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勾結飽受詬病 韓國欲對財閥特權動刀

  政商勾結飽受詬病 韓國欲對財閥特權動刀

  近年來,韓國社會對經濟兩極分化、政商勾結以及市場不公現象日益不滿,對在韓國經濟中佔相當比重的幾大財閥家族企業質疑聲越來越大。

  總統文在寅競選期間承諾將破除財閥特權,上任不久後便任命著名的“財閥狙擊手”金相九擔任公平貿易委員會主席。對於這場整改財閥行動的最終成效,公眾拭目以待。

政商勾結飽受詬病 韓國欲對財閥特權動刀

  資料圖:文在寅

  政商勾結 危害市場公平

  隨着韓國財閥集團頻繁曝出負面新聞,財閥家庭成員內部爭鬥、仗勢欺人等事件時有發生,民眾和媒體日益反感,而財閥企業阻礙市場公平的現象也越發引起反思。

  在韓國國民心目中,一家財閥猶如一個龐大“帝國”,其觸角往往蔓延至各行各業,而核心高管職位也在家族成員之間繼承。此外,根據今年3月一項調查,韓國十大財閥的310名家族成員中,94人商業聯姻,佔30.3%;60人政商聯姻,佔19.4%。

  按照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設定的標準,韓國現有45家財閥企業,其中排名前10的財閥企業資產額佔全國總額的27%以上。

  韓國去年曝出朴槿惠“親信干政”醜聞,三星集團等財閥涉嫌權錢交易的細節不斷曝光。三星集團橫跨電子、造船、建築、保險、主題公園、廣告業、電影製作等近60個行業,其影響力不僅在經濟層面,也延伸至政治、社會各層面。

  今年8月25日,三星電子副會長、集團實際控制人李在F被控的行賄、挪用公款、非法轉移資產、隱匿犯罪收入和作偽證5項罪名全部成立,一審被判5年有期徒刑。法庭認定,為了在繼承三星集團經營權過程中獲得時任總統朴槿惠的幫助,李在F以贊助朴槿惠“親信”崔順實之女鄭某馬術訓練為名行賄。

  按檢方的説法,李在F向崔順實承諾和實際賄賂總額達433億韓元(約合2.5億元人民幣),以換取朴槿惠政府在2015年三星集團旗下兩家子公司的合併案中給予政策方便,而該合併有助於身為三星電子副會長的李在F加強對整個三星集團的掌控。

  “這起案件的本質是政府與財閥的勾結,”主審法官金鎮東宣讀判決時説,“這種暗中勾結不僅過去存在,在現實社會仍然存在,給全國民眾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創傷。”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要求改革財閥的呼聲越來越高漲,而隨着文在寅政府5月上台,時機彷彿到了。

  備受關注 民眾期盼整改

  早在今年1月總統競選初期,“整改財閥”便成為韓國選民的重點關注話題之一。為順應民眾心聲,主要的熱門總統人選甚至在正式宣佈競選總統之前,便信誓旦旦地承諾將着手改革各大財閥的運作模式。

  例如,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1月12日返回首爾,被外界解讀為準備競選韓國總統。飛機尚未着陸,他便告訴隨行的韓國《中央日報》記者:“我認為改革(財閥)勢在必行。財閥掌控一切,以至於中小企業根本無法生存下去。財閥的影響力實在太大,造成階級間的衝突。”

  在潘基文看來,財閥經濟加劇社會不公,例如“次級承包商哪怕(與財閥企業)完成同樣的工作,卻只能得到60%的收益。一系列問題由此而產生”。

  當時領跑民調、最終當選總統的文在寅更早表態,顯露出整改財閥企業、破除財閥特權之意。他1月10日承諾,將推行一系列財閥改革措施,把重點放在十大財閥身上。其中,最受矚目的四大財閥企業是三星、現代、SK集團和LG集團。

  文在寅當時提出的設想包括許多“大膽創意”,例如財閥企業一名董事應由普通員工推舉產生。而當時的總統競選“黑馬”、城南市市長李在明還提出了更加激進的想法,“必須把財閥企業與財閥家族切割開來”,他甚至還喊出“解散財閥”的口號。

  正黨總統競選人劉承G是經濟學家。在他看來,韓國經濟“根本不是自由市場經濟”,而是“由幾大財閥把持的叢林經濟”。因此,“我們需要在憲法框架下,儘可能激進地推行財閥改革”。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文在寅5月出任總統後提名的首位部長級官員就是公平貿易委員會主席,就一點不令外界驚訝。公平貿易委員會是部級企業監管機構,主抓價格操縱等不公平市場行為。

