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馬雲在菲律賓德拉薩大學與當地學生進行對話時稱,自己不戴手錶也不喜歡打扮,就連身上的領帶都是別人送的 萬萬沒想到,馬雲竟然不會花錢……雙十一還要剁手的你,有沒有感到一絲羞愧?
馬雲
馬雲爸爸在鏡頭前説:“生活的意義是什麼?是快樂和健康,我們認為在互聯網之後,我們應該讓人們活的快樂健康,”
馬雲
“我不想讓阿里巴巴變成一個只會賺錢的機器,我花不了很多錢,這根領帶都是別人送給我的”
馬雲
“我也不戴戒指,沒有項鍊,你只能睡在一張牀上,一天只能吃三頓飯,所以這就是生活的意義,以及我們阿里想做的事。”
馬雲
我這就去把購物車清空了
十個親歷故事透析“一帶一路”
2017-05-10
人民日報評論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文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一帶一路”三年多來到底取得怎樣的進展,已成為國內外輿論極度關注的焦點議題。大量媒體報道與學術研究習慣用宏大詞彙與不同數據概括,卻往往忽視那些有血有肉“一帶一路”故事背後的多面性。
筆者與所在機構同事曾去過40多個國家宣講、對話與參會,寫了一些理論闡述與綜合文章,這次想用十段簡短的親歷故事透析“一帶一路”進程中的複雜與不易。
1
在某區域大國的雙邊《共建備忘錄》談判桌旁,筆者作為中方三位文本談判代表之一,一度如坐針氈。文本中原則性的問題,談得相當快,但僵局陷在具體重大項目的囊括上。
對方急切借“一帶一路”重大契機發展本國經濟,把國內許多重大項目都往《共建備忘錄》裏塞,甚至還説,“中國在巴基斯坦怎麼做的,也可在我國那麼做”。但那些項目大大超出了原本預設的雙方項目初稿。
中方談判人員不得不就每個新增項目臨時打電話回京,尋求相關機構幫助。結果發現,至少相當一部分新增項目是不宜於加入“一帶一路”共建協議的。
這次談判提醒我們,不僅要為“一帶一路”目前得到全球多數國家的支持而喜悦,也要防範一些國家的過高期待以及項目合作中的“大包大攬”。
前三年,“一帶一路”為了更快地推進與國外的合作,與40多個國家簽署相關合作備忘錄,贏得了100多個國家與國際組織的公開支持,做大做強“一帶一路”的全球影響力,進而推進中國下一輪開放勢頭,這是無可厚非的。
下一步中國需要防範“貪多嚼不爛”,雖還要努力做大項目、籤大協議、尋求大國支持,但也要從小處着手,完善小細節,嚴防小紕漏,注重小條款。畢竟,“一帶一路”已經取得階段性重大進展,接下來要進入“精耕細作”期。
2
在肯尼亞,筆者調研該國100年來第一條鐵路:從最大港口蒙巴薩到首都內羅畢的“蒙內鐵路”。
這條鐵路完全由中國企業承建。所接觸到的當地官員、民眾都對中國感激不盡,也對中國系統的運營前景充滿信心,給了中國企業未來多年的運營權,希望中國能夠“傳幫帶”肯尼亞人的鐵路運營經驗,以便實現肯尼亞經濟的可持續性自主發展。
但令人詫異的是,日本某公司在鐵路沿線投資了公路及相關基礎設施,意在對“蒙內鐵路”展開營運競爭。
這個項目警示我們,在經歷千辛萬苦而取得“一帶一路”許多重大項目突破性進展之後,更要繼續戒驕戒躁。
過去一二十年,中國企業走出去,實際上是在還債,即兩三百年前,歐美企業就已走向世界,已有無數的企業發展與國家戰略佈局。中國企業以物美價廉、合作共贏等方法與西方企業在全球市場分蛋糕、做蛋糕,體現了不斷提升的中國式軟實力,但同樣引起了西方企業的警覺、競爭甚至是市場的反撲。
走到一個新的國家,拿下一些大項目,如同“打天下”,但“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中國崛起之路註定是不平坦的,中國企業在全球崛起之路同樣不容易,而“一帶一路”的推進進程則必將是不平坦之路的集中折射。
對此,無論是中國企業,還是中國國內輿論、學者、政府都需要持有長期的平常心。
3
義烏是“一帶一路”貿易領域的重要支點城市。這些年義烏對外貿易連續多年以兩位數增長,2015年更是實現了進出口總額增長41.5%,這在全球貿易多年平均增長僅3%左右的大背景下,無疑是巨大的亮點。
當地官員與商户告訴筆者,義烏批發的小商品物美價廉,不同於歐美奢侈品牌,很對“一帶一路”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胃口。
兩年前,“義新歐”班列開通,目前已來回數百趟,在義烏小商品城專門開設了“進口館”,足不出户就能一手購買到數十個國家的商品,義烏實實在在受益於“一帶一路”。
這個案例典型反映了“一帶一路”的務實性。不可否認,在義烏數次調研,筆者也看到了一些中小企業在信息化時代轉型升級不力、陷入窘境甚至破產的現象,但那不是普遍現象。
諸多地方企業尤其是數以千萬計的中小企業主,主流想法都是想圖變,希望在未來能借“一帶一路”,審時度勢,實現企業的“鳳凰涅磐”,此時,各級政府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優惠政策,創造條件,幫助諸多中小企業順利轉型升級,是不得不面對的重大責任。
4
2015年筆者在波蘭某重要智庫調研。剛落座,對方就調侃,“您是本週我們接待的第四批中國代表團了,相信也是來談一帶一路的。我們已知曉,但就想問一個問題:中國到底能給波蘭什麼實際利益?”
此後的談話中,對方還反覆問及中國帶來的務實利益。當時筆者回應:“如果波蘭不給中國一些利益,恐怕一帶一路難以推進”,讓對方真正知道互利互惠的重要性,也讓波蘭智庫學者知道如何多以更長遠的角度看待兩國合作。
這段回憶至今如鯁在喉。
當下,“一帶一路”研究與對外交往多是強調給對方帶來利益,生怕對方不願合作,這代表着中國走向世界進程的誠意與善意。但必須注意,類似的善意、誠意有時也會助長一些區域大國的傲慢,甚至是偏見,誤以為中國主動送上門的合作意願,意味着中國有求於他們。事實往往相反,中國走出去是相互需求的結果,不是誰求誰,更多時候,中國是合作的“甲方”。
“一帶一路”追求合作不是中國無償讓利,而是共贏。對方要贏,但中國也要贏。
全球面臨着經濟增長長期低迷、貿易增長萎靡不振、各國基礎設施落後,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功發展經驗有助於世界的未來,越來越多國家主動尋求對華合作。
因此,對外合作,也需要自信。這應是未來“一帶一路”進程的重要規則。
5
在某拉美大國調研,與一位國企老總交談。問及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誰?他沒有指涉美國、日本或歐洲公司,而是談到同行業的某些中國公司,還列述了一些項目競標過程中國公司競相壓價的難堪與尷尬,末了感嘆“全是中國一帶一路品牌在埋單”。
他的另一句話更加令我瞪目,“中國企業不怕與任何發達國家在海外競爭,但很害怕與國內企業在競爭。”他暗示,國內企業有時會出現競相壓價、不守規則的現象。
這類競爭狀況當然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市場化表現,但也折射了“一帶一路”大背景下一些企業蜂擁而出,以“佔領市場份額”為唯一戰略目標的盲目擴張性。
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強化企業“走出去”進程的行業管理與規則制訂,提升中國企業的品牌,打造“百年老店”式的企業,目前看來越來越變成了“一帶一路”當務之急。
6
在奧地利薩爾茨堡,筆者曾給來自中歐各國上百位企業家、商會負責人與政府官員宣講“一帶一路”。
課後,副州長感嘆道,沒想到近兩小時的課程,下面竟如此鴉雀無聲地聽講,他們太渴求知道“一帶一路”的真實故事與實際情況了。一些企業家的問題顯得非常基礎,比如,“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過程?“一帶一路”倡議中到底有哪些內容?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到底會持續多久?等等。
這些問題都反映了中國的思想供給還遠遠未跟上。
奧地利薩爾茨堡
類似感嘆許多出國調研的學者都曾遇到過,致使中國的對外傳播工作壓力倍增。筆者在數十個國家宣講“一帶一路”,遇到更多的問題不是聽眾的刁難,而是一些“一帶一路”的基礎知識。
這些年,國內已有數百萬篇的一帶一路新聞報道,但外語傳播的有效性、廣泛性仍不夠,如何藉助新媒體、新技術更多深入人心的傳播中國信息,藉助電影、文學等膾炙人口的方式講好“一帶一路”故事,傳播好中國故事,涉及到話語體系、傳播機制、運營人才等對外傳播方面更深化的供給側改革,可謂任重道遠。
7
在阿斯塔納,幾位哈薩克斯坦學者當面感嘆道:一帶一路令中哈兩國走近,但許多哈薩克斯坦人在社會心理上仍覺得與歐洲國家更近。
的確,在許多中國人眼裏,與西方的心理距離也是更近的。事實上,恐怕很多中國人不知道,北京飛到新疆自治區省會烏魯木齊需四個小時,而哈薩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圖飛到烏魯木齊卻僅需一個小時。
筆者曾問過一個研究生班的學生,有誰能説出“中亞五國”的首都?結果沒有任何一位同學能立刻背出。
這種反差是對中國社會心理的重大告誡。對於多數中國人而言,國外通常指的是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卻忽視了多數鄰國尤其是中亞國家的存在。
“一帶一路”國家在中國社會的心理中是一個巨大的盲區,是中國人的全球觀失衡的重要表現。目前,越來越多國家對華簽證採取免籤、落地籤的方式,這是調適民族心理的重要基礎。
中國輿論不妨多建議普通民眾,多加強與鄰國的互動,多到“一帶一路”國家走走看看,完善中國人心理的地緣觀。這也是一項“一帶一路”民心相通領域的重大工作。
8
這些年,筆者在泰國、馬來西亞等個別城市商場、景點能直接花人民幣,有的商家甚至還用人民幣標價。在春節期間,曼谷與北京的航班數量竟超過了“中國航班最忙碌”的京滬線。
“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在東南亞有極大的優勢,使得資金融通領域也水漲船高。不只是在東南亞國家,筆者在埃及、埃塞俄比亞等國的一些著名景點,發現幾乎所有當地人都會用“你好”、“謝謝”與中國人打招呼,而人民幣在一些小攤點上,也呈現出了非常強勁的適用性。
這種交易僅僅是開始。
中國雖已與23個國家實現了貨幣的直接交易,但僅有8個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資金融通”為目標的金融合作,是“一帶一路”倡議核心內容“五通”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發揮着人體血液般的作用,保證一帶一路的經濟運行穩定,促進區域可持續投融資機制的構建,防範系統性經濟風險的爆發。
不過,相比於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民心相通,目前看來,資金融通在“一帶一路”的“五通”中剛剛開始發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便利貿易和投資,讓金融合作成為“一帶一路”新引擎,這應是可預見的期待。
9
2016年夏天,孟買曾舉行規模盛大的全球智庫會議,全球治理是討論重點,提及基礎設施建設時,一些印度學者都推崇中國的貢獻。
在與印度民眾對話時,也很容易感受到對方近年來快速升騰的民族自豪感、國家自信心以及對中國的羨慕。
一位出租車司機告訴筆者,“很想去中國。中國比印度富,但印度未來也會越來越好。”另一位貧民窟裏的印度教徒説,莫迪總理讓我們看到的希望,我們也有夢想,就像電影《貧民窟裏的百萬富翁》那樣。
