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美國軍工進入寡頭時代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綜合

曾經在奧巴馬時期任職於美國國防部的凱瑟琳·希克斯於2月8日正式被美國參議院確認為國防部副部長。而她走馬上任之後,立刻將目光放到了美國軍工企業的過度兼併上。

兼併與合併是很常見的商業活動,能夠在較短時期內快速增強一個企業的實力,但是兼併與合併活動如果不嚴加管束,就很容易產生壟斷,形成一個個“尾大不掉”的寡頭。

美國軍工企業的寡頭化在冷戰中期出現雛形,冷戰之後進入快車道,21世紀第二個10年基本定型。寡頭化的最大誘因是冷戰結束之後,美國本土軍品訂貨量開始減少,美國軍工行業為了爭搶軍品訂單,開始掀起兼併與合併狂潮。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兼併以及合併活動,大批美國軍工企業消失,逐步形成了少數的軍工寡頭。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下稱洛馬公司)是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軍工企業,1995年由洛克希德公司與馬丁·瑪麗埃塔公司合併組建。在此之前,洛克希德公司已經兼併了很多美國軍工企業,包括1993年從通用動力公司手中收購的生產F-16戰鬥機的沃斯堡飛機分部。而在洛馬公司成立之後,甚至還想與另一家美國軍工巨頭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合併。如果這個合併計劃得以實施,那麼其將控制美國國防部軍工採購經費的1/4左右。這種前景令美國政府和國會警惕,通過反壟斷調查迫使洛馬公司在1998年放棄了這一計劃。但後者並沒有停止兼併的步伐,又於2015年收購了著名的西科斯基飛機公司。

美國第二大軍工企業雷神技術公司,於2020年由雷神和聯合技術合併而成。之前的雷神和聯合技術都是美國的軍工巨頭,並且各自都已兼併了大量美國軍工企業。合併之後,雷神技術成為涵蓋噴氣發動機、導彈、航電、雷達產品線的軍工寡頭。

其他如波音、通用動力、諾斯洛普·格魯曼、通用電氣等軍工寡頭,與上述兩家的路數一樣,也都在過去30年時間裏兼併了大量軍工企業。其中,波音公司通過收購洛克韋爾國際公司的航空航天與防務部門,麥道公司、休斯公司的太空和通信部門,進一步夯實了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優勢,如今已是美國第三大軍工企業。

目前,為數不多的軍工寡頭壟斷了美國大多數軍工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希克斯指出,過度兼併已經嚴重影響到了軍工領域的創新發展。因為在壟斷狀態下,寡頭們不用擔心競爭,進取心已經大大喪失,對軍品質量的把控也遠沒有以前嚴格。

近些年,美軍先進的武器裝備發展在速度上常常落後於計劃,產品質量問題層出不窮。最具代表性的就是F-35戰鬥機,雖然已經生產了數百架且已經出口到多個國家,卻沒有一架達到最初的設計指標。美國軍方、國會每年都會出台有關F-35的技術報告,指出該機存在一大堆技術缺陷和隱患。然而,面對一片不滿之聲,洛馬公司卻並不在意,因為其在隱身戰鬥機方面處於絕對的壟斷地位,沒有競爭者。美國軍方和國會再有不滿,也只能繼續硬着頭皮接收F-35。洛馬公司甚至還想一直保持F-35的高價,以獲得鉅額利潤,最終使得美國軍方忍無可忍,請求美國政府出面,這才讓洛馬公司將F-35的單價降了下來。今年1月21日,美國媒體報道稱,美空軍正在嚴肅考慮重新採購F-16戰鬥機,可見也是“苦洛馬公司久矣”。

美國其他的軍工寡頭與洛馬公司的情況差不多,例如波音研製的KC-46A加油機也是進度大大落後於計劃,而且整體質量不高,美國空軍曾一度放棄KC-46A,選擇了空客的A-330 MRTT加油機。然而波音大吵大鬧,遊説美國政府和國會,最終迫使美國空軍改變了態度,重新選擇KC-46A。可是在幾次驗收中,KC-46A都過不了關。再如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旗下的紐波特紐斯船廠建造的“福特”號航母,原計劃於2014年入列。但由於故障頻頻,服役日期一再延後。美國海軍雖然在2017年強行讓“福特”號服役,但諸多技術問題一直未能得到解決,時至今日,其電磁彈射器、電磁攔阻器、彈藥升降機等關鍵設備依然未達到設計要求。

對於這些軍工寡頭不斷兼併、合併所造成的壟斷,美國政府、國會和軍方並沒有什麼好辦法。有意通過訂單扶持一兩個競爭對手,卻會讓被扶持的對象有恃無恐;引進國外的軍工企業,則無異於用自己的市場來培養對手。而在過去數十年裏,這些軍工寡頭已經很熟悉如何規避反壟斷法。

資本是冷酷而貪婪的。希克斯雖然清楚癥結所在,但僅憑其一己之力,要想打破美國軍工寡頭的壟斷,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作者系《艦載武器》執行主編)

作者:石 宏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