僅僅是快樂的!當你意識到學習是快樂的時候,這位學生就很可能將來要成為俞校長了!如果一個人能夠在學習中感到快樂,那就很可能成為大師級人物!絕大多數人是不會的。絕大多數孩子是不得不學,是為了某種目的或知道學習對其一生的重要性不得不去學的!

  我們要告訴孩子,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如果在全社會形成家長對孩子讓步的氛圍,以後的孩子是很可怕的,我們的未來是很可怕的,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是接不住中國未來發展的重擔的。現在,孩子進一步,社會讓一步;孩子進一步,老師讓一步;孩子進一步,家長讓一步。家長心疼孩子,老師也心疼孩子。就是獨生子女鬧的!這樣的教育怎麼行?更何況,現在的教育面臨着巨大的衝突,根本就不能按照一般的教育學理論思考。

  我父親受過很好的教育,但他就看不得兒子教育孫子。有一次,我教訓孩子,我父親在旁邊就有些不愉快。我兒子説:“爸爸,你為什麼用這種口氣跟我説話?”我説:“因為你錯了。”他説:“錯了也不能用這樣的口氣跟我説話。”我説:“《三字經》沒讀過?”他説:“你不就是想説 ‘養不教,父之過’嗎?”我説:“是啊。”他説:“你前兩天不還講《弟子規》的嗎?《弟子規》裏説‘守孝悌,次謹信’你都不讓你老爸高興,憑什麼我讓我老爸高興?”這件事就説明,我們的傳統教育在今天已經全然崩塌,我們正面臨着根本的衝突。作為家長,我倒是希望如果我兒子的老師看他不成器,揍他兩下,罰站一會兒,這是應該的。教育部就應該定出這樣的規則,對學生要有懲戒。

  過度的自信鼓勵將“摧毀”下一代

  我們現在都説鼓勵孩子的自信心,讚揚他,鼓勵他有自信,這是對的,但是不能過度。在這種教育下的孩子將來到社會,他面臨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毀。我們應該告訴孩子,這個社會是殘酷的、不公平的,要準備受到很多委屈,早受到委屈,早得到鍛鍊。

  如果校長、老師懲戒確實犯了錯的我的孩子,甚至揍他幾下,我會感謝老師。我相信,大多數老師是有大愛的。我希望老師一手拿着胡蘿蔔,一手還得拿着大棒。再不要簡單地這麼説了,快樂教育、素質教育、快樂學習、成功教育,都成功還了得?我看教育孩子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挺好!

  我覺得,教育是最真實的事情,老師不應該去揣摩家長、孩子的心思,不停地對孩子讓步、對家長讓步。所以,到今天我對中國教育還是四個字——“我不相信”。

  孩子考不考國內的名牌大學我無所謂,我只希望他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好好過完這樣一輩子。更何況,人類到底有多少年誰都不知道。霍金説還有200年,如果真的是這樣,我會跟我的孫子説不要生孩子了。這是一句笑話嗎?

  我們現在要讓孩子儘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我們把未來的選擇權放開給他,因為我們對孩子負不起責任。不像我們小時候,生活很困難、社會不發達、經濟也不發達,但是我們的父母還能對我們負責任。我覺得我現在非常羨慕我父母,他們敢罵孩子、揍孩子,但是我們依然愛他們。今天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哪怕是一個眼神,沒準明天就能把長輩殺了。老師也不敢批評學生,學生在校更不能受傷,老師害怕家長找上門來沒完沒了、糾纏不休。

  我講《弟子規》講到“守孝悌”時,叫我的助手搜索一年以內的“不孝、殺父”的反面例子,然後打印出來,以備我選用做反面例子。不一會兒,助手告訴我:“打印紙沒有了!”

  教育離不開愛的名義 更離不開抑制與約束

  我們對孩子沒有一些控制、抑制、約束,一味以愛的名義對他們讓步,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的。

  也許這個想法很突兀,應該想辦法如何讓孩子學習更成功,但我內心“不相信”,所以我選擇把我的真實想法跟各位校長、老師彙報。如果我們再不把一些虛幻的東西弄清楚,我們都要完蛋的!

  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恐怕未必應該全然簡單地隨着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這是一個大問題,我們簡單地認為,教育就應該跟着社會發展而發展。在某種程度上,教育是應該跟社會“對着唱的”。是社會在教育教育,還是教育在教育社會?我認為應該是教育在教育社會。現在是社會在教育教育,這樣教育的本體性就不存在了,教育最基本的價值理念就不存在了。我們這個民族原來給教育賦予那麼高的地位和價值,在今天都已經完全被打亂了。

  教育是社會的最後一道防線 不能輕易讓步

  我們這個社會最後一道防線就是教育。我們不要輕易向社會讓步,我們也不要輕易向我們的孩子讓步,也不要輕易向家長讓步。我們這個社會要賦予校長、老師更大的權利、更高的榮譽、更好的待遇,但是也應該賦予他們更大的責任。

  只有這樣,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大概在那時候還能考慮讓我的孫子留在國內受教育。這是我的真心話,有不對的地方,請各位校長首先把我當成一個學生,其次把我當成一個家長,最後把我當一個晚輩老師,給予批評教育。我剛才講的沒有一句假話,全是真話。當然,季羨林先生教過我“假話全不説,真話不全説。”