不過,一旦談起“一帶一路”,他們就顯得有些拘謹。對於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多數印度智庫都有各自的想法,使得“一帶一路”南亞段的進程變得複雜。
這種糾結是一些區域大國的典型體現,包括德國、土耳其等區域大國也有部分學者存在類似糾結。
一方面他們希望與中國合作,搭中國的經濟增長便車,學習中國的發展經驗,向中國取經,與此同時,他們也焦慮於中國在地緣政治上的影響力日益增強,怕中國過於壓制本國在本區域的影響力。
事實上,“一帶一路”不是零和博弈,共贏價值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如何深入全球人心,在區域大國尤其顯得迫切。
10
2016年4月18日,筆者所在機構與美國著名智庫CSIS共同舉辦了“中美一帶一路智庫對話”,據説這是在華盛頓第一次舉行的一帶一路主題中美對話,上百位官員、學者與相關人士聽取了對話會的新聞發佈。一位官員説,為何會有這次對話,因為美國開始嚴肅地思考“一帶一路”。
一年多來,筆者還曾兩次去美國國務院宣講一帶一路,都有數位執行層面的中層官員問詢“一帶一路”的邏輯。他們不是完全排斥“一帶一路”,而是想急切瞭解“一帶一路”的真實情況。
這些反饋在近期中美交往中得到了更多應證。從近年來數十份美國公開智庫報告上看出,美國政府尤其是特朗普總統執政以來,在“一帶一路”的看法有鬆動。
2017年4月初“習特會”上,習近平主席表示歡迎美國加入一帶一路。這是第一次中國主動向美國伸出“一帶一路”橄欖枝,獲得了美國的積極回應。可以預見,中美在“一帶一路”展開重大合作的可能性更是越來越大,而這將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的全球新進程。
以上十個故事並非是最典型的,卻是筆者親歷的。當然,親歷遠不只這些,而這篇文章用故事的方式講述,是希望引起更多的社會共鳴與學術思考。“一帶一路”是顯學,也是新學,它不是從理論到理論,而是從實踐到實踐,是“需要腳底板走出的學問”,需要調研出來的研究結論。
誠如筆者此前曾説,“一帶一路”的框架性、戰略意義式的研究已終結,下一步關鍵是要推進案例式的研究。“一帶一路”不能只有乾巴的數據、生硬的道理,更要有活生生的、豐滿的一個個故事。
講好“一帶一路”故事,不只是對外交、外宣、智庫、學術、媒體等機構層面有重大意義,對文學、電影、哲學、旅遊等個人層面同樣意義重大。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05-10)
攜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
2017-05-15
東南網
烏茲別克斯坦鵬盛工業園區,工人在水龍頭生產車間工作。新華社記者 沙達提攝
埃塞俄比亞拉布車站,中埃雙方司機在握手預祝通車成功。 新華社記者 李百順攝
浙江義烏西站工作人員正在向中歐班列上吊裝集裝箱。 記者 史家民攝
媒體記者在新聞中心取閲資料。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攝
“加快設施聯通”平行主題會議現場。 記者 孟祥麟攝
編者的話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高級別會議14日下午舉行6場平行主題會議,來自國內外的1500多名代表分別聚焦“五通”和智庫交流展開深入探討,簽署系列協議,達成多項共識。
“政策溝通和發展戰略對接——創新機制、共謀發展”“互聯互通,走向繁榮”“暢通高效,共贏發展,深化‘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建立多元化投融資體系,促進‘一帶一路’建設”“共建民心之橋,共促繁榮發展”“攜手打造智力絲綢之路”,與會嘉賓熱議習近平主席在高峯論壇開幕式上發表的主旨演講,並分別就不同議題展開討論,這些發言和討論增進了互信、凝聚了共識。
如何加快設施聯通,讓沿線各國受益;貿易暢通如何促進區域發展和增進各國人民福祉;人文是國家間交流的基礎,如何促進各國人民民心相通……請看本報記者從6場平行主題會議現場發回的報道。
政策溝通 擴大合作朋友圈
政策溝通被稱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五通”之首,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保障。14日下午,“政策溝通”平行主題會議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來自70多個國家和40多個國際組織的約360名嘉賓與會。
與會各方全面闡述了政策溝通和發展戰略對接的深刻內涵和深遠意義,分享了雙邊多邊開展政策溝通和發展戰略對接的實踐經驗,並簽署了32個雙邊、多邊合作文件以及企業合作項目,涉及18個國家和8個國際組織。
規格高是這場平行主題會議的一大特點,僅中外部長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就有約180人。圍繞“創新機制、共謀發展”的主題暢所欲言,嘉賓們的討論,從下午2點一直持續到6點才結束。
政策溝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保障
政策溝通有多重要?參加會議並做主旨發言的瑞士聯邦主席洛伊特哈德講了一個生動的例子:過去歐洲不同國家之間鐵路軌距不同、電源插頭也不同,給互聯互通帶來了很大困擾。後來,歐洲國家間通過政策溝通,統一了軌距和操控系統,統一了電源插頭,這就降低了合作成本,方便了人員與貿易的流動。“這個案例也可以給‘一帶一路’建設以啓發和借鑑。大家一起努力,就可以克服困難、成就大業。”洛伊特哈德説。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説,希望有關國家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共商合作機制,共建合作平台,創新合作方式,開展廣泛務實合作,造福各國人民。
“一帶一路”建設啓動4年來,中國同俄羅斯提出的歐亞經濟聯盟、東盟提出的互聯互通總體規劃、哈薩克斯坦提出的“光明之路”等實現了政策協調,同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同30多個國家開展機制化產能合作。會場上,中國倡議、中國行動,贏得了嘉賓們的交口稱讚。
法國總統代表、參議院外事委員會主席、前總理拉法蘭説,“政策溝通對建設‘一帶一路’非常重要,對於建設一個更加開放、包容、穩定的世界也同樣重要。”
巴基斯坦計劃與發展部部長伊克巴爾把“一帶一路”建設稱為“讓世界經濟擺脱當前困境的動力源”。他説,“相信隨着兩國政策溝通的不斷深化,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也會越來越好。”
做好對接,推進務實合作
當今世界,充滿希望而又挑戰重重。如何完善政策溝通和發展戰略對接,使“一帶一路”能夠更好地服務於世界的共同發展與繁榮事業,是與會嘉賓討論的一大重點。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峯在主旨發言中説,4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帶一路”取得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果。實踐證明,做好雙邊和多邊政策溝通,需要重點加強4個層面的對接:一是發展戰略對接,二是發展規劃對接,三是機制與平台對接,四是具體項目對接。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已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了10320公里的公路、2080公里鐵路、10座機場,對此,集團董事長劉起濤有深切體會,他説,“互聯互通的首要在於政策溝通。首先要做好國與國政府間的戰略對接和規劃對接。其次要充分發揮雙方銀行、合作組織、企業等各方作用,積極推進務實合作。”
隨着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信息技術如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也是許多嘉賓關注的議題。中科曙光總裁歷軍表示,“可以將超算、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帶到更多沿線國家去,做‘一帶一路’科技創新的先鋒和橋樑。”
波蘭信息與外國投資局副局長克里斯托弗·森赫爾也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給波蘭帶來了許多紅利,波蘭政府將加強與中國的政策溝通,尤其是通過電子商務等新型方式,助推兩國的貿易與投資。
(記者張夢旭、趙展慧、謝亞宏、姜波)
設施聯通 創造機遇和未來
“習近平主席今天上午的演講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他提到設施聯通是合作發展的基礎,很有意義。”14日下午舉行的“加快設施聯通”平行主題會議上,緬甸建設部部長吳温楷最早進場,一落座,就忍不住和記者談起參會感受。
在本場平行主題會議上發言的有32位嘉賓。除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及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外,均是各國政府高官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嘉賓發言限定在4分鐘,但很多嘉賓顯然言猶未盡。
與會代表就加強“一帶一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全面合作、對接規劃和技術標準、推進國際骨幹通道建設、擴大早期收穫成果等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交流。
推動“四位一體”聯通,開展更多領域合作
“習主席的演講非常棒,從頭到尾我都做了筆記。”吳温楷一邊説着一邊打開了隨身攜帶的平板電腦,談起了對習主席演講的感受。
互聯互通是時代潮流。在這場以“互聯互通,走向繁榮”為主題的平行會議上,200多位來自48個國家和11個國際組織(含歐盟)的嘉賓暢所欲言,深入交流,貢獻創見。
“聽了演講,我有很深的感受。‘一帶一路’的未來願景對相關國家和整個區域都具有重要意義。”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州長丹尼爾·安德魯斯介紹,澳大利亞在基礎設施建設的採購、項目的設計和運營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他很希望能同相關國家在諸多領域進行更多合作。
“設施聯通是合作發展的基礎。習主席還特別表示要着力推動‘四位一體’的聯通,對推動中泰兩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文交流,大有好處。”泰國數字經濟與社會部部長披切對記者表示,鐵路聯通是有形的聯通,而互聯網、互聯網經濟是無形的聯通,兩者都非常重要。
把東西方聯結在一起,使沿線各國受益
道路通,百業興。“一帶一路”建設中,設施互聯互通扮演着“先行官”的重要角色,僅在此次會議期間,簽署或即將簽署的合作文件中,涉及交通、能源、通信的就達50多項。
