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碼頭創始人曾碧波:已實現結構性盈利

  洋碼頭創始人曾碧波:已實現結構性盈利

  10月24日,在獨立平台型跨境電商洋碼頭的溝通會上,洋碼頭創始人兼CEO曾碧波表示,洋碼頭已於今年9月實現結構性盈利,收入整體覆蓋支出。

  曾碧波在會上稱,平台效率和用户體驗將是洋碼頭重點戰略方向,同時啓動城市下沉戰略,加速滲透二三線城市。

洋碼頭創始人曾碧波:已實現結構性盈利

  洋碼頭創始人兼CEO曾碧波。

  大浪退去,商業模式正在得到驗證

  “大浪退去,能看到誰在裸泳,”曾碧波在會上稱,跨境電商行業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企業的商業模式正在得到驗證。

  在2016年“4・8新政”落地,跨境電商不再按行郵税計税,取消税額50元以內免徵的優惠。個人單筆交易限額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額2萬元等新政實施後,部分靠低價、刷單等不正規方式運作的企業被淘汰出局。

  在業內人士看來,跨境電商迴歸到電商競爭本身,對供應鏈的把控和靈活調整的能力以及資金實力成了跨境電商公司安身立命的根本。洋碼頭的盈利對於跨境電商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有着標誌性的意義。

  對於此次結構性盈利,曾碧波稱,是對平台收入、業務規模、運營效率、人員效率、營銷效率的綜合考驗。税改以來,行業對企業將客户價值變現商業價值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此次盈利是不以犧牲業務發展、服務質量為代價的健康合理的盈利。

  “我沒有為了盈利在質量上妥協,”曾碧波介紹,洋碼頭在過去一年中平台向賣家收取的費率上漲了一倍。“我構建的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價值得到了用户的印證。”

  “盈利也離不開效率的提升,”曾碧波稱,在電商行業流量資源稀缺的環境下,流量變現的效率至關重要。在過去一年,洋碼頭投入了大量資源提高運營效率。既要保證用户價值、又要效率、又要業務增長,考驗的是供應鏈組織和營銷能力。

  政策紅利已過,中場更重效率

  “跨境電商行業進入中場”,曾碧波稱,跨境電商在2014年大規模興起後,在“免税”的金字招牌下,大量熱錢湧入跨境電商行業。伴隨着税率的調整和50元免徵額的取消,“上半場”政策福利期宣告結束。他説,在下半場消費紅利到來之前,“中場”成為從上到下的關鍵階段。

  對於目前行業所處的階段,曾碧波稱,企業面臨三項考驗。一方面是保證商品的多樣性,即供應鏈的橫向擴展,只有提供足夠好足夠多商品的平台才擁有流量轉化能力。同時,上下游整合的能力,讓商品上游與中國消費者緊密連接,讓品牌更好的服務中國消費者。此外,野蠻生長的時代過去後,如何保障平台效率,讓企業不再依賴資本。

  業內有聲音認為,相比自營為主的跨境電商,洋碼頭沒有入庫限制和庫存風險,能提供更豐富多樣的商品,“但難點在於平台規則的制定,對入駐商家的把控以及對供應鏈效率的重組。”

  對此,洋碼頭方面稱,通過買手入駐嚴審、大數據監管、官方物流封閉運輸、假一賠十四項措施,能夠對買手商家貨源、資質、服務等多方面實現監控。同時,對消費者反饋的不良賣家的嚴懲等措施將保證洋碼頭平台的健康運轉。

  加速滲透二三線城市

  “價格驅動、品質驅動的時代結束了,現在是品位驅動的時代”,曾碧波稱,用户的消費心理正在發生變化。購物正在變成一種娛樂的方式。因此除了提升服務水平、優化流量分發、擴展商品品類,曾碧波在會上透露,洋碼頭在未來還將加速滲透二三線城市,並嘗試在部分城市核心地段設立實體體驗店。

  除洋碼頭現有的服裝、鞋包三大優勢品類之外,還將注重在居家、飾品以及運動等方面的類目拓展,曾碧波透露,洋碼頭將加大力度為全球買手商家提供選品、清關、營銷、服務等培訓和服務,做好精準推薦,重點扶持資歷和口碑較高的買手商家。同時,將通過“先行賠付”及“一慢就賠”服務解決服務保障和物流兩大痛點。

  除此之外,加速二三線城市市場滲透。據洋碼頭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二三線銷售額同比上漲速度已遠超北上廣深。艾媒數據顯示,中國海淘用户數量已從2014年的0.15億增長到2016年的0.41億,並且在2016年增速達到78.3%。

  對於上市,曾碧波稱,“資本是錦上添花,我們目前不着急,目前的重點依然是修煉內功。”

  新京報記者 楊礪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59 字。

轉載請註明: 洋碼頭創始人曾碧波:已實現結構性盈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