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夫妻親手修出兩條路 沒有什麼是你想做卻做不了的

  殘疾夫妻親手修出兩條路沒有什麼是你想做卻做不了的。“路”,是人通向世界的途徑,在另一些人那裏,還是執念、記錄和信仰。在重慶涪陵森林公園的密林深處,從2012年開始,張繼文肩背手提,一個人自費修路。一顆石子,半塊磚頭地鋪成了村裏孩子們上學的來路和歸途,鋪成了接山泉的老人們最快樂的一段晨昏時光。張繼文聽力殘疾,幾乎為0,世界對他來説是安靜的,路就是他的世界。

殘疾夫妻親手修出兩條路 沒有什麼是你想做卻做不了的

  張繼文有一輛車,承重80公斤,他用來搬運修路的石子水泥。這輛車他停在進山的公路邊,再往前是他自己一步一步修出來的梯坎,材料要靠他自己背進去。有人比劃着問他:“老人家,你怎麼把這些運進來的喲?”他説:“我上面有個很大的車。”人家一看,原來是一輛很大的手拖車。已經完工的第一條路,在公園山頂上,連接後山農村。原本是荒草枯枝覆蓋的爛泥槽,村子裏的孩子上學會沿着這條捷徑往返,村民翻山進城也是一條近路。張繼文看村民和孩子們出入不方便,尤其下雨,深淺一腳都是泥,就動了念頭修路。

  這條已經完工的路,從公園山頂上主馬路一側開始,一直向下100多米,向右拐一個大彎,伸向路盡頭的村子。拐彎處中間平壩也是張繼文和老伴汪藍英鋪整出來的。兩張石桌子,四五個小石凳,是給負重的村民一個歇腳處。一個小磚棚,垂下半截木板,下雨的時候,放學的孩子們還可以遮風暫避。家裏移栽過來的黃葛樹苗,張繼文細心地砌好圍欄。這個休息區的旁邊,張繼文還修建了宣傳欄、石碑,宣傳欄上有他專門從報紙上剪下來的森林防火知識、故事、新聞,他不定期更換張貼。石碑上是他用油漆和排筆寫的護林標語。每一塊石碑上,他都會認真留下自己的名字:護林志願者張繼文。

  石子大多是老人在公園附近的一些工地上,尋找完工後廢棄的。涪陵城區裏,拆遷的舊房子,他也去撿廢磚頭,用磚刀修整好,自己背上山。河沙水泥,就去商店買,然後分包好背上來。老伴汪藍英大多數時候承擔幫他送飯的工作,她從小有眼疾,只能模糊看見點人影,陡坡需要張繼文攙扶。她聲音敞亮地説:“我是他的耳朵,他是我的眼睛。”76歲和74歲,兩個人的築路隊,幾百米山路,工期很長,但時間很結實,每一分鐘,都有質量。收工後,張繼文還要到處轉轉,撿一點廢棄的材料,或者去山頂上修好的路那邊,清理行人亂丟的垃圾。除了森林裏修的兩條路,張繼文還走了大部分人走不了的萬千條路,這些路,在他親手繪製的100多張地圖上,用小紅旗一一標註。張繼文有一個綽號叫“長江之哥”,除了長江源頭沱沱河準備今年去,整個長江流域,他和老伴已經用16年“跑”完了——他跟着沿江的國道跑,汪藍英坐大巴到下一站等他。這個時候,耳朵和眼睛才會分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10 字。

轉載請註明: 殘疾夫妻親手修出兩條路 沒有什麼是你想做卻做不了的 - 楠木軒