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院長陳勝營説,“通過與眾多外國嘉賓交流,我發現,各國對‘一帶一路’都較為認可,合作意願強。”中國交建集團副總裁孫子宇説,“‘一帶一路’倡議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合作理念,讓更多國家敞開心扉,積極響應。這為企業提供了巨大發展空間。”這些觀點,也得到了外國嘉賓的廣泛認同。
阿富汗總統首席顧問卡尤米坦言:“‘一帶一路’給阿富汗帶來的遠不止貨物、人員的流動和信息的流通,更是機遇和未來。”巴基斯坦鐵道部部長拉菲克也舉例,中巴經濟走廊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旗艦項目,對帶動區域經濟繁榮發展、促進地區和平穩定有重大意義。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卡泰寧認為,中國處在“一帶一路”一端,歐洲在另一端,“一帶一路”把東西方聯結在一起,使沿線各國和合作夥伴受益。國際道路運輸聯盟秘書長翁貝託·德·佈雷託建議,實現道路的互聯互通,不僅要有好的道路設施,還要有簡便易行的通關政策。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總幹事阿德南·阿明表示,現在是從傳統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轉變的重要過渡期,需要不同國家地區間的設施聯通。“這不僅是亞洲區域的事情,也是全球化的事情”。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富有遠見的夢想,它最重要的不僅是能實現什麼目標,也包括如何變成一個個具體步驟。中歐數字協會主席魯乙己説:“沿線國家仍有很多人不能上網。我們必須確保倡議覆蓋區域沒有數字鴻溝,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從中受益。”
“互聯互通既是一條設施聯通之路,也是一條心靈相通之路。”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在致辭時説,關鍵是在共識中共建,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贏。
(記者孟祥麟、莊雪雅、白陽、林芮、王海林、暨佩娟)
貿易暢通 帶來更多獲得感
歷時3個小時,超過30位代表發言,200餘位嘉賓與會。在14日下午舉行的“推進貿易暢通”平行主題會議現場,各方代表熱議習近平主席在高峯論壇開幕式上發表的主旨演講,以“向外看”的胸懷,共商下一步深化“一帶一路”經貿合作之策。
會議發佈了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倡議參與方一致認為,有必要推動“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實現更具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的經濟全球化。根據倡議,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商務部部長鐘山在會議主旨發言中説,貿易暢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一帶一路”建設這4年,正是貿易暢通不斷提升的4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貿易暢通不僅拉動了各國經濟增長、改善了民生福祉,還促進了產業合作和技術傳播,給沿線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提供中國方案,以“搭橋”替代“築牆”
“在一個很多人談論‘築牆’的時代,溝通‘搭橋’非常重要。”意大利經濟發展部副部長伊萬·斯卡爾法洛託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馬可·波羅來自意大利,所以意大利非常清楚歐亞聯通的重要性。今天,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和意大利企業到對方國家投資,我們將努力加強意中兩國間的經濟貿易交流。”
在14日下午的這場經貿合作大討論中,與會人士談得最多的就是在逆全球化、保護主義思潮泛起的國際背景下,“一帶一路”建設給國際經貿合作注入的強大動力。
毛里求斯外長盧切米納賴杜認為,“‘一帶一路’是一個可以實現的夢想,因為它基於合作、尊重以及開放。習主席演講表達的是開放理念,加強各國聯通,富有建設性,對當今世界的一些問題,屬於對症下藥。”
雲計算、大數據服務商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首倡“一帶一路”建設,旗幟鮮明地表達了中國進一步推動經濟全球化、實現“共商共建共享”的決心,為各國攜手走出經濟低迷提供了中國方案,展現了大國擔當。
改善經貿條件,激發對接和深度合作潛力
“就在昨天(13日),格魯吉亞與中國簽署了自貿協定,我們為此感到自豪。”格魯吉亞經濟和可持續發展部部長喬治·加哈利亞話音剛落,與會代表報以熱烈的掌聲。加哈利亞表示,格魯吉亞政府高度重視“一帶一路”建設,今年11月也要辦“一帶一路”相關論壇來探討合作。
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通過一系列具體項目,多數國家都感受到了經貿條件的改善,有着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部長西雅爾多告訴記者,僅14日一天,他就與5家中國企業的代表見了面,這些企業都已在匈牙利開展投資業務。在西雅爾多看來,匈牙利的“東部開放”計劃,與“一帶一路”建設有很大的對接潛力。
白俄羅斯經濟部部長季諾夫斯基在會上給聽眾講述了“巨石”的故事。“巨石”是白方給中白工業園取的名字,寓意該工業園將成為中白經貿合作的基石。“巨石工業園在白中經貿合作中佔據重要位置,目前,許多工業基礎設施已建成並投入運營。我確信這是偉大合作的開始。”
“我曾和西班牙貿易部長有過一次交流。他告訴我,馬德里到義烏已經通了火車。未來,我們東盟也需要發展鐵路系統。如果鐵路系統得到開發,就可以吸引工業企業,使貧窮的地方發展起來。”馬來西亞貿工部第二部長黃家泉言辭裏滿是對“一帶一路”前景的期待。
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開放之路。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正是本着開放的精神,本次會上還發布了中國同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從5月的北京,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開創“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美好未來的共同事業再次起航。
(記者胡澤曦、齊志明、王珂、於景浩、高炳)
資金融通 項目落地有支撐
“加強資金融通要建立多元化融資體系”“項目投資應堅持可持續綠色發展”……在5月14日下午舉行的“促進資金融通”平行主題會議上,來自多國的政府官員以及國際組織、國際金融機構負責人等就“一帶一路”建設融資問題進行了深入廣泛的交流。
資金融通推動大批標誌性項目落地
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中國財政部部長肖捷認為,面對巨大的發展融資需求,中國政府倡議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機構,並深化同世界銀行等傳統多邊開發機構的合作,推動形成層次清晰、初具規模的“一帶一路”融資網絡。
瓦努阿圖財政部官員託尼·塞文認為,與位於歐亞大陸上的國家相比,地處南太平洋的瓦努阿圖地理區位優勢並不明顯。而“一帶一路”可以整合區域資源,實現互利共贏。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一大批標誌性項目陸續落地,有力增進了沿線國家人民福祉。
老撾外貿銀行總經理普孔·佔塔扎表示,以中老鐵路項目為例,項目預計總投資60億美元,由中老雙方按70%和30%的股比合資建設。“資金的融通,將改善老撾的基礎設施建設狀況,並拉動實體經濟增長。”
中國石油董事長王宜林介紹説,中石油在過去的10年海外項目資金運作總量已超過2500億美元,其中協助合作伙伴融資1500億美元,在大型油氣開發、跨國管道建設運營等方面開展了深入合作。
會議上,中國財政部與有關國家財政部門代表簽署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與世界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多邊開發銀行共同簽署了《關於加強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相關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國人民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捷克央行分別簽署了有關諒解備忘錄。
這些合作文件的簽署,充分表明“一帶一路”倡議金融領域藴含的巨大機遇和合作意願,也彰顯了該倡議的廣泛發展空間。
建立多元化投融資體系,促進可持續、包容性發展
會議聚焦“建立多元化投融資體系,促進‘一帶一路’建設”,直面當前“一帶一路”融資的關鍵挑戰。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項目回收週期較長、資金需求規模巨大等特點,開發性金融可以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還應推動商業銀行開展網絡化佈局,為貿易和投資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行長卡馬特認為,匯率的波動是當前投資必須考慮的重要內容,尤其是項目投資會優先考慮使用本幣以規避匯率風險,未來應加強沿線國家合作、共同探索擴大本幣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使用,更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和經濟發展需要。
如何加強沿線國家銀行之間的合作?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表示,工行現在正在倡導沿線銀行建立常態化的合作機制。“現在‘一帶一路’沿線銀行之間面臨不同國家發展階段差距非常大、各地的監管法律環境不同等問題,期望通過這種常態化合作機制,解決當前沿線銀行合作意願、合作效率、信息共享等問題。”
“從長遠看,促進資金融通需要沿線國家共同參與,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種力量,進一步完善長期、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多元化融資體系。”肖捷認為。
(記者王觀、宦翔)
民心相通 民意基礎更堅實