  (2017-09-27)


  快到9月3日了,日本無條件投降日。

  我們都習慣説,日本無條件投降了。

  事實上呢。

  日本政府沒説過這話。

  我們一直説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是“無條件投降”,還有人説“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

  其實是不對的。

  1943年,中、美、英發表《開羅宣言》,明確提出:“三大盟國將繼續堅忍進行其重大而長期之戰鬥,以獲得日本無條件之投降。”

  但到了1945年發表的《波茨坦公告》,説法截然不同。

  《開羅宣言》要求“無條件投降”的是“日本”,也就是日本政府和民眾。

  《波茨坦公告》要求“無條件投降”的是“日本武裝部隊”。

  1945年,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

  兩顆原子彈先後造成14萬人和7萬人死亡,迫使日本戰敗。

  之後,天皇作出了“第一次聖斷”:僅以確認皇室和天皇統治大權為條件,接受《波茨坦公告》。

  戰後,日本保留了天皇制。

  (2017-09-01)


  (本文由頭條機器人Xiaomingbot撰寫)

  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疾呼:教育必須有懲戒!教師不能讓步(作者:藍天視界):面對動輒就強調快樂教育,體罰被教育禁絕的中國,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的這番話,有着重要的啓示意義。對於一個孩子的教育,必須有懲戒,甚至是嚴厲的懲戒,尤其是面對獨生子女的一代。很多所謂的素質教育、快樂學習完全是被誤導的口號。我們小時候也有不少作業,我們小時候還吃不飽飯,有時候還被老師揍兩下、罵兩句。我們憑什麼對註定將要接替我們的子孫讓步。

  南方醫科大學擬取消男女混宿,引來八成學生熱議反對?!(作者:廣東中公考研):近日,南醫大發布了“打破男女混編住宿。學生宿舍重新規劃”的通知,宣告南醫大實行多年的男女混宿制度即將廢除,引起了該校學生的廣泛討論。南方醫科大學作為唯一一所同層男女混住的廣東高校,是很多年學校向外招生的一個噱頭,意為“追求自由、開放、平等”。最終的投票結果顯示,82%的投票者認為“男女混住,陰陽協調,乃是好事”。其實,出現男女混住的情況並非僅南方醫科大學一所高校。

  考研調劑被拒,只因非211高校出身,初試分數高又怎樣?(作者:聚英廈大考研網):出身歧視“一聽不是‘211高校’畢業的,對方很客氣地拒絕了”。連續四年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考研初試成績高出國家線30分的二本學生小劉,最終還是沒能敲開一本高校的大門。進入調劑階段後,令她吃驚的是,儘管初試成績比國家線高出近30分,可依然找不到一所願意接受“非211畢業生”的一本院校。”該教授所在的院系,今年在考研調劑階段,還接受了來自三峽大學一位畢業生的調劑申請。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績效工資政策成定局?(作者:不朽的原函數):山東、山西等省份都率先推行了工資政策新舉措。總結起來,事業單位工資改革無外乎兩方面。一方面,是將一部分事業單位人員由固定制轉為合同制。如果還覺得事業單位好,國家也歡迎回來。另一方面,就是績效工資政策的實施。無論工資改革方案最終如何,績效工資政策是一定要執行了。至於具體如何考評績效,各省的規定可能會略有差異。大體分為三種形式:。

  最容易考上的一種公務員,考上就可能是幹部!(作者:福建中公選調村官):選調生是作為儲備幹部培養的公務員,當然,也是公務員編制,並且是最容易考上的一種公務員。國考考試比例平均是58:1,省考考試比例平均38:1.而選調生考試比例平均不到10:1,所以説它是最好考的公務員一點也不誇張。想成為選調生必須是一名應屆畢業生,也就意味着只能考一次,當然如果你本科沒有考上,可以考研和村官。

  這所大學被一分為二,如今都是985高校,一東一西名揚中外!(作者:上岸人的獨白):很多人都聽説過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只知道這兩大學都是985、211工程高校,但是對於其中的兩個大學的淵源並不清楚。其實這兩所大學以前是同一所大學,只不過後來分開自立門户了。師出同門,同是985重點大學!交通大學前身是創建於上海的南洋公學,後改稱交通大學。不過,從“交通大學”分裂出來兩所同是985又是C9高校,交通大學的實力不容小覷!

  (2017-08-26)


  本報訊(胡海榮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燁捷)近日,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遺傳與發育協同創新中心青年副研究員王陳繼帶領的課題組與美國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教授黃浩傑、第二軍醫大學院士孫穎浩的研究團隊合作,在前列腺癌精準醫學領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相關研究論文以《前列腺癌中由SPOP基因突變導致BET蛋白穩定及AKT-mTORC1信號通路激活介導的BET抑制劑天然耐藥》為題,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生物醫學期刊《自然·醫學》。

  該研究首次發現BET蛋白是SPOP的作用底物。BET蛋白(BRD2、3和4)是一類可以和乙酰化組蛋白結合的表觀遺傳學調控蛋白,它控制了C-Myc、PIM1和BCL2等促生長、抗凋亡靶基因的轉錄。該研究為亞型前列腺癌的精準治療提供了理論指導。

  (2017-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