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外交部公開信息顯示,本月上旬外長王毅將在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外長會期間同美國務卿布林肯舉行會晤,這是基於中美雙方商定行程。儘管兩國外長在今年進行了數次通話,但上次雙方“實質性見面”還是在去年十月份。消息提到,自中美安克雷奇會晤後,外媒對雙方高層能夠成功進行線下交談非常期待,認為這將會為當前全球很多問題解決找到突破口,有助於國際和平。
據悉,和去年最大的不同的是現在俄烏衝突給國際帶來的局勢變化影響非常大,中美雙方也在前半年數次關於此問題在國際上展開交鋒。隨着拜登相繼主辦“四方安全會議”、訪亞行程、G7峯會和北約峯會,中國一詞也被美方多次提及,還首次被列入北約戰略文件綱領。所以外界認為這次中美高層會晤和去年相比多了一些不確定因素,尤其是美國務院多次拿台灣問題説事;5日,彭博社公佈了美方對於這次會談的一些“提前告知”內容,提供信息的是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坎達。
在這次採訪中,坎達透露美國務院的兩個重點內容。其一是他們優先強調要和中國保持一種“密集外交”的關係,隨時保證雙方溝通渠道暢通。這包括給中美關係設立一個護欄,防止兩國之間出現某種可能會發生衝突的誤判;他進一步解釋稱,此舉意味着雙方高層都需要有定期的聯繫,一定需要通過溝通進行交換意見。其二是美國將會“表達對中方在俄烏戰爭上的期待”,並告訴他們期望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該做什麼事,和不該做什麼事。
此外他又表示,中美外長會晤可以探討一些符合美國利益的合作領域,包括氣候變化、國際衞生問題和毒品問題等。這些內容總結來説就是,美國擔憂對華激烈競爭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南海等敏感領域會出現不穩定因素,他們堅決拒絕因為這種因素導致的“可能引發的衝突的誤會”,正如美國在北約強調的“堅決避免和俄羅斯產生正面摩擦”一樣。有分析稱美方試圖在對抗的大背景下保持一種和熱衝突隔絕的模式正是他們的“傳統技能”,就像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美政府一直對外保持所謂的中立。
其次美國向中國傳達關於俄烏衝突立場這件事,他們國務院、白宮的外交辭令中已經重複了很多次,無外乎是敦促中方譴責俄羅斯、加入對俄製裁、拒絕援助普京等,這些“敦促”也從未影響中方政策。還有一件值得討論的事情是,美媒非常關注G20外長會晤期間布林肯和拉夫羅夫的“見面會”,但昨天美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直接告訴記者稱,他們不打算和拉夫羅夫有接觸,現在並不是會見俄羅斯外長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