大屏幕上,播放着中國經典電視劇《西遊記》的畫面,音響傳出的卻是非洲斯瓦希里語的聲音,雖然聽不懂,但看着台上幾位坦桑尼亞配音演員抑揚頓挫的配音表演,全場400多位嘉賓笑聲不斷,掌聲熱烈。這裏,就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增進民心相通”平行主題會議現場。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4年前,習近平主席在對坦桑尼亞進行國事訪問期間,提到了中國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在當地熱播的情景。時隔4年,一批又一批具有中國文化特色、滿懷中國人民感情的項目走向海外,不斷拉近中國與各國民眾心的距離。
民心相通是最堅實、最持久的互聯互通
5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中,回顧民心相通不斷促進的這4年時指出,“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弘揚絲綢之路精神,開展智力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等建設,在科學、教育、文化、衞生、民間交往等各領域廣泛開展合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夯實民意基礎,築牢社會根基。
“凝聚人的力量,能夠有力促進‘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功。”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主席彼得·莫雷爾的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莫雷爾十分認同習近平主席2017年1月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講話,即“一帶一路”倡議能夠“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為身陷困境的無辜百姓送去關愛,送去希望”。
近年來,中巴經濟走廊蓬勃發展,不但惠及沿線巴基斯坦民眾的生活,也促進了中巴雙方經濟的共同繁榮。作為該走廊途經的重要省份,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首席部長穆罕默德·夏巴茲·謝里夫在“增進民心相通”平行主題會議上的致辭中表示,“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沿線地區的和諧與發展,更為各國普通民眾提供脱貧致富的機會。
歐洲進步研究基金會主席、意大利前總理馬西莫·達萊馬説,“一帶一路”倡議包含着很強的文化思想,即發展國家之間的關係固然重要,密切民眾之間的關係更加重要。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裏克·索爾海姆建議,鼓勵更多歐美遊客來中國,也鼓勵更多中國人去國外旅遊,以更好地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民心相通。
中聯部部長宋濤的話,道出了在場嘉賓的心聲:“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相通則是最基礎、最堅實、最持久的互聯互通。”
人文是國家間交流的根基,決定國家關係的長遠未來
會上,來自緬甸的青年人通通分享了中國公司在當地運營銅礦,履行社會責任、幫助當地人脱貧的故事。他告訴大家,中國公司幫他們建設了醫院、學校、工廠,又幫整個村莊實現通水、通電、通路。為了感激中國人的幫助,他給自己取了中文名字叫“通通”,寓意與中國“互聯互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總結道,絲綢之路講述了一個文明交流互鑑、團結進步的故事,它也提醒我們,孤立、隔離的文化無法興旺發達。不同文明之間是互相影響、彼此自由的,文明越包容,則越強大。
西班牙泰納通中國公司總經理高博表示,“‘一帶一路’是中國與世界實現共同增長的紐帶。民心相通則能化解文明的差異,這對年輕人融入世界十分重要”。亞洲青年理事會主席,柬埔寨國會議員、青聯主席洪瑪尼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人文是國家間交流的根基,特別是對青年人感情的培養,決定了兩國關係的長遠未來。
會議宣佈啓動《中國社會組織推動“一帶一路”民心相通行動計劃(2017—2020)》、“絲路沿線民間組織合作網絡”以及“增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國際智庫合作項目”。
據統計,自十八大以來,中國全國青聯、共青團中央組織中外青年互訪超過1.7萬人次,人員涵蓋40多個國家和地區。僅2016年就有21萬名外國學生在中國高校學習,其中3萬名學生獲得中方提供的全額獎學金。記者注意到,當習近平主席宣佈將在沿線國家實施100個“幸福家園”、100個“愛心助困”、100個“康復助醫”等項目時,會場爆發出了熱烈掌聲。
(記者焦翔、暨佩娟、邢雪、金正波)
智庫交流 文明互鑑搭橋樑
5月14日下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的“智庫交流”平行主題會議在北京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學者專家們濟濟一堂,一場着眼現實、高瞻遠矚的思想交流,在這裏展開。
“中國上下5000年曆史,大部分時候都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獨立文明。而連接羅馬帝國和中國的古絲綢之路,為中國打開了一條向西的重要通道。”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院長、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有着深厚的歷史機理。兩千多年前開闢的古絲綢之路,首先打開商貿互通之路,文化交流隨之而來,佛教和基督教也從古絲綢之路傳入中國。此後,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中國的見聞,激起了歐洲人對中國的熱情。“中國從來就不缺乏開放精神,‘一帶一路’彰顯了中國進一步主動的對外開放。”
以開放包容、互學互鑑為重要特徵,這是對歷史的繼承,又藴含大同世界的合作內核。不少研究絲路精神的與會學者一致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將成為東西方交融合作的新橋樑。
土耳其馬爾馬拉基金會主席阿坎·蘇威爾説:“今天,從倫敦到北京,我們形成了一個全新的外交空間,‘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僅連接亞洲、歐洲和非洲,也不僅僅連接貿易、歷史、文化,更為我們打開彼此的大門和胸懷,幫助我們傳承歷史文化財富,更好地發展本地區的文化、宗教。”
加深知識交流,促進觀念創新
4年來,“一帶一路”建設有力推動了相關國家的經濟文化交融發展,得到廣泛支持,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在這一過程中,智庫和各類學術機構大有可為。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指出,智庫可以用全球視野,依照各國的國情,在紛繁複雜的事項中以敏鋭的洞察力解決歷史的大事,深入研究“一帶一路”內在的發展動力和規律,不斷豐富其內涵和理念。這對於凝聚共識、彙集各方的力量,更好地推動“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也想開展‘一帶一路’相關的研究。”孟加拉國發展研究院院長坎·艾哈邁德·塞義德·莫什德表示,孟加拉國國內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熱情都非常高,但是孟加拉國在這方面的研究還很落後,他十分希望藉助此次峯會,尋找孟加拉國“一帶一路”研究的方向。
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院長玄定澤表示,他所在的研究院已經出版了很多“一帶一路”的成果,還定期和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召開研討會。
上海社科院王戰院長介紹説,他們花了兩年時間製作“一帶一路”的數據庫,馬上就要開通使用,希望能夠為相關的企業、研究機構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數據。
凝聚知識智慧,建設文明之路
據瞭解,目前中國智庫有關“一帶一路”的研究平台已超過300家,參與“一帶一路”研究的外國知名智庫有50多家。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表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社會智庫應該坦誠相見、多交朋友,“既要跟給我們點讚的人交流,更要跟對我們提出批評意見的人交流,越是有不同態度的人,越要消除對方的疑惑”。
“一帶一路”建設是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為此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建議,不妨成立一個非官方的協調機構,加強融資,支持“一帶一路”研究,到全世界各地區進行調研。
“智庫交流”平行主題會議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主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承辦。會議氣氛熱烈、交流深入,與會者圍繞“攜手打造智力絲綢之路”的主題,形成智庫共識、簽署合作協議、聯合成立“一帶一路”研究院等12項成果。
會場上,來自世界各地的智庫專家們坦誠交流、激盪思想,而會議結束時,彼此互道珍重、共同相約,對“一帶一路”的思考要“隔空交流”,建設一條智力絲綢之路……
(記者李琰、史曉韻、白陽)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05-15)
“一帶一路”高層對話會議舉行 聚焦風險防範映射國際期待
2017-06-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6月17日電(王逸飛 趙侃一 楊韻儀)17日,2017絲路國際聯盟大會“一帶一路”高層對話會議在杭州舉行。該會議上,眾多“一帶一路”沿線和周邊國家前政要、專家學者、企業領袖等圍繞“重大風險及其防範”主題進行了觀點交流,而從各國嘉賓的發言中,也透露着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願景實現的巨大期待。
自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願景以來,已先後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一帶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成效惠及世界。
本次2017絲路國際聯盟大會由國際金融論壇(IFF)主辦,絲路國際聯盟與中國新聞社聯合主辦,由中國新聞網提供獨家網絡支持,國是論壇提供議題支持。大會以“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為主題,聯合“一帶一路”沿線和周邊國家前政要、專家學者、金融機構、企業領袖等,希望通過“共商、共建、共贏”的絲路精神,共同構建絲路國際化、市場化、民間化的戰略合作與對話機制。