  文在寅提名的新任公平貿易委員會主席金相九現年55歲,曾是漢城大學經濟學教授,是韓國著名的“財閥改革派”,一直主張建立透明公平的市場系統。據韓國《中央日報》介紹,金相九熟知大財團內情,曾在檢方調查“親信干政”案期間提供有關三星集團的大量信息。

  新官上任 發出“最後通牒”

  自金相九5月17日執掌公平貿易委員會以來,外界普遍預期文在寅政府將加大對財閥企業的監管力度。

  果然,金相九上任後不久,便於6月23日約談三星電子副會長權五鉉、現代汽車社長鄭鎮行以及LG集團、SK集團的高管,向他們談及有關財閥改革的種種構想。韓國媒體注意到,這是2004年以來,公平貿易委員會主席首次約談四大財閥企業代表。

  金相九在這次約談時提到:“經濟環境正在快速轉變,國民對財閥企業的態度也發生了顯著變化。我認為,財閥企業未能達到市場預期。一些財閥企業成為全球性企業,但是多數國民的生活卻變得越來越艱難,這表明存在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

  金相九表示:“我並不是説,這些問題全都要歸咎於財閥企業。但我明確認為,財閥企業有必要反思過去的歷史。”

  這次約談是由韓國工商業聯合會從中“牽線搭橋”安排促成。該聯合會在一份聲明裏説:“這是交流各項潛在經濟對策的一個好機會,我們也會努力尋求增進公平交易市場環境的具體措施。”

  9月1日,金相九對財閥企業下達“最後通牒”,限令各大財閥在今年12月之前改革公司治理架構,否則政府就要“親自動手”。

  金相九當天點名的財閥集團包括三星、現代等。他曾多次表示,三星集團應該減少交叉持股、增加治理透明度。在他看來,現代集團如果不加緊整改,也將步三星集團後塵。據悉,現代集團近來業績不佳,在韓國、美國、中國等市場均遭遇挫折。

  金相九介紹,公平貿易委員會已經對財閥集團管理層濫用職權等亂象進行了初步調查,發現“多達兩位數”的財閥集團存在違規,接下來將展開更深入調查。如果各大財閥企業在今年12月之前不實施積極改革,公平貿易委員會將採取推動修改公司法等強力措施。

  回顧亂象 警惕操之過急

  這次並非韓國社會首次出現要求改革財閥的呼聲。

  據韓國媒體梳理,首次敦促改革財閥的強烈呼聲是在1997年金融危機之後。不少人憤怒地意識到,財閥企業與政府部門、銀行之間保持曖昧的親密關係,長期逍遙於監管之外,以致不少貸款資金被浪費在財閥企業的低效項目上,而中小企業更富潛力、更有創新價值的項目卻貸款無門而遭到扼殺。在金融危機最慘烈之際,韓國每個月有超過3500家公司申請破產。

  在那場金融危機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手救助韓國,而韓國當局隨後出台一系列監管措施,整頓了金融界的某些亂象,例如禁止財閥旗下子公司在申請貸款時互相作擔保。

  交叉控股是財閥企業的一個顯著特徵。根據公平貿易委員會的統計,在1999年巔峯時期,韓國財閥企業的交叉控股比例達到43%。韓國政府近年來逐漸出台監管措施後,這一比例有所下滑。

  由於財閥企業內部治理缺乏透明度,韓國股市還出現了一個被稱為“韓國折扣”的奇特現象,即財閥相關企業的股價會低於海外股市同類企業的股價。分析人士表示,這凸顯了投資者對韓國財閥企業違規操作、政商勾結等腐敗現象的擔憂。

  今年早些時候,青瓦台在一份聲明裏説,金相九成為新總統文在寅提名的第一位部長級官員,顯示出在市場環境不公平的前提下,想要渡過經濟危機幾乎是不可能的。新政府將致力於創造公平的市場環境,以幫助經濟復甦。

  按照金相九的設想,財閥改革之事不應操之過急,應充分考慮各方關切。他希望能夠由財閥企業自發實施改革,以便平穩過渡。(本報特約記者 楊舒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88 字。

轉載請註明: 政商勾結飽受詬病 韓國欲對財閥特權動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