國際金融論壇(IFF)是2003年成立、總部在中國北京的獨立國際組織,由中國、美國、歐盟、聯合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及相關國際組織的領袖共同發起成立,是全球金融領域高級別常設對話交流和研究機構。去年該組織共同倡議發起絲路國際聯盟(SRIA)。目前其已經獲得50多位主要國家財經政要領袖及全球各大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和參與。
“一帶一路”高層對話會議,是2017絲路國際聯盟大會的首場活動。會上,圍繞“一帶一路”重大風險防範議題,各國嘉賓也紛紛分享了各自觀點。
國際金融論壇(IFF)聯合主席、韓國前總理、第56屆聯合國大會主席韓昇洙認為,當前各國發展水平的基礎不同而易引發的技術缺口風險、民生風險應當被重視。同時“一帶一路”願景也要更加發揮其包容性優勢,吸引更多國家和地區參與其中。
關於包容性,國際金融論壇(IFF)理事、新西蘭前總理詹妮·希普莉説:“‘一帶一路’意義重大,全球需要更多的雙邊和多邊溝通,確保中國沒有被誤解。同時各國也要好好思考,如何説服民眾理解和接受變化與大勢。面對‘一帶一路’,我們需要新的思維,不能受歷史的侷限。”
中國外交部原副部長、首任中國G20事務協調人何亞非則強調,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發展策略,所以在推進“一帶一路”合作中,需要探討不同國家發展策略的匹配度,尋找彼此發展策略共同點,並通過合作形成不同國家間利益和命運的共同體。
“‘一帶一路’需要關切民眾情緒。一家公司進入一個新的國家去投資,前提是要獲得當地的人民的理解、接受和歡迎,這就需要把握東道國的社會文化或宗教文明特點。”何亞非説。
同樣關注“一帶一路”願景下企業走出去的,還有中巴經濟走廊特使扎法爾。
“任何項目都會遇到來自政治、經濟、融資來源等方面的風險,各方需重視但不必擔憂。”他也給中國企業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中國企業走出去需要更加“接地氣”,讓更多的當地人蔘與到企業的發展中來。中國企業也需注意學習、熟悉外國的法律,接受和遵守當地的法律。
澳大利亞Kokoda capital董事長Michael Johnson在發言中強調,任何事情都有支持者和批評者,在“一帶一路”推進過程中,要注意回應不同的聲音。
用各自的觀察和思考為“一帶一路”推進發展獻策,背後反映的是各國嘉賓對“一帶一路”願景的支持與期待。
“‘一帶一路’是我一生中看到過的最重要的倡議。”詹妮·希普莉強調,“一帶一路”的重要性在於,其在全球發展需要轉型的背景下,提出了新的發展路徑,可以確保市場和民生關聯在一起,會對人類的未來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Michael Johnson認為,“一帶一路”願景可以幫助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我認為今天的會議就是展現了我們對於‘一帶一路’的有力支持。現在作為一個商業人士,我非常支持和看好‘一帶一路’願景。”(完)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06-17)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使太陽光射到硅材料上,從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光伏產業大致分為高純度多晶硅原材料生產、太陽能電池片的生產、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以及相關生產設備的製造。
人間正道是滄桑,光伏發展之路曲折漫長
自1839年法國科學家E.Becquerel發現液體的光伏現象算起,太陽能電池在全球已經經過了170多年漫長的發展史。就中國而言,從1958年成功研製出首塊單晶硅,到2007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設備生產國,再到現在通過技術創新,重新發掘國內外市場,確立全球領導位置,光伏產業發展之路可謂是艱阻不已。
我國的光伏產業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97年京都氣候變化會議後的光伏產業導入期。轟轟烈烈的美國百萬屋頂和德國十萬屋頂項目,觸動了國內光伏產業的出現。第二階段是2004年到2010年的高速成長期。隨着德國出台EGG法案,歐洲國家大力補貼支持光伏發電產業,中國光伏製造業利用國外的市場、技術、資本,迅速形成規模。第三個階段是2011-2013年的國內光伏產業的調整整合期。由於光伏製造業產能增長過快,而歐洲補貼力度削減導致市場增速放緩,光伏製造業於是陷入嚴重的階段性過剩,產品價格大幅下滑,我國光伏製造業陷入全行業虧損。最後一個階段是2014年至今的逐漸回暖期。以國務院24號文為代表的光伏產業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國內掀起光伏裝機熱潮,帶動光伏產品價格開始回升。
從長遠看,光伏產業發展前景良好
全球能源體系的趨勢是向低碳化轉型,各國政府也紛紛出台相關的措施來支持光伏行業的發展,光伏電力的需求量大。
短期來看,光伏行業的發展也存在大量問題。首先是行業融資困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銀行普遍存在惜貸限貸的情況,光伏企業經營風險加大。其次是技術難題。中國光伏材料、裝備等關鍵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尚存差距,基礎研究有待加強。同時資金支持及政策扶持等過於偏重應用環節,對製造業研發及技術改造支持不足。然後是市場內需不足的問題。光伏行業長期依賴國外市場,國內電力需求放緩、棄風、棄光高居不下,市場還有極大的潛力未挖掘出來。最後是產能過剩問題。“吃政策的飯,做燒錢的生意”曾是光伏行業的行話。各地政府以“GDP為綱”,看見政策利好,紛紛大規模建造光伏產業園,導致產業集羣化、區域化形勢嚴重。此外,“分佈式”將是未來光伏行業發展的主流方向,但分佈式光伏發電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面臨屋頂落實難、貸款融資難、電費回收難等問題。
加之“一帶一路”戰略背景,光伏行業迎來歷史機遇
長期以來,歐美日是中國光伏產品的主要海外銷售市場,這為光伏企業帶來高額利潤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危機。就2012年而言,歐盟委員會9月發佈公告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同年10月,美國商務部對進口的中國光伏產品徵收高額“雙反税”,彼時歐美市場出現大幅萎縮,使中國光伏企業的生存一度陷入困境。
在此背景下,“一帶一路”的出現為中國光伏企業帶來了新的市場增長空間和國際化佈局。首先它可以幫助企業規避諸多風險,特別是地緣風險;其次是它吸引部分中資銀行、法律機構、商會在沿線國家增設網點,這使得中國企業因不熟悉當地法律法規、風土人情、税收、外匯管制、匯率波動等條件而導致的損失大大減少,減輕企業風險。
目前,國內部分光伏企業已經借力“一帶一路”政策,在沿線國家建設光伏產業園,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帶動高效產品、先進技術在當地生根。晶澳能源控股、海潤光伏和無錫尚德太陽能就是典型的例子。2015年底,晶澳在越南總投資2.8億美元的1.5吉瓦硅片項目落地,投產後年產值達10億美元,將吸納就業2200餘人。次年,其又在“一帶一路”沿線共承接30餘個國家的光伏項目供貨,使光伏產品的出貨量達到近700兆瓦,佔公司全年發貨總量的12%。
印度作為崛起的新興經濟體,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加大,電力缺口大。數據顯示,印度預計今年新增裝機量達8吉瓦,並且未來5年內新增總量將達56吉瓦。尚德太陽能看到了其中的機遇,積極參與印度市場的培育和佈局。除此之外,尚德還積極開拓中東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其中,公司在約旦實現光伏產品出貨100兆瓦,佔據了絕對的市場份額。海潤光伏也組建專門的針對新興市場的團隊,參與印度、埃及、土耳其等市場的佈局。就印度而言,其採取了聯合開發、共同投資的模式,與大型電力運行商印度ReNewSola共同組建了合資公司Medak Solar Projects Pvt. Ltd.,在印度特倫甘納邦完成8.2兆瓦的光伏項目開放存取模式與併網發電。
打鐵還需自身硬,國內發力讓光伏企業基業長青
外部環境固然是影響中國光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這終究是自身無法控制的。所以只有國內加強對自身的要求和更新速度,才能真正讓中國光伏企業屹立於世界不倒。欲達成此目標,一是需要國家增強對國內能源轉型的約束力。這不僅要求中國堅持能源向綠色、低碳、清潔型轉變的大方向,更重要的是在實際操作上也運用新能源。二是運用新能源的緊迫性有待加強。目前的金融、電網、税收、土地政策基本都是服務於火力發電或傳統能源的,並沒有形成服務於新能源發展的更科學、更細緻的體系。三是需要加快推動光伏市場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變。
光伏行業正在進入新一輪的產業整合期,新興市場擴大以及平價競爭上網將成為未來新的趨勢。明者因時而變,是到乘着順風扯篷的時候了。
(文/無涯)
(2017-10-17)
寶寶出生以後,煩惱也隨之而來了,寶寶的第一口奶是喝奶粉還是吃母乳呢?這是很多新媽媽都會糾結的一個問題。新生寶寶吃第一口奶的過程俗稱“開奶”,對寶寶和媽媽都有着重要的意義。有些媽媽由於在寶寶出生的前幾天沒辦法快速分泌乳汁,害怕寶寶餓着就讓寶寶第一口喝了奶粉。雖然是為了寶寶着想,可從長遠打算,對寶寶的身體卻是弊大於利。
一.新生寶寶第一口奶為什麼一定要喝母乳?
1.有利於母乳餵養
寶寶對他的第一次進食是有記憶的,如果第一次吃的是母乳他就會記住媽媽身上的味道,記住母乳的味道;如果第一口吃的是奶粉,寶寶就會喜歡上這種奶粉的味道,排斥母乳的味道,不利於接下來的母乳餵養。
2.有利於乳汁的分泌
促進母乳分泌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寶寶吮吸。寶寶剛生下來的前幾個小時,媽媽就要趕緊進行“開奶”,餵奶越早越容易刺激乳汁的分泌,為寶寶接下來的進食做準備。
3.有利於增強寶寶的體質
媽媽的初乳是整個母乳過程中的精華所在,能夠增強寶寶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在寶寶身體裏形成保護屏障;如果媽媽讓寶寶第一口吃了奶粉,初乳的優勢就不存在了,而且還會在寶寶體內形成免疫球蛋白,在接下來的餵養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過敏現象。
4.有利於媽媽的身體恢復
對乳房的刺激能加快子宮收縮,寶寶經常吮吸乳頭能促進媽媽子宮收縮,促進惡露儘快排出,加快身體恢復。
二.新媽媽如何做才能讓寶寶順利吃上第一口奶?
1.寶寶出生半個小時以後就可以進行第一次餵養了,不管媽媽有沒有奶水,都要讓寶寶進行吮吸,這樣更有利於開奶。如果媽新手媽媽下奶比較晚也不用擔心,一般的新生寶寶在母體儲存的能量足夠維持2,3天,暫時不開奶也不會把寶寶餓壞。
2.新媽媽不要覺得自己的奶水少就加奶粉,新生寶寶胃容量只有玻璃珠般大小,哪怕只有幾滴奶也是能保證基本供給的。隨着寶寶的吮吸,媽媽的乳汁越來越多,寶寶的胃口增大了,媽媽奶水也充足了。
3.在月子期間,新媽媽要對自己有信心,保持積極的狀態,開奶前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有利於奶水的分泌。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略略略”:當然是母乳啊!這有什麼可糾結?傻子
網友“釋放心靈”:如果兩三天不下奶,寶寶不得餓兩三天
網友“比我輕?要麼平胸、要麼矮”:好文贊一個
(2017-10-23)
CF噴漆作為早期的道具,一直存在遊戲當中。一般我們把噴圖都是當做一種裝飾品,無聊的時候對着地上或是牆上噴一下。然而這小小的裝飾品在爆破模式中有更重大的戰略意義。
下面我們要説一下噴漆的戰略意義,基本上是為了迷惑對方,干擾對方的視線。我下面舉一下實際的常用例子。
一、干擾視線距離
首先是黑色城鎮這張圖,這張圖在戰服以及其他野戰當中出場率極高。現在也是五圖之一,我稍微普及一下,五圖是潛艇,鷹眼,衞星,異域和黑色,百城三圖是供電,沙漠1-TD和巷戰。廢話不多説,在a小道保衞者肯定要留下一個人防守。在a小道的這個位置噴上噴塗。
遠處看的效果是這樣的。配合左右移動的步伐,可以很好的干擾a大上來的敵人。
接下來説一下沙漠--灰和更常見的新年廣場這兩張圖,沙漠灰在潛伏者出生的地方,可以和中路的保衞者對狙的地方,把後面的背景弄花了,也是很好地保護。同理新年廣場大多都是狙擊的天下,基本上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穿透的,所以好好的隱藏自己是很有必要的。當然中路也是狙擊對拼的地方,也可以用噴漆干擾視線。
噴塗的方法也是跟簡單的,只要與牆壁成很小的角度按t,也就是噴漆鍵就可以了。當然根據角度不同,產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這點是很不好掌握的,但是基本上可以迷惑擾亂敵方,也就達到了應有的目的。
最後説一下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白色多的噴漆掌握不好的話,最好不要使用,我們都知道cf的背景偏土黃色,有些人物,也有這個顏色的保護色,而白色會形成強烈的反差,只會讓你人物更加的暴露無遺。其次就是如果不想投入噴漆,初始送的通緝奧摩是最好的選擇。
二、迷惑對手舉例
迷惑對手是我重點要説的,噴漆買的是人形噴漆,也就是商店的斯沃特噴塗。這個噴塗也有很多的用處,迷惑敵方是一方面,由於現在靶子噴漆絕版了,人形的噴漆是看槍械彈道的最好選擇。商店有兩種可以選擇,一個是保衞者一個是潛伏者,這個要根據不同的陣營來切換。很多人不知道遊戲裏面可以切換噴塗,簡單説一下。按ESC鍵,在設置的其他裏面可以看到自己的所有噴漆,可以通過選擇裝備任意一件來使用。
噴塗的位置選擇,最好是遠距離的,這樣對方看不清是人還是噴漆,近距離的也可以,但是要放在急性的拐彎處。有一點是一成不變的,一定要放在有多個陰人點的位置的其中一個上面。這樣敵人位置暴露後,你可以從另外一個或多個陰人的點位,向他發起攻擊。不然的話,也就失去了戰略意義了。
比如在黑色城鎮a小道的急性拐角處,很容易迷惑對方,等敵人暴露之後,我們可以陰在樓梯的上面進行攻擊。就算沒有成功,我們聽到腳步,這個噴漆也會使敵方分神,可以利用這個空隙進行攻擊。
簡單的説一下噴塗的要點,切記向自己的中下部噴,不然的話,人物會漂浮到半空中,這樣的迷惑性會大大降低。這張圖是在黑色城鎮a大的貨車後面,也是狙擊手最長呆的地方。可以很好地為小道上的火力輸出創造時間。
最後説一下迷惑的目的是為了使對方通過錯誤的以為是敵方的人,而開槍暴露自己的位置,繼而出去攻擊對手。最差的也可以浪費敵人的子彈,有的時候1顆子彈就可以決定生死。
小小的噴漆一般都會被我們忽視,在遊戲中只要我們多多發掘,還能發現更多的樂趣。
(2017-10-22)
10月21日,主題為“品牌工程助力國家戰略,“浙江製造”助推“一帶一路”融合共贏”的“品字標浙江製造”走進“一帶一路”推介對接活動在義烏幸福湖國際會議中心國際廳拉開帷幕。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朱從玖,贊比亞駐華大使維妮·奇貝薩孔達、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陸建強、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高鷹忠、中國計量大學校長宋明順、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紀聖麟、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趙孟進、金華市委常委、義烏市委書記盛秋平、金華市副市長、義烏市市長林毅、國標委服務業部副主任柳成洋、浙江省浙江製造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舒英鋼等領導蒞臨本次活動。企業代表、外商代表齊聚一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品字標浙江製造”認證企業、義烏市場三方對接,助推“浙江製造”、義烏市場與“一帶一路”的融合共贏。
活動上,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朱從玖,必維國際檢驗集團消費品事業部副總裁Nicolas Girard上台,為東海集團頒發了全省首張“浙江製造”海外工廠認證證書,助推品牌企業和產品與“一帶一路”的融合共贏。
接着開展了義烏全面打造“標準城市”系列簽約活動,義烏市人民政府將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計量大學簽約,全面實施標準化戰略,打造“標準城市”。
省品促會與英國標準協會、商城集團與和建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和迪拜TECOM城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助推“品字標浙江製造”走進“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代表,贊比亞駐華大使維妮·奇貝薩孔達、捷克投資局中國及東南亞業務副主管Jan ZAPLETAL詳細介紹了當地市場環境推介。
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最具貿易活力的義烏,已然成為絲路經濟帶中的一個龍頭,成為新絲綢之路的新起點。2014年11月18日首趟“義新歐”國際班列全線正式開通。這條連接中國與西班牙的鐵路,是世界上最長的貨運火車路線。“義新歐”班列從義烏出發,沿着“絲綢之路”直奔新疆阿拉山口邊境口岸,連接亞洲與歐洲,已經成為義烏“走出去”“引進來”的重要通道。義烏市天盟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是“義新歐”國際班列的直接運營管理機構,是浙江省和義烏市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重要平台,會上,義烏市天盟實業投資有限公司總裁章涵濱還對“義新歐”中歐班列建設運營情況進行了介紹。
日前,商城集團通過制定《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品牌管理規範》和《五星級旗艦市場服務與管理規範標準》,旨在通過多種模式在全球佈局“品字標浙江製造”市場網絡,積極開展品牌維權,加快與國內外優勢資源合作,不斷夯實義烏市場作為“品字標浙江製造”走進“一帶一路”進程中的商貿流通樞紐作用,義烏商城集團總經理趙文閣在會上也向大傢俱體介紹了該項服務標準的主要特點。
最後省質監局高鷹忠局長髮表講話,他表示浙江省開展“品字標浙江製造”品牌建設的做法是符合國際慣例和國際規則的品牌建設創新之舉。通過打造“品字標浙江製造”品牌,一大批企業的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一批產業實現了迭代升級。截至目前,全省已制訂“浙江製造”標準260餘個,已有88家企業獲得150張“品”字認證證書,其中國際合作認證證書22張。今後,凡是在市場上看到有“品”字標識的產品,就意味着遇到了高品質的浙江產品。省委、省政府將以“一帶一路”統領新一輪對外開放,大力推進互聯互通,實現共建共享。在此大背景下,浙江製造業企業對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走出去”參與國際合作面臨難得的機遇。“品字標浙江製造”品牌通過發揮義烏“一帶一路”橋頭堡作用,加快走出去步伐,對提升“品字標浙江製造”品牌影響力,逐夢世界高品質舞台具有重要意義。
去年4月,義烏市成功獲批成為全省第二批“浙江製造”品牌培育試點縣,並以此為契機,把“浙江製造”品牌建設作為推進義烏市場和產業轉型的重要抓手,不斷加強“浙江製造”引入義烏的頂層設計,持續推進“浙江製造”與義烏的深度融合。
義烏作為眾多國家級改革試點形成的創新發展政策窪地,“一帶一路”支點城市形成的義烏“碼頭”戰略高地,30多年市場發展帶來的眾多貿易資源集聚優勢,將助力“浙江製造”更好地從義烏走向海外。“浙江製造”也將賦予“義烏製造”產品升級更鮮活的榜樣和更廣闊的視野,推動義烏市場從服務小商品到服務精品,從服務小企業到服務龍頭企業,從而實現向高端服務的升級發展。“浙江製造”將成為義烏市場新的亮點與名片。
(2017-10-22)
10月18日,就在麥格納國際公司(簡稱麥格納)與華域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域)簽約成立華域麥格納電驅動系統有限公司(簡稱華域麥格納)幾小時後,麥格納國際首席執行官唐·沃克就接受了媒體採訪。他明確表示,“這個合作在我們整個的業務構成中是相當具有意義的。因為這涉及到新能源市場,包括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幾方面的新能源市場,所以我們認為這個合作是具有戰略性意義的。”
這又是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合資項目。簽約次日,華域股價上漲5.81%,收盤24.24元,總市值764.22億元。這樣的強烈反響,意味着投資者對此項目的預期,反映了人們對汽車行業走向的關注已不侷限於業界,涉及到社會的關注。從行業的角度看,麥格納與華域牽手,被看作強強聯手進軍新能源汽車釋放出對“未來現實市場”的強烈信號。尤其是在當下新能源汽車正成為產業轉型的風口上,此項合資(華域麥格納)無疑成了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推手,它意味着新能源汽車從過去的卡位到現在的行動,進入了實質性的目標實施之中。
從現實意義來看,外界已經關注到,這是一個拿到“訂單”的合資項目(官方消息稱:合資公司籌備期間已成功獲得上汽大眾、一汽大眾關於大眾全球電動汽車平台(MEB平台)電驅動系統總成相關產品的定點意向書,該產品預計於2020年投產)。這就印證了大眾在今年法蘭克福車展上對外宣佈的“電動化戰略”並非虛言:大眾汽車集團預計到2025年,集團銷售的新車中約有四分之一將是純電動汽車,根據市場發展的情況,集團純電動汽車的年銷量屆時最多將達300萬輛。事實上,自去年大眾發佈“攜手同心—2025戰略”時,已將電動汽車視為戰略的核心部分,以期到2025年在全球電動汽車領域成為引領者。作為行動的證明,大眾在華成立以電動車為主的新合資公司所掀起的“中國電動車合資熱”,被看作產業轉型及後合資時代的新動向。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看,不難發現,零部件是整車業的先導,而其動向往往代表着新的競爭格局將會拉開帷幕,而並非整車先行。可謂“春江水暖鴨先知”。以往的經驗證明,誰擁有強有力的零部件體系誰就是強者。對華域來説,這不僅是經歷者(上汽集團零部件體系),也是最先嚐到甜頭並以此得益、壯大起來的親身體驗。權威人士曾對桑塔納(上汽大眾)在華成功做過精闢的分析,認為桑車成功就是零部件國產化的成功。就此斷言,這將奠定上汽成功的基礎。實踐證明,在之後的別克項目中,又先後與德爾福、偉世通等零部件巨頭合資,進行復制,不僅使上汽通用後來居上,也夯實了上汽的實力和行業地位。如今,華域選擇麥格納作為下一輪汽車競爭的突破口,敏感人士已經意識到,這不僅是有章可循的規律,而且預見到了汽車進入新能源時代已經不遠了。
那麼,麥格納是一傢什麼樣的公司?
沃克在接受採訪之前先做了自我介紹。他説,麥格納以汽車零部件業務為主,今年已經走過60個年頭。在之前的20年之內,麥格納增長速度大大高於行業的平均增速,行業增速大約3%,麥格納複合增長率平均為12%。到2019年,公司的銷售預期為430億美金。在全球有超過16萬名員工,1萬多名產品工程師,2000多名軟件工程師。麥格納全球有327家工廠,在2017-2019年間,將會有28個新工廠。在中國,麥格納有41個工廠,6個在建工廠,大約1.9萬名員工,2016年的銷售大約為31億美金。
沃克在列舉麥克納在行業諸多第一之後,坦率地表示,他們早就關注到了汽車業的轉型,並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先後與國際上知名汽車公司進行合作研發新能源汽車,比如福特的福克斯、沃爾沃V60純電動車,包括智能汽車在內等。在中國也開始這方面新的業務開拓,包雙離合和SUV在內的電動化等。他説,我們各個事業部在中國的業務,除了外飾和電子相對規模較小之外,幾乎每個事業部都已經在從中國佈局完善。
對於汽車轉型,沃克説,我們在車輛電氣化,自動駕駛,車聯網和新興出行理念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還不謙虛地説,在動力總成領域,麥格納在四驅全驅,泵類產品和變速器領域,我們處於市場的領導地位。他表示,在向電氣化過渡的過程中,麥格納動力總成的產品領域可以很好的覆蓋各個不同階段的需求,從啓停系統,到混合動力及至純電動,我們的產品很多都已經進入量產階段,還有眾多在與客户接洽階段。他透露,我們今天與華域簽訂的合資協議,將為一個德國客户供應電驅動產品,這也是麥格納在中國的首個電驅動業務。
在問到為何選擇華域進行合資時,沃克回答道,麥格納與上汽集團(華域)都看好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麥格納動力總成專注電驅動系統,擁有豐富的技術儲備並且可以製造所有的關鍵零部件。華域是一家國際零部件供應商,聲名卓著。我們與華域在客户資源,工程研發,製造體系和關鍵零部件生產方面可以進行互補,是一個完美的組合。他相信,此合資項目會給麥格納帶來越來越多的業務。
(2017-10-22)
三個問題
大西安在一帶一路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西安的大在哪裏?
一帶一路給大西安帶來了哪些新機遇?
圖/DA
在回答三個問題之前,悦君首先還需要再把大西安和一路一帶講一下。
“一帶一路”
(英文:The Belt and Road,縮寫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大西安,泛指西安市,咸陽市轄區、興平市、三原、禮泉、乾縣,渭南市富平縣,商洛市柞水縣和西鹹新區的廣泛區域。
1
大西安
在一帶一路中的地位和作用
回顧過去17年,國家西部大開發的號角在西安吹響,除了國家政策外,由於西安及西北人民保守的理念,事實上的西部開發變成了西南大開發、西北大開挖,西安並沒有借這股東風獨佔鰲頭,反倒與成都、重慶的差距越拉越大。
2015年國家發佈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借路絲綢之路經濟帶,西安又一次站在歷史起點。
攤開中國地圖,沿海地區已經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華中崛起勢頭也已經形成,大宗商品出口基本上依靠海運,送往北美、歐洲、非洲,經濟重心落在國家東部。但隨着中央供給側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補的調整,對外貿易和內需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種背景下一帶一路應運而生。一路向西,將成為一個時期內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改善西部人民生活水平的必要要求。
西安以西,再無經濟重鎮,西安將作為承東啓西的紐帶,聯繫中國的西部和東部,其作用無可替代。
再放大去看,絲路經濟帶不僅僅是國內,更涵蓋了南線伊朗、土耳其和北線的大歐羅巴。可以説東部的千針萬線在西安扭成一股繩延伸到中東、中亞和歐洲。這種地位具有無可替代的唯一性,也就是説在絲路經濟帶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基礎。
丨永寧門攝影/悦西安Ashley丨
1
經濟基礎
西安的主要支柱產業更多集中在高新技術、高端製造和精密製造上,產業角度來講,就有一定優勢。因為發展兩高一精,本就需要大量高學歷人才作為支撐,而西安作為全國高校科研院所的三強,這也成為重要保障,今年制定的三年留下100萬高校畢業生的宏大規劃,更是應對一帶一路發展的必然體現。
|歐亞論壇會址攝影/Roc_one |
歐亞經濟論壇永久落户西安,可以説是一帶一路在西安的提前熱身,滻灞、高新金融中心的建立將為向西發展提供資金保障。今年海航物流、京東、圓通以及即將到來的阿里,都是瞄準了西安得天獨厚的地緣條件和經年積累的各種優勢條件,積極佈局西安就是為了經略西北、放眼絲綢之路經濟帶。
2
文化基礎
文化是一國的軟實力,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文化元素在西安得到集中體現,8月12日在曲江開演唱會的美籍華人李玟在8月10日遊覽城牆景區的時候情在微博寫到“在西安,終於站在古老神秘的城牆”,並情不自禁地唱起她的名作《刀馬旦》。這種文化的嚮往,不僅是華人的嚮往,也是西方國家人民的嚮往。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積澱,濃縮在西安,這是北京、南京、杭州、洛陽、開封等古都都不具備的。
經濟發展,文化先行。當年張騫出塞、玄奘取經,多的是文化上的往來,其後才是絲路打通後的經濟往來,這一寶貴經驗在當今依然適用。因為,只有文化交流才會使得經濟交往自然而然,更加水到渠成,帶着中國的開放包容插上翅膀一路向西。
|小雁塔片區攝影/李文博|
陝西處在亞歐大陸橋上,西安是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心臟,關鍵要抓住自貿區建設機遇,把西安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中國中心和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讓自貿區擔負起絲綢之路經濟帶先進製造業中心、物流商貿中心、經貿合作中心、能源金融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和文化旅遊中心的重任。”
在悦西安8月4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西安VS鄭州,比拼國家中心城市,難道西安輸了??)一文中也提到“放眼全球格局,目前中國正處在破局的前夕,在歐美等國集體右轉的情況下,一路一帶不僅僅是拉關係找朋友的面子工程,更是中央為將來制定中國版國際貿易而做的準備。西安面對的不僅僅是西部地區,更是要服務整個中亞乃至歐洲。海航物流、京東無人機等等哪個不是看見先機提前佈局?西安將來要做的就是承東啓西的橋樑和紐帶。”
不難看出,西安在一帶一路的定位和作用已經在西安的政界、學界和民間形成了共識。政通人和、智囊助力,西安必將成為內陸改革開放的新高地,引領陝西向西開放,打造西部大開發的升級版,把西安打造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中國中心和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
2
大西安的大在哪裏
“大學之大非大樓之大乃大師之大”,同理大西安的大不僅僅是面積大,更多的是其內涵和外延之大。
1
內涵之大
所謂內涵之大,不光是大西安規劃區的大,更多的是包含了關中平原城市羣(含河南三門峽、山西運城及臨汾,甘肅天水、平涼、慶陽、隴南,寧夏固原,湖北十堰)的大,而關中平原城市羣是國家層面繼《長江三角洲城市羣規劃》和《成渝城市羣發展規劃》之後的又一重大規劃,是西部地區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和西部大開發重要的舉措,有報道稱大西安的國家中心城市將在此次規劃中予以明確。可以預見的是,大西安將是引領關中城市羣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又一增長極。
|大西安願景概念規劃圖/僅供參考|
大西安之大在內涵上還體現在西鹹一體化取得實質性進展,城市競爭力在全國同類城市中排位顯著提升。
2
外延之大
交通便利之大
陝西省高速公路2367規劃8000多公里高速公路,建成28個省際交通通道,發達的高速路網成為一帶一路物流交通的重要一環。
在鐵總調整全國高鐵規劃後,原有四縱四橫升級為八縱八橫,京昆、包海、隴海兩縱一橫交匯於西安,今年西武、西延(延榆)、西渝等350km時速高鐵即將開工,西安米字型高鐵網將加速成型,全國僅有武漢、鄭州有同等級高鐵規劃。高鐵貫通,將進一步釋放普速鐵路貨運能力,全國最大貨運編組站新豐鎮的擴建,將助推西安樞紐的貨運編組能力,提高貨運量,鄭歐、渝新歐、蓉歐等一帶一路上的大宗貨運將通過西安進行轉運,陝西的土特產、高新產品、先進製造業也將通過長安號一路向西,同時將中亞的棉花、水果、糧食等初級農產品帶回西安進行深加工。
丨未來
西安鐵路樞紐總體格局丨
這種外延之大,才是提升大西安在絲路經濟帶上對外交流合作的重要保證。尤其是海航物流、京東全球無人機中心落户西安,正式因為有這外延之大。
2016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發送旅客近3700萬人次,位於全國第八。對比成都,870萬人口的西安發送旅客量僅比1500多萬人口的成都少了不到1000萬發送量,同時也把重慶、杭州遠遠甩在身後。如果説高鐵代表了1000公里內的客運能力的話,那飛機絕對能反映出2000公里級及國際交流的層次。西安機場航線總數達到148條,位居全國第六,其中31條國際航線是西安國際交流的重要保證。
丨西安咸陽國際空港丨
國際往來之大
據統計自1979年以來西安共接待外國元首、總統、總理200多位,他們包括:英國女王伊裏莎白二世,日本天皇明仁,美國總統里根、布什、克林頓,法國總統希拉剋,俄羅斯總統普京,德國總統約翰內斯·勞,比利時國王和王后,西班牙國王和王后,瑞典國王和王后,沙特國王,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澳大利亞總督。至今為止世界上已有120多個國家的元首、總統都曾訪問過西安,這是在除過京滬外,全國排名第三。尤其是進入21世紀,高規格的國際交流都伴隨着各類企業家團體,頻繁的國際交流,有利於推進西安與域外國家的政治、經濟往來,成為西安“引進來、走出去”重要渠道。
2005年首屆歐亞經濟論壇在西安舉辦,2007年經國務院批准,歐亞經濟論壇永久會址設在西安。至今歐亞經濟論壇已在西安召開6屆,在金融合作、能源開發、經濟成長、文化遺產、教育人才、新興科技、旅遊發展、生態環保等方面達成了多項可操作性成果,為一帶一路建設發揮了重要的國際平台作用。論壇主辦單位除國內部委外,還有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上合組織睦鄰友好委員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歐亞經濟共同體秘書處、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國際歐亞科學院等6個國際交流合作單位。
3
一帶一路給大西安帶來哪些新機遇
中國和6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佔全球GDP的近30%,全球貿易額的33%,全球人口的63%。一帶一路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區域合作平台之一,對中國經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大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龍頭城市,也將迎來新機遇和新發展。
1
對外貿易快速增長
在中國出口數據連續第二年下滑的背景下西安2016年出口946.75億元,增長15.5%(較2015年增速高3.9個百分點)。主要出口商品有,機電產品出口828.2億元,增長17.8%;單晶硅片出口22.4億元,增長41.2%;農產品出口20.8億元,增長5.0%;紡織服裝出口11.3億元,下降14.6%;礦產品出口14.6億元,增長28.4%;有機化學品11.2億元,增長1.8%。西安市的機電、單晶硅屬於高端製造和精密製造行業,絲綢之路經濟帶對這兩類產品的出口高速增長具有極大貢獻,可以預見的是隨着一些新的大工業項目落地,未來幾年工業出口還將持續增加。
2
促進大西安內部經濟發展的平衡
大西安建設規劃了3條縱軸,位於西鹹新區的新中軸將是西安落子的重要一環,西鹹商務區、昆明池等的開發建設大大帶動灃河兩岸經濟發展。東部軸線、西安國際港的規劃、建設將提升東部區域發展。以貫穿城牆為主軸,東西兩翼齊飛,是西安跳出城牆思維,均衡市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多軸線、多中心發展格局避免了攤大餅的城市病。
丨大西安空間規劃圖丨
3
促進旅遊業發展
大西安是周秦漢唐四大朝代首都,十三朝古都,旅遊資源豐富,隨着一帶一路戰略持續推進,對我市旅遊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以公路、鐵路、海路(港口)、空路(航運)等為重點,亞歐基礎設施更加聯通、便利、高端、智能、兼容,極大的提升了旅遊的通達性。結合隨着“一帶一路”建設的逐步展開,沿線各國將簽署合作備忘錄,簡化民眾的簽證手續,將極大促進出入境旅遊,尤其是入境旅遊。
|小雁塔/攝影李文博 |
促進國內各省市區域旅遊合作,
特別是絲路申遺成功後,陝西、甘肅、新疆及中亞國家的世界遺產連成串,成為吸引國內外遊客的重要旅遊目的地
,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大旅遊概念,提升在旅遊業界的影響力,開拓旅遊發展新境界。
4
推進企業走出去
大西安處在一帶戰略當中,是一個推動經濟超車的一個機遇。在擴大出口、引進五資的同時,還要積極推動具有實力的企業開拓中亞市場,要意識到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相輔相成,絲路經濟帶戰略既包括請進來,更包括走出去戰略。在廣義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大西安與中亞國家經濟發展的梯度差,可以發展走出去的外向型、國際化戰略。開拓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國家市場必須要有時間表:對西安而言,重點是聯合沿線城市形成合力,共同開闢中亞市場。
|永寧門廣場/攝影張雲洲 |
西安主要的產業優勢是裝備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與中亞國家的產業互補性比國內經濟帶的任何一個城市都強。
充分利用工業經濟中的科技優勢和裝備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端產業優勢,實施以裝備換資源、以資金換資源和以技術、勞務換資源的對外貿易戰略,以中亞國家市場作為西安工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對象之一,鼓勵企業走出去,釋放產能,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起點,把西安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上的最強最大的大都市。西安建工、陝西建工搞基建,陝汽、陝建機重型機械出設備,大量軍民融合企業新產品投放中亞市場,近水樓台。類似的高端製造業,西電集團、陝鼓動力、標準機械等等都具備走出去的先發優勢。
5
謀建離岸金融中心
伴隨一帶一路深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已經蓄勢待發。大西安要藉助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廣大中東部地區的紐帶城市的優勢,積極謀劃離岸金融中心。發展離岸金融將成為大西安加快金融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
|西安高新區/.攝影 orangedennis |
由於離岸金融中心的設立本身有較高條件,需要允許對跨境資本的自由流出流入,有寬厚
的税收政策,具備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以及有利的經濟和自然地理位置。
這些都需要自身有較強實力,且政府能給予長期的優惠政策。今年陝西(西安)自貿區掛牌,內陸口岸建設、綜合保税區設立及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跨國企業集團跨境人民幣、外匯資金集中運營業務試點、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等政策,以及“一帶一路”戰略對西安依託絲綢之路樞紐地位創新發展離岸金融提供了依仗。大西安抓緊機遇做好離岸金融中心,不僅可以增強西部大開發的空間,擴大區域交流合作,也為大西安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提供了更多機遇。
6
提升大西安媒體水平
今年7月“絲路城市廣播電視協作體成立會議”在西安舉行。會上,由“一帶一路”沿線的30餘家城市媒體(廣播、電視及其新媒體)共同參與的“絲路城市廣播電視協作體”正式成立,在古絲路起點,吹響了絲路沿線城市媒體的集結號角。
宣傳工作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助推劑,也是我們歷史文化推廣的有力抓手。宣傳工作雖然不能直接推進城市發展,但是城市理念、發展目標等的大力宣傳對提振市民精氣神是最直接的辦法。
對標成都,西安媒體歷來在城市營銷方面處於落後狀態。
比如10年前成都宣傳部門提出“中國第四城”的時候,我們大部分網友還不屑一顧,嗤之以鼻,然而今天成都給遊客的直觀印象就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的感覺,這種宣傳影響深入人心;比如大熊貓,我們周至的秦嶺大熊貓比四川大熊貓更好,而國人只知成都大熊貓卻不知我西安大熊貓;再比如當年成都招商英特爾時,傳出成都高新區連夜按照英特爾方面修改招商方案,在火車開車前追趕即將去重慶的考察團,最後招商成功的案例。這些轟炸式宣傳的城市營銷手段確實營造出成都強勢的主觀印象。
|極強勢的成都式城市營銷 |
反觀西安,當年三星招商,西安速度僅在本地產生一定影響,沒有成為全國招商部門參考學習的對象;再就是,西安某些媒體對負面新聞報道往往就事論事,沒有起到正面引導、化被動為主動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京東在阿里老家打出頭版廣告“西安,我來了”,西安本地某媒體次日正版打出“京東,西安歡迎你”,這一營銷事件被廣大網友稱讚。
此外,成都城市宣傳口號“成都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成都,都成”,並以此為題拍攝40多個宣傳視頻
,吸引各類人羣到成都旅遊。我們大西安的宣傳口號還停留在口號式水準“華夏古都、山水之城”,受過去宣傳影響,外地人想到西安第一印象不是“白毛巾、紅肚兜、滾滾黃沙裏打腰鼓”的形象,就是兵馬俑,單説這句口號,誰又會想到是我們大西安呢?
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到,西安乃至陝西都沒有一個全國性的媒體作為宣傳平台,北京有新京報,上海有揚子晚報,廣東有南方週末,即便是成都也有每日經濟新聞這樣的全國性財經類日報。這次藉助一帶一路,在大西安組成了“絲路城市廣播電視協作體”,希望我們大西安能夠搭建一個為一帶一路發聲,為大西安發聲的立足本地、覆蓋全國、影響世界的國際級傳媒!助力大西安追趕超越、助力大西安在一帶一路戰略上的各項工作開展!
|西安滻灞生態區夜景/攝影李文博|
最後,不得不説的一點,省委省政府借力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在參考成都、合肥等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促成西鹹融合,使2000年來本就是一個城市的大西安真的從行政藩籬中解放出來,釋放1200萬人民的活力,快速實現大西安進入萬億俱樂部,唯有如此,大西安才能在絲路經濟帶上笑傲江湖!
悦西安(ID:just-xa)原創文章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約法律支持/陝西大秦律師事務所
(2